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瑶民族服饰文化中的宗教传说元素

2018-02-15王迪

西部皮革 2018年3期
关键词:盘王民族出版社瑶族

王迪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 116038)

1 红瑶概述

广西龙胜是红瑶现在主要的居住地,红瑶是瑶族众支系中的小支系。红瑶的名称来源于外界对其服饰色彩特点而命名的。追溯红瑶的民族历史,在《红瑶历史与文化》一书分析提到红瑶与“莫瑶”有着文化渊源①,通过迁徙进入龙胜等地。并描写了红瑶服饰的基本特点。从名字可以理解,这个支系的服饰色彩主要以红色基调为主,也会以黑色为底色,绣有五彩花纹。妇女穿上衣和百褶裙,包头帕,围裙,穿绑腿以及佩戴各种银饰。“上衣一般包括锦衫,花衣,便衣(亦称扣衣)和双衣(亦称夹衣)”②服饰上绣有大量的图形纹样,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几何纹样等等。

1.1 红瑶服饰色彩与运用的原因

1.1.1 红色的寓意

红瑶妇女喜欢穿红色衣。红色的表象方式有:在衣服上大量绣红色线;用红色纤维编物装饰;红布直接裁制。古书有记载瑶族很早先就在服饰中运用红色,如《广西通志》记载:“年十八已上谓罗汉,用猪粪烧灰,洗其发尾令红,垂于髻端......女则用五彩缯帛缀于两袖,示不忘祖。”③《皇清职贡图》中记:“衣青短衣,蓬头跣足,夫人则以红绿两截作裙。”④有学者认为瑶族人尚红色,是认为红色是血液的象征。然而也不排除一些客观的因素的影响。例如,广西拥有大量的赤铁矿石,以及茜草植物,这都是极好的自然染料。虽未经历史考证,但《红瑶历史文化》一书中就有分析说自然环境对其服饰色彩的影响。主要是土壤,他们赖以生存的大地红色的,出于对给予物质生存条件的自然崇拜,红色成为他们喜爱的颜色不无可能。书中描述“红瑶女子服饰刺绣上表现瑶族传说《创世古歌》中渡海迁徙的故事,场景皆由红色体现,包括天空土壤。”

1.1.2 五彩刺绣与传说

《岭表纪蛮》中记载:“红瑶,狗瑶诸族”。“瑶族服饰有‘花衣斑斓’之称”⑤。《隋书·地理志》记载“承盘瓠之后,故服章多用斑布为饰”⑥。《后汉书》有记:“秦汉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制裁皆有尾形。”⑦穿狗尾衫。红瑶妇女同其他支系瑶族一样,喜好彩线刺绣,原因与瑶族人对狗的崇拜原因一样,都是对祖先盘瓠的崇拜。传说盘瓠是五彩龙犬变身,而关于盘瓠的传说众多,在服饰上也有众多的体现。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彩绣的产生与发展与瑶族人的生活环境有关,艳丽的彩色对于生活在多飞虫猛兽的高山密林中,有抵御猛兽攻击的用途。

1.2 通过传说和宗教信仰看图腾崇拜1.2.1盘王印

红瑶妇女的头帕和衣衫上大量运用盘王印图案,盘王印是红瑶服饰纹样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同其他支系一样,都来源于对盘王的崇拜。有很多材料对不同地区瑶族的盘王印都有描写:“盘王印,最大而且最为复杂,正方形,16×16厘米,由多种图案组成,图形分三层,每层用四种虹色图文围绕,外层由12个小方格排列分成,小方格内绣有4个不同颜色的变形“卍”字,中层由48只鹿纹组合排列,鹿头朝外......里层方形中绣“十”字......”⑧资料中均都有类似的传说记载。“传说瑶族祖先盘瓠封王后,盘王印章被奸人所盗,盘王为夺回印章,帅兵负伤但未夺回王印,后人为纪念这一故事事件,将盘王印图案绣于服饰上。”白裤瑶男女服饰上也绣有印章图腾。在黎洁仪写的《乳源瑶族图腾崇拜纹样考》一文中,就有研究乳源瑶族刺绣的盘王印中一种动物纹样的探究,这个纹样到底是鹿纹还是狗纹。当然从民族习俗和传说的考证来看,这个纹样被解释为狗纹更合情合理一些。

1.2.2 虎爪花纹

红瑶女子服饰上都会绣有虎爪。相传瑶族一位姑娘在虎口救下一位皇帝,皇帝为感谢这位姑娘将虎爪砍下来沾虎血印在姑娘背上,象征着玉玺,以示感激。《喾书·地理志》云:“长沙群又有夷蜒名曰莫瑶,自云其先祖有功,尝免徭役,故以此为名。”⑨与此联系,可以考证,红瑶与“莫瑶”有着某些联系,且虎爪花纹的来源的众多传说在很早前就存在,并世代相传。《红瑶历史与文化》中有记“红瑶妇女言,挑花衣,挑花衣,其它花可多可少,唯有虎爪不能缺。”⑩

1.2.3 狗纹

狗是瑶族人的动物崇拜,这毋庸置疑,在瑶族民族文化上随处可见。前文也曾提到无论是形态上、色彩上还是装饰上,都可见狗的抽象寓意。其原因有两个:第一,对祖先盘王的崇拜,这点上文讲述过。第二,传说瑶祖先渡海迁徙过程中,狗用自己的尾巴保护了谷种,让瑶族人温饱问题。还有瑶族人擅狩猎,而狗是狩猎过程中最好的帮手,所以瑶族人们对狗的崇拜等同于自己的祖先。龙犬图腾是象征着瑶族子孙们密切的血统关系,维系着瑶族的民族向心力。

1.2.4 鼠纹、蝙蝠纹

在狗保护谷种的传说中,还有一个小插曲,那边是鼠。书中有记载,狗带回谷物后将谷种抖落进石缝中,是鼠将谷种衔出,才帮得人们得到谷种。所以相传“瑶族人从不在谷仓放置鼠药。”同样家鼠肥硕更能表现出人们生活富足,可见族人对鼠一样敬重。蝙蝠,“蝠”与“福”同音,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期待,这一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体现。

1.2.5 牛纹、锦鸡

龙胜红瑶人们在山上开拓梯田,自古适用牛耕方式于农事生产,牛作为纹饰图案最为普遍了。鸡,相传在远古天上有十一个太阳,密洛陀女神为保护世界射杀了众多太阳,导致仅剩的最后一个太阳不敢出来,鸡就成为了召唤最后一个太阳的使者,公鸡是神鸟、鸡就成为了人们崇拜的动物之一。

1.2.6 雷纹、水波纹、波浪纹、岩石、树木纹

雷纹在瑶族服饰中的运用是比较多的。《岭外代答》卷十载:“广右敬事雷神,谓之天神,其祭日祭天。” B11“三月三是雷公为儿子洗礼的日子。所以这一天禁忌下地耕田,修建沟渠,以免雷公发怒,发大水毁坏农田沟渠” B12 雷纹的体现以及这些禁忌都表现出了红瑶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红瑶居于山林。人类经过巢居穴处的时代,倚树、岩洞而的以栖身避寒,古老繁茂的大树往往是村寨的标志,所以对石头,大树崇拜也十分显著。 B13 这些都是对自然的崇拜。

1.2.7 螺蛳纹、螃蟹纹、蛙纹、龟纹

螺蛳是生活在水田里最的生物,人们认为这些水生物住在农田里能“夹死蝗虫,吞食蚊蝇,吃蚂蟥。”所以,红瑶女子的衣服上同样会描绘这些生物。龟纹:“在四方形对角中绣上十字或太阳形,表龟背纹,四边有四脚伸出。象征长寿,制雷祈雨之说。” B14

1.2.8 宗教和巫术

红瑶尊奉的神灵非常复杂繁多。瑶族文化自古受中国传统道教影响,作为红瑶人的信仰,人们相信道教的法术可以为人们驱鬼消灾,这一点和巫术极为相似,所以道巫占卜之术同样影响着瑶族的服饰文化。例如,“喜鹊临门乃吉兆;乌鸦将宅为凶兆;二树连理、嘉禾生、朱草现皆主吉。” B15 于是对于未嫁青年女子的刺绣中多会体检吉祥如意的代表物。”“象征平安,长寿,自由,爱情与幸福,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线憧憬。”

B16 汉族佛教中的代表万字纹,象征着“永生”和“轮回”的观念,在瑶族的刺绣中到处可以看见“卍”的字纹样。瑶族宗教里有重要的神“三王”:盘王、先王、唐王也都以抽象的图案表现出来,可见,瑶族人们对外来文化有着很高的接纳精神。

人们从对自然的崇拜,发展到图腾崇拜,祖先崇拜,是红瑶族人宗教信仰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瑶族人们的神话唯美而其质朴,却表现出了他们最真实的情感向往。他们在在自然中反复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艺术形式。

2 红瑶服饰文化和民族内涵

2.1 红瑶服饰文化下的民族凝聚力

瑶族人们用服饰文化传承着民族精神,而瑶族的民族文化精神又是服饰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从最早的隋唐时期对红瑶支源的记载,直至现在,历经长久的封建统治。无论是包括红瑶在内,瑶族进过历史的大迁徙,在为适应自然生存的斗争中,还是为反抗封建压迫和剥削奋勇反抗,已经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灿烂的文化。刀耕火种是生活方式练就了瑶族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经历上千年,抵御外族人们和封建统治阶级带来的压力,造就瑶族人们为之自豪的民族凝聚力。瑶族人在自然环境中寻求一个栖息之所,展示了他们的骁勇。他们依赖于自然,用自己的方式适应自然,最终使自己与自然完完整整的融为一体。法国人类学家雅克·勒穆瓦纳说:“瑶族的民族认同,在我认为是极强烈而又开放的,可以适应现代的世界。我曾参加了居住在法国和美国的瑶人的传统文化活动,我必须强调,在与生活的斗争中,环境与生产工具的改换并没有对他们的传统文化带来任何重大改变,传统文化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同时也是刺激他们抵抗外来压力的强大力量。”

B17 瑶族服饰中对自然界事物的抽象体现,看得出瑶族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乐观积极的心态让这个民族一直充满着活力与生气。瑶族人的民族向心力让他们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中华民族56个少数民族只一,面对现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他们在接受人类进步的文明同时,依然保留着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内涵,传承和保护着自己本民族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没有丢失自己的信仰。

2.2 回看汉族服饰文化的传承

提及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有灿烂的文化历史和众多的少数民族文化。汉族作为几千年来在中国历史上最重留下最为重要的一笔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自己的文化底蕴,但是现在人们最热议的也是汉族文化的流失问题。就汉族服饰来看,汉族对一切民族的包容性和融合性,使得自己脱胎换骨的完美变形,虽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但对于失去的本民族文化依然可惜。法国作家法朗士就曾写过这样一段颇有意义的话:“如果我获准从我死后的一百年出版的那些书中选择......我要买一份时装报......服饰所提供的信息超越了哲学家、小说家和学者所能给予我的。”

B18 可见服装是一个民族文化内涵的直接体现。

瑶族服饰的传承与其自己的民族信仰和民族崇拜有很多关系,汉族若想更好传承其服饰文化,也要考虑找到自己本民族服饰的内涵,像红瑶将历史文化作为刺绣元素记录在服饰上一样,汉族也要学会抓住自己本民族服饰的语言,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和展示,结合自己的民族精神,处理好继承和发展。

注释:

①栗卫宏.红瑶历史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8.12,第12页

②栗卫宏.红瑶历史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8.12,第114页

③陈川.《广西通志》清摘录于《广西瑶族服饰中的红色浅探》.广西艺术学院报《艺术探索》,2005年

④陈川.《皇清职贡图》清·傅恒《广西瑶族服饰中的红色浅探》.广西艺术学院报《艺术探索》,2005年

⑤《广西少数民族》

⑥《隋书·地理志》

⑦陈川.《后汉书》摘录于《广西瑶族服饰中的红色浅探》.广西艺术学院报《艺术探索》2005年

⑧潘涛.桂东瑶族服饰图案花纹的宗教文化意义

⑨栗卫宏《喾书·地理志》《红瑶历史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8.12,第12页

⑩栗卫宏.红瑶历史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8.12,第15页

B11《岭外代答》

B12 栗卫宏.红瑶历史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8.12,第 210 页

B13 栗卫宏.红瑶历史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8.12,第 210 页

B14 潘涛.桂东瑶族服饰图案花纹的宗教文化.B15 栗卫宏.红瑶历史与文化.民族出版社

B16 王伟建,李佳鸿,杨洁.广西龙胜红瑶服饰图案的艺术研究及设计应用.

B17 雅克·勒穆瓦纳.法国人类学家

B18 唐桂军.法国作家法朗士摘录于《从瑶族图腾看瑶族的审美意识》.广西民族研究

[1]栗卫宏.红瑶历史与文化.民族出版社,2008.12

[2]魏国英,祖嘉和.我的民间艺术世界80位女性的人生述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6

[3]徐海容.中国服饰大典.华夏出版社,2000.1

[4]阳映.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1993.8

[5]林明.岭南民间百艺.广东民生出版社,2008.12

[6]陈赞民.穿在身上的史书.广东人民出版社

[7]徐正荣.走进中国瑶族.中国民族摄影出版社

[8]玉时阶.濒临消失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民族出版社,2011.5

[9]周莹.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手工艺.中国纺织出版社

[10]廖明君,卢纯.广西织绣文化.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6

[11]李栗坤.龙胜红瑶.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6

猜你喜欢

盘王民族出版社瑶族
广西大瑶山盘王舞文化解读
瑶族织锦
千古盘王情 相遇在马练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盘王大歌:响彻瑶寨的千年史歌
互联网时代民文出版数字化转型研究
浅析江华瑶族民歌《盘王大歌》
The Analysis of Teachers"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on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