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产品欲望三者之间的关联

2018-02-14刘丹

西部皮革 2018年6期
关键词:大众消费消费者

刘丹

(武汉纺织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1 基于欲望的消费

消费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马克思曾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进行过解释:“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1]当下社会的生产效率及其生产方式的提高与改进,促使产品越发丰富,从而引发大众更强烈的占有欲望,很多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原因已经脱离了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对于大众群体的消费在大类别上基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基于社会生活基本需要的消费,其次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欲望而消费,也即基于欲望的消费。

基于社会生活基本需要的消费是人们为了满足日常基本生活需求而进行的必要消费,是一种社会生活行为;而超出日常生活需求的消费或购买的产品并不是为了产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满足某种欲望的消费,是一种奢侈的消费行为,属于欲望消费。不难发现,基于欲望的消费,大多是有计划设计出的产品。首先,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大规模的批量生产,使产品有了极大的丰富,琳琅满目的产品激活了人们除了对产品本身使用价值需求以外的占有欲望、享乐欲望以及其他非使用价值欲望,使其产生消费的冲动;其次是企业为了生存,也是为了再生产的进行。现代人生活在“生产——消费——再生产——再消费……”的经济环境中。

人性中欲望的激发与释放促进了消费的高速增长,由最开始人类对于自然的欲望,历经好奇、敬畏、征服三个阶段,即人类征服自然的欲望;再到亚当·斯密所论述的新型经济社会,使人们追求财富的欲望得到合理性、合法性的地位,激活了人类追求财富的欲望。此外就是被开发出来的消费欲望。丰富的物品以及时尚潮流不断的涌来,掩盖过度消费的真相,在欲望的支配下对资源的消耗成为理所当然。人们自身欲望的生成以及被营利组织不断被开发欲望的增长,使得产品不是根据其使用价值存在,而是以产品在市场上的灭绝为安排的。

比如苹果公司的产品就是开发欲望、刺激消费的经典案例。其产品代表着高科技,几乎每隔一到两年其产品就会更新换代,但是每代产品的更新并不是整体的而是局部的,多数消费者为了追寻科技感、时代的潮流而争相排队购买,伴随新一代产品的生产销售,上一代的产品也会终止生产,即物以稀为贵,控制产品产量,从而满足人们追求身份地位的欲望。类似于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和设计师厄尔为不断促进汽车销售,所采取的有计划的废止制度。这种销售模式虽然满足了人们某种欲望,但必然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

2 基于消费需求的产品设计

产品就是企业的名片,任何企业都是通过向市场提供产品来表现其社会存在,产品在市场上的销量是企业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为了企业再生产盈利,作为产品设计师需要从生产者、消费者等多种身份、角度来看待新产品的设计。产品作为企业盈利的手段,销量是决定性因素,所以大多数企业在产品研制时,首要考虑的就是产品是否被大众所需求,以及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如何已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其次就是成本等其他生产销售因素。根据消费者在消费活动过程中的行为方式规律以及不同类别消费者心理现象,可以将消费者类型化分为计划型、随意型、节俭型。产品设计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消费人群对同类产品分类设计,例如同类别产品的分层设计,在功能层次上的增减,外观设计上的区分,以及设计性价比极高的同类别产品来满足不同类别消费人群的需求。

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言,特别是生理需求即衣食住行,人们得需求是有限的,即物质生活很容易能够得到满足,但是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无限的。在物质产品贫乏的时代下,人们往往为了物质需求而奋斗,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除了越来越需要各式各样的产品来便利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质量之外,人们也逐渐重视精神上的需求。如果一个产品同时具有使用价值且又附带一定的精神内涵,这种拥有双重属性的产品,能更容易使大众获得满足感。

市场经济体系下,产品生产从生产者生产引导转变为消费者需求引导,当下产品的存在意义大多是取悦消费人群,产品设计的取向从功能取向转变为心理需求取向,这意味着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购买,不仅仅只是功能需求,更多的是消费者心理需求,面对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差异,产品设计应当逐渐走向多元化、个性化。

3 消费时代下产品对欲望的满足

人们的欲望是随社会进步而不断增加的,基于一个欲望的满足之后会产生下一个欲望,社会愈发达,人们的欲望便愈丰富多彩。人们与商品之间的消费关系其实就是一种需求关系,现代经济学将理论基础建立在人的欲望及其满足上,即企业营销活动虽然不能创造需要,但可以通过开发合适的产品和有效的促销活动,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兴趣和欲望,将企业产品和人们的需要结合起来,来满足人们的欲望。

消费时代下,对产品进行设计之前要求产品设计师首先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产品的性能上要满足消费者需求;其次,所设计的产品也应当勾起人们的购买欲、即创造需求。商品其实只是欲望的载体,大众通过消费购买来满足欲望,企业资本正是通过人们对欲望的不断追求,从而借助新的产品设计来刺激开发人们新的欲望,使其变相成为企业经营的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永恒动力。大众周边的传媒广告通过多种商业手段和技术手段,不断促使人们对产品的追求提升至精神的高度,使大众在消费的道路上狂奔,并获取着永远不可能满足的满足感。没有克制的欲望和消费促使了大量脱离实际的产品生产,浪费资源的同时给人们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

以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经营目标不断生产为了消费而消费的产品,在新的时代下,应以可持续发展作为企业最主要的战略目标,对企业产品进行创新设计,以企业市场价值代替市场份额。毕竟消费的无度增长并不代表人们生活过得有多丰盛,相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重要因素,为了消费而设计的产品无疑也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负担。

当今时代下,大众都不应该沉迷在对于物品的占有之中,产品设计师可以从“使用而不占有”的角度来考虑如何通过设计来优化整个产品生态,设计师除了像生产者一般考虑成本和制造环节,如市场人员一般设计营销策略,或揣测消费者心理,也应当更多的考虑设计产物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以及能否引导人们更加合理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在整体的社会背景下思考设计问题,以便于设计的产品能更合理的满足人们的欲望。

近年来,消费者争相参与产品的开发与制作,个体参与设计的热情不断高涨。人人都有追求独特个性的心理,希望与他人有所区别,以表现自己的独特性和唯一性,这也是市场上很多DIY产品出现的原因。将半成品出售给消费者,刺激消费者的动手欲望,让消费者有机会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专属物品,满足消费者的独特性需求,使人们在自己动手过程中获得不一样的满足感。

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设计的产品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不仅满足人们的消费欲望而且引导人们的消费欲望。设计师利用设计语言来激发消费者的欲望,从而影响大众的生活方式。例如共享单车等共享产品的设计,引导着大众开始新的消费模式,从对物品的占有到使用而不占有是一个发展方向,毕竟人们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但是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

消费时代下,产品对欲望的满足不能再从虚无的身份价值出发,而是应该从产品本身的功能价值和其内涵价值出发。产品的设计可以从两个方向来考虑:即使用而不占有或者让消费者参与到产品的制作过程中来,使产品设计不再是产品的附属,而是连接人与产品的桥梁,更应该是对于整个社会生产产业链流向的引导。此外,消费者作为拥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对于自身欲望的满足应当是合理且克制的,可以通过自制或定制产品来展示独特的个性,在参与的过程中满足自身欲望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第94页.

[2] 万俊人.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第277页.

[3]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4] 李万军.当代设计批判[M].人民出版社,2010.6.

[5] 彼得·多默.现代设计的意义[M].译林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大众消费消费者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大众ID.4
上汽大众
系无理取闹?NO! 请为消费者擦干眼泪
日化品牌怎样才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40年消费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