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季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及防治试验探究

2018-02-15杨开状陈展虞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病鸭鸭群浆膜

杨开状,陈展虞

(1.桂平市罗播乡水产畜牧兽医站, 广西 桂平 537213;2.桂平市社步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 桂平 537209)

1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

鸭传染性浆膜炎也被称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属于典型的鸭败血性传染病。此病首先在美国当地被发现,目前已经在许多国家当中出现。

2 流行病学

2.1 传染源和易感动物 传染性浆膜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患上此病或者携带此种病菌的禽类。其中年龄较小的幼鸭最容易受到感染。另外鹅、鸽子等动物也容易被病菌所感染。

2.2 发病日龄 通常来说2~7个星期的幼鸭最感染此病,尤其是2~3个星期的幼鸭最容易发病。而在8~12个星期的幼鸭当中则比较少见,而12个星期以上的成年鸭中则感染此病的几率几乎为零。

2.3 发病的特点 由于所处地区以及鸭群类型之间的差异,鸭子的发病率可以达到90%甚至以上,在低发病群当中,此病的爆发几率也会超过20%。假如发病鸭在感染此病的同时还存在其他的传染病,则其死亡率可能会达到100%;在出生1个月以上的鸭群当中,患病的鸭子数量不断降低,则可以有效降低发病率,使发病率可以降到20%左右,而死亡率也降到10%左右。但是如果病鸭还存在其他的传染病,则其死亡率可能会达到80%左右。此病从感染病菌到发病的时间一般为1~3d;如果是4~7个星期的幼鸭,其从感染病菌到发病的时间一般为7d甚至以上。

2.4 传播的渠道 此病主要的传播途径为消化道及呼吸道传播[1]。如果鸭存在外伤,则会导致感染此病的几率提升。同时蛋垂直传播也属于此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2.5 发病的季节 鸭传染性浆膜炎在一年四季均可能出现。通常情况下,在冬天、春天出现此病的几率比较高,尤其是连绵阴雨的天气最容易出现。

3 临床症状

在发病的时候,鸭子会出现睡眠时间加长、精神不佳、走路缓慢、不愿进食、喜欢使用嘴拱地等情况。同时鸭子的鼻孔、两眼会出现较多的分泌物,并且伴随着粪便过稀,颜色呈绿色,有一些幼鸭还会出现腹胀的问题。

4 病理变化

广泛性的纤维素性炎属于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重要病理特征,最显著的是纤维素性肝周炎、纤维素性心包炎等病症[2]。病鸭的心包膜会被淡黄色或者干酪样纤维素性渗出物包裹着,并且在心包囊当中会包含这淡黄色渗出液以及黄色絮状物。在病鸭的肝脏外层会出现偏灰色的纤维素性膜。在脑膜的部位出现局部淤血、血管扩张等问题。慢性病例肿胀多出现在跗关节、胫跖关节等部分,伴随着关节液不断增加的现象。部分病鸭的输卵管当中会存在干酪样渗出物。

5 实验室诊断

5.1 涂片镜检 在实验的时候,需要在无菌的状态下,采集病鸭的脑、心包液或肝脏涂片,并且进行瑞氏染色,在完成镜检之后,进行观察两端浓染的小杆菌。

5.2 细菌的分离鉴定 在无菌的状态下,采集病鸭的脑、心包液或肝脏等病变组织,将其放置在巧克力琼脂平板或者胰酶大豆琼脂平板,然后将其放入放在二氧化碳培养箱当中,此培养箱不仅需要保持37℃的温度条件,也需要使其内部的二氧化碳含量达到8%左右。在使用培养箱培养1d之后,可以看到平板当中出现直径1.2 mm左右的,具有较光滑的表面的圆形露珠样小菌落。最后采集其中1个菌落的一小部分,将其作成玻片,然后使用荧光抗体染色的方法进行鉴定。

5.3 荧光抗体法检查 采集病鸭的取肝、脾或脑组织触片,并且使用丙酮进行固定,采用免疫荧光抗体技术完成对组织触片的检测。经过检测之后,可以发现组织触片当中的菌体附近存在不同程度的荧光,而菌体的中间则比较暗。细菌主要以分散或者成簇的方式进行分布。

6 防治措施

6.1 提高饲养管理技术和应急防病 在饲养雏鸭的时候,鸭舍中需要保持干燥,并且需要及时通风[3]。同时饲养人员需要多给鸭舍消毒,更换底部的垫料,清洁内部的粪便,保持地面的清洁。在不同天气下,需要及时更换饲养地点,并且也需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决定是否使雏鸭下塘。另外饲养人员在饲养雏鸭的时候,需要防寒、防淋等工作,使鸭群可以降低疾病感染的几率。

6.2 采取封闭式饲养 饲养鸭群需要使用封闭式饲养,并且不能在鸭群当中放入发病鸭群的幼鸭及种蛋。同时为了避免出现传染病的传播扩散的情况,饲养人员需要在饲养的时候采用“全进全出”的制度,避免出现鸭群的混合。

6.3 免疫预防与药物预防 对于出生3~5d的雏鸭需要接种疫苗。在接种的时候,可以吸取0.5 mL/只剂量的疫苗,在鸭子的颈部皮下部位进行注射。由于此病会和许多细菌进行混合感染。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只是通过注射疫苗无法达到控制此病感染的目的,因此需要加入药物预防。可以在饮水或饲料当中加入氟苯尼考、氨苄青霉素等药物,可以起到有效防治的作用。

7 结语

在饲养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此病的预防和治疗。比如可以通过保持环境的清洁、为幼鸭注射疫苗、及时进行药物预防等方法,可以降低感染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几率。

[1]韦罕升.冬季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断及防治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20):290-291.

[2]刘明瑛,李光东,郭艳平.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3(10):150-151.

[3]向邦全,徐茂森,谭静.鸭菌克对鸭传染性浆膜炎的治疗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01):152-154.

猜你喜欢

病鸭鸭群浆膜
以多浆膜腔积液和溶血危象为特征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例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鸭感染鸭瘟病毒的症状与防治
浅析鸭传染病的鉴别与治疗
咋用信号调教鸭群
冬季“噪鸭”可以提高产蛋率
鸭几种常见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分析
鸭群中的鸵鸟
《安徽六安地区鸭短喙与侏儒综合征并发细菌感染初报》图版
鸭霍乱病诊治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