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时代审计的发展趋势

2018-02-15张丽娟

西部皮革 2018年3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互联网+单位

张丽娟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乐山 614000)

1 “互联网+”对审计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出现,带动了传统行业的创新性发展,形成了新的经济模式,如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在线教育等,其是利用互联网思维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形成的新经济模式。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正在对各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其中也不乏审计行业,其对审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互联网+”加快了审计技术的更新升级。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平台的搭建,越来越多的业务无纸化,审计若要更好的实现审计目标,必须借助于更新进的审计技术,进而促进了审计技术的更新升级。(二)“互联网+”促进审计服务的转型升级。随着“互联网+”的推进及各种数据平台的搭建,方便了大量数据的获取和整理加工,审计人员在掌握了更多数据信息之后,除了向被审计单位提供审计服务之外,还可以为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因此,“互联网+”促进了审计服务的转型升级,拓宽了服务业务类型。(三)“互联网+”对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互联网+”一个主要特征是具有融合性,“互联网+”传统行业的融合产生的新经济形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复杂性,这对审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自身专业知识过硬之外,还需懂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2 “互联网+”时代下审计的发展趋势

2.1 审计以事后监督为主转向“预防+监督”为主

在传统审计模式下,主要是事后监督,是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财务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审计以合理保证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等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而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平台的使用,使得在线审计成为可能,审计人员通过在线审计平台能够实时掌握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财务信息,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经营风险能够给与警示,起到事中预防的作用。同时,事后根据数据平台生成的大数据进行分析、查核、评价判断等,以提高审计效率,达到审计目标。

2.2 促进了审计从单一结构审计到联合审计的发展

传统审计主要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成立的项目组展开审计,项目组审计成员主要由事务所内部成员组成,审计资源来源单一。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云计算、区块链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建立在线审计云平台,整合云端的优势资源,对项目进行扁平化管理,实现从单一结构审计到联合审计的转变。这有利于整合各优质资源,提高审计服务质量,同时通过引入其他机构的审计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对单一审计机构起到了牵制作用,有利于增强审计的独立性。

2.3 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审计服务

传统审计服务主要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发表独立意见。而在“互联网+”背景下,审计人员在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可以获取和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大量数据包括财务和非财务的。因此,审计人员除了提供财务报表审计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分析,为被审计单位债权人、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个性化的审计服务。

2.4 审计技术趋于智能化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各行业的融合以及业务趋于无纸化,会使得产生大量的数据,为从大量的数据中分析提炼有用的数据必须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同时构建数据智能分析模型嵌入数据平台或中心,以提高审计效率。与此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把人工智能引入审计工作中,将帮助审计人员从基础的、繁琐的数据处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审计人员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专业判断等更有价值的工作中。目前德勤通过与Kira System s联手,推出了德勤财务机器人,将其运用到会计、审计、税务等工作中;同时毕马威也拟将IBM的“沃森(W atson)”认知计算应用到其审计服务,预示着审计技术智能化的发展将迈出更大的步伐。

2.5 远程审计将成为可能

在传统审计模式下,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时大部分是在现场完成,这会使得审计人员经常出差易于疲劳,同时可能会出现被审计单位职工排斥不配合等情形,损害审计效率。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平台的搭建,越来越多的业务无纸化,使得远程审计成为可能。审计人员可以在单位即时自由的查索、整理、分析各种数据和资料,从而做出独立的评价,完成大部分审计工作,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留出时间扩展审计覆盖面。

2.6 审计范围将从抽样审计转变为总体审计

传统审计下,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考虑到有限的审计资源为了在合理的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完成审计工作而实施审计抽样的方法,即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随着数据平台的搭建及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总体审计将成为可能。审计范围可以覆盖被审计单位所有数据,审计人员不需要依赖样本来推断总体,因此可以避免抽样结果推断总体存在偏差甚至错误、审计抽样不充分等风险,克服审计抽样带来的局限性。参考文献:

[1]许梁冬.大数据时代公司内部审计工作探讨[J].财经界,2015(3).

[2]钟义信.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制高点[J].中兴通讯技术,2015(5).

[3]秦荣生.《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发展趋势研究,2016(1).

[4]王志焕.“互联网+”背景下的数据审计研究[J].河北企业,2017(2).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互联网+单位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填单位 要推敲
看错单位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协办单位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