APP下载

功能性便秘经聚乙二醇4000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8-02-15冉驹

健康大视野 2018年24期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安全性效果

冉驹

【摘 要】目的:分析在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中应用聚乙二醇4000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乳果糖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则改用聚乙二醇4000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7.92%,较对照组的87.50%具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皮疹、恶心、腹部不适、头痛、口干、心悸等不良反应率均较低(P<0.05)。结论:应用聚乙二醇4000治疗功能性便秘可取得满意效果并且安全性较高,该药物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聚乙二醇4000;效果;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24-049-02

功能性便秘属于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同时也是消化系统疾病,该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体和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中针对功能性便秘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方案,临床中治疗便秘的药物种类较多,不同药物疗效存在差异。有报道指出,渗透性轻泻药物聚乙二醇4000对于功能性便秘具有良好疗效[1]。本次研究将着重分析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中应用聚乙二醇4000治疗的效果及其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诊治的功能性便秘患者96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法分组,并依次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资料:48例,男性18例,女性30例;年龄范围21~72岁,平均(52.3±0.4)岁;病程时间3个月~14年,平均(4.3±0.2)年。对照组:共计48例,男性16例,女性32例;年龄范围19~74岁,平均(53.2±0.6)岁;病程时间4个月~16年,平均(4.1±0.4)年。两组病人的线性资料对比较为均衡,具备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和生活方式方面指导,包括指导患者注意饮食清淡,适量增加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量,禁止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注意劳逸结合,保持适量运动。对照组患者采取乳果糖治疗方案,乳果糖,口服,10ml/次,2次/天。而观察组患者则改用聚乙二醇4000治疗,口服,10g/次,2次/天,分早晚两次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服药治疗14周。

1.3 评价指标 (1)疗效评估:结合患者服药后的排便情况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为显效:经治疗患者的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均恢复正常;有效:经治疗患者的大便次数以及大便性状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排便次数及大便性状均未恢复,甚至恶化。(2)安全性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服药治疗期间的药物不良反应,包括皮疹、恶心、口干、头痛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PSS17.0处理,均数±标准差用(x±s)表示,实施t检验,采用率用%表示,实施卡方检验,将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照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7.92%,较对照组的87.50%具有显著优势,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照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皮疹、恶心、腹部不适、头痛、口干、心悸等不良反应率均较低,且两组对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功能性便秘属于临床中比较多见和高发的消化系统类疾病,如若患者病情严重时将对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功能性便秘治疗方案的探索也是广大临床医疗工作者的重点研究内容[2]。目前临床中针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方案,果糖属于现阶段临床中比较常用的治疗功能性便秘药物。果糖属于渗透性缓泻剂类药物,果糖进入到人体后并不能被小肠所吸收,在人体结肠当中通过内环境当中的细菌作用,可使其分解成为多个小分子有机酸,能够发挥良好的缓泻效果,同时可酸化粪便有助于粪便排出,在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中具有一定疗效。而聚乙二醇4000属于长链高分子聚合物,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00,因此给药后无法在肠道内吸收[3]。人体肠道中缺乏降解聚乙二醇酶类,因此肠道内的细菌并不会对其进行分解,口服给药后可通过分子当中的氢键作用,产生固定水分子功效,促使患者肠道中的粪便液体增加,促进粪便软化,因此更利于大便排出。同时应用聚乙二醇治疗后患者的大便量并不会显著增加,该药物属于渗透性缓泻剂,同时并不会对患者结肠转运以及左半结肠动力产生影响,其治疗效果较乳果糖更优[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聚乙二醇4000进行治疗,结果提示,该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应用乳果糖治疗效果明显更优。同时该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恶心、头痛、口干等不良反应率均较低,与与对照组并无显著差异。进一步提示,聚乙二醇4000在功能性便秘患者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并且该药物的安全性较高,并不会引发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聚乙二醇4000在改善患者大便次数及大便性状的基础上,还可有效缓解患者出现的腹痛、腹胀、食欲不振以及排便困难等功能性便秘的伴随症状。并且有研究指出,患者长时间(6个月)应用聚乙二醇4000治疗便秘,其疗效稳定且患者的耐受度较好、安全性较高,并不会对脂溶性維生素吸收产生影响。进一步表明聚乙二醇4000在功能性便秘治疗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应用聚乙二醇4000治疗功能性便秘可取得满意效果,并且安全性较高,该药物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存侠,罗建平.成人功能性便秘经聚乙二醇4000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研究,2018,26(01):108-110.

[2] 寇温,杨天宁,武新安.聚乙二醇4000治疗8岁以下儿童便秘安全性和疗效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6,11(03):215-218.

[3] 方秀才,柯美云,胡品津.聚乙二醇4000治疗成人功能性便秘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2002,17(06):479-483.

[4] 周丽雅,夏志伟,林三仁.聚乙二醇4000治疗成人慢性功能性便秘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1,23(01):7-10.

猜你喜欢

功能性便秘安全性效果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复方嗜酸乳杆菌对功能性便秘的改善效果观察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