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安顺市鲍家屯村水碾房保护和修复

2018-02-15李欣

建材与装饰 2018年50期
关键词:建筑

李欣

(贵州省工程设计质量监督站 贵州贵阳 550003)

引言

在贵州省安顺市的东北部,有一个叫鲍家屯的古老村庄,因为这里的村民绝大部分都姓鲍,因此而得名。鲍家屯起源于于明朝洪武二年,距离今天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当时用作屯垦戍边之地,战争结束后,鲍家屯的土地开始慢慢地从军队营地转到农耕用地,士兵变成了普通村民。为了保留灌溉用水和排放洪水的作用,鲍家屯的祖先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低坝拦河,并采用了“鱼嘴水分”的方式向下游方向开辟了一条长达10km的排水渠,将下水道分成两条河流。同时还建造了五个水坝和五个渡槽,使村里的大多数田地能够自行灌溉。与此同时,大坝旁还设有六座水碾房,用于生活资料的二次加工。

1 水碾房概况

鲍家屯水碾房位于老进村路旁。但作为“碾坊听音”景区的核心部分,水碾房修复不仅能凸显鲍家屯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建立完整的景观体系方面更具重要意义。鲍家屯的水利设施是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主要有灌溉加工,生态保护和防洪排涝等重要功能。具体表现在:①灌溉排水:主要是由于鲍家屯自流灌溉面积为153.3hm2,这里一年可种植两季农作物。在春天可以种植水稻,秋天可以种植小麦,油菜和大豆等。灌区设有引水渠和排水河,所以具有很好的灌溉排水效果。②水利加工:鲍家屯村民根据大坝的地表条件来建造水碾房。他们不仅用水碾磨自己的大米,还从事其他地方的碾米业务。③生态环境保护:从古至今多年来,这里的水利设施和自然风光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营造了一个美丽的乡村环境。④泄洪:尽管村内河流有两股水源注入,但在水碾房拦水坝、分水渠及下游拦河坝的共同作用下鲍家屯几百年来从未受到过过洪水的肆虐。

2 修复技术和方法

由于社会变化和许多环境变换的影响,大部分的水碾房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只有一座水碾房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了,且其功能性尚能发挥,这是非常珍贵的。水碾房的优势是没有燃料的消耗,不需要人为驱动力,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水碾房作业的原理是将水的势能转化为动能,简单的原理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近年来,由于农村地区电力的广泛使用,水碾房的作用已远不如以往那么优势。历史上鲍家屯有七个以上的水碾房,但大多数已被废弃。修复工程中的水碾房位于村庄前面的稻田中间。建筑的北面有一条河流,一个小院的南侧,一座石桥西北。当水从北部的小溪落到南部的下部时,它会撞到建筑物底部的水车,从而驱动木石构件。

由于年代久远,维修前该水碾房主体结构已明显倾斜,一侧山墙已经垮塌,古建筑的价值、功能已基本消失。经过修复,很好的还原该古建原本附着的结构、工艺及社会价值……,也对今后修复贵州屯堡地区木石结构及其他地区木结构古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借鉴。现试分析总结:

(1)对整个建筑的木穿斗架的修复。修复工作采用的技术应认真遵循贵州当地传统建筑的实践,遵循文物单位恢复原则:在结构上采用北斗的原始结构,避免不安全问题发生,基本结构不得改变;继续保留其原有的作用;使用当地材料,充分利用材料不要浪费,不要使用混凝土等现代建筑材料;这种做法采用古老的技术来保留原料的不规则形状;房子的风格和装饰都是根据当地传统和原始风格完成的。

(2)水层板、石板瓦的修复工作。保护工程的修复方法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尽肯能做到结构、安全合理。采用传统技术保持当地建筑特色;尽可能用原始建筑材料更换材料;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维护好房屋的原貌使其可以继续使用,展现独有的民族风貌。由于厂房的设计功能非常科学合理,原有的功能没有改变。建筑物由当地材料制成,如瓷砖和水层板。修复时,应根据安全要求更换腐烂和破碎的木材,但应尽可能使用旧材料以保持原有外观。首先将旧材料除尘,用砂纸打磨,最后用桐油刷底腐蚀。房子的内部接近生活,保留木门、窗户和木雕。参考保留的西侧插页窗口重做缺陷窗口。使该建筑继续作为水磨房的原始功能,村民们长期居住在这里。

(3)其他方面的修复工作。该项目对结构部件的屋顶进行了大修。心轴仍处于良好状态,但屋顶已经倾斜。围墙结构已经修复,其中不同高度的墙体采用不同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当地建筑的多样性。拼接部分采用石砌砌筑,以防止洪水侵蚀。用“水层板”封闭在窗台下面;窗户与板卡相连。窗户由“竹木墙”制成,用于保持外墙的非承重结构。墙壁由木框架制成,用竹片编织而成。班巴墙,为了坚固,一般表面是涂抹石灰浆或石灰黄砂浆;这里的砂浆加上牛粪,这样当洪水来临时,墙面会迅速脱落,室内洪水会迅速排出。墙的西立面位于河中水流入,为了抵御洪水冲击,采用“水平穿透墙”的做法。而东侧山墙按原做法恢复。屋顶采用古老的工艺,用不规则石板自由铺砌,舍弃规则石板鱼鳞状铺砌。水利设施在原来的水车和磨机相对完好,仍然保持原样。其他门、窗等装饰的缺陷参照遗留的西侧老料新做。

3 社会定位的修复

水碾房屋的修复工程目的不只是要消除由于历史而留下的危险因素,同时也要使历史遗产得到适当的开放和宣传,促进对周围环境的持续利用从而产生积极影响,延续民族精神和文化。这就决定了在社会文化方面对存在性、价值性问题的修复。最后还应注意在修复在过程中项目对主体唯一性的重视。

存在性:过去水碾房的存在是为了服务生产,如今,修复也要符合这一大的逻辑,根据指定的方案,要继续保持水碾磨米和磨面等特色生产功能,努力还原其建筑的原始状态,也要让村民住进去,恢复这一生产生活画面。

价值性:修复的水碾房在不影响其文物价值的前提下还要起到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价值的重要作用。这一修复方案体现为:为本村及外地游客提供在合理和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允许经营及现场参观体验的可能性;在充分考虑保护缓冲区距离的前提下营造水碾房周边的空间布局:如小型广场、码头、步道等;鼓励当地努力恢复、挖掘传统的民风民俗,配合古建筑的人文底蕴加大旅游宣传。

唯一性:对于不可避免的使用现代设备,该项目要求保留必要的可识别性,同时减少其对历史环境的视觉影响。为了不添加任何现代特色鲜明的装饰品,一些具有展示价值的装饰品必须是移动的而不是固定在建筑物上。

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水碾房建筑修复的推动下,鲍家屯的其他整体水利设施也得到各级部门的重视,定期其进行治理。汛前、岁末组织清理垃圾、淤泥,拔除河草,整理水坝,河道检查,农业用水,抗旱和防洪的能力得到保持。当地老百姓都说:“大旱我们鲍家屯河里有水,大涝田里水3d也可以排完。”好一副丰收的田园风光。

4 结语

综上所述,水碾房的修复不仅完全地保留了建筑的历史风貌,还还原了建筑的本来的特色,使得这座古老、悠久的村庄焕发出新的光彩。水碾房是鲍家屯从古至今一直沿用的水利工程系统,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碾房的保护和修复体现了古时候我国水利系统的发达程度和完整性。目前,鲍家屯已被公布为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鲍家屯水利工程已申请成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奖一等奖于2011年颁发给贵州鲍家屯的水碾房项目。

猜你喜欢

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废弃建筑
高一帆
听,建筑在诉说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超高层建筑可以休矣
建筑创新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