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全面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综述

2018-02-15杨君辉程方方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农牧民畜牧业草原

杨君辉,程方方

(西藏自治区畜牧总站,西藏 拉萨 850000)

草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西藏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地资源丰富,拥有天然草原13.2亿亩,居全国首位。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环境是草原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进生态文明、美丽西藏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构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我国历来高度重视西藏自治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纳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规划,连续多年实施天然草原保护建设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等重大工程,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1 综合施策,谱写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新篇章

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工程治理、落实政策、草原经营体制改革等系列措施,推动草原保护建设迈上新台阶。

1.1 落实“五位一体”治理措施,加快草原保护建设步伐

一是大力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二是积极推进人工草地建设;三是加强“三害”治理;四是大力实施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和农牧民安居工程;五是强化湿地保护工程。

1.2 落实草场承包责任制,促进草原经营体制改革

以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为契机,稳定和完善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理顺了人、草、畜的关系,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牧民群众保护、建设草原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3 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促进农牧民增收

1.4 落实草原监测制度,促进草原保护常态化

2 全面受益,奏响草原生态惠牧富民的时代强音

近年来,各级政府以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为着力点,加大工作力度,多措并举,推动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不断向前发展,实现草原生态得保护、畜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牧民持续增收的目标。

2.1 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近几年来,全区大部分草原植被覆盖度和产草量均有明显提高,草原植被改善趋势面积大于退化面积,草原退化得到有效遏制。据相关数据显示,基本实现草畜平衡,呈现出人、草、畜平衡的良好态势。

2.2 畜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坚持草原生态保护优先为原则,草原畜牧业发展要素聚集、科学布局,不断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探索建立“公司+合作社+牧户”的经营模式,培育形成藏绒王、金哈达、高原之宝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畜牧业品牌,产业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畜牧业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3 总结经验,谋求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大发展

近几年,是西藏草原生态保护投入最大、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畜牧业经济发展最好、农牧民增收最快的几年。

3.1 坚持草原生态优先的战略定位不动摇

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雪域高原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努力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始终牢固树立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作为底线,以实施《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为抓手,大力实施退牧还草工程、草原“三害”治理工程,强化要素组合、互联互动,形成生产、生态、生活联动互促机制,实现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牧业经济协调发展。

3.2 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不动摇

各级政府紧紧围绕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个首要任务,坚持在保护草原中发展畜牧业,在发展畜牧业中保护草原,以实施草原保护建设重点工程项目和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为引领,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各项配套工程,加快高寒牲畜棚圈和人工饲草料基地等建设,进一步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突出畜牧业科技创新,建成一批扩繁场、原种场,加快种质资源品种认证,大力推广良种和科学饲养实用技术,加快出栏周转,进一步提高科技支撑能力;突出畜牧业组织化生产,培育一批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发展新型牧业经营主体,进一步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保持了草原增绿、牧民增收,牧业兴旺的良好势头。

3.3 坚持草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动摇

牢牢抓住人、草、畜3大关键要素,全力破解发展难题。在提高农牧民素质上下功夫,建立健全农牧民培训机制,促进了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在创新草原经营机制上下功夫,全面启动开展基本草原划定工作,扎实推进草原承包经营责任制,建立草畜协调联动机制,加强饲草料种植基地建设;在加快调整优化畜群结构上下功夫,充分挖掘优良地方品种资源特性,不断提高良种化水平,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养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猜你喜欢

农牧民畜牧业草原
映像畜牧业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内蒙古农牧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