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征教授治疗紫癜性肾炎

2018-02-14郭鑫瞳指导

吉林中医药 2018年11期
关键词:潜血土茯苓蝉蜕

韩 笑,郭鑫瞳,指导:南 征

(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021)

紫癜性肾炎是由于人体的毛细血管发生变态反应性炎症而导致肾脏发生病理损伤的慢性肾病,继发于过敏性紫癜,以皮肤紫癜、血尿、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1-2]。现代医学多采用激素治疗,病情容易反复,且存在不良反应。中医没有紫癜性肾炎的病名,但根据其皮肤紫癜、血尿、蛋白尿等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葡萄疫”“斑疹”“斑毒”“紫薇风”“血尿”“尿浊”等范畴论治,近年来中医药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3-17]。南征教授为首届全国名中医,行医50余载,在中医诊治慢性肾病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18-23]。现将南征教授运用中医药诊治紫癜性肾炎的经验总结如下。

1 血虚血瘀,邪伏肾络

紫癜性肾炎多继发于过敏性紫癜,病因是由于感染、粉尘、食物、药物等过敏原等外邪直接侵袭机体,首犯咽喉。咽喉的生理解剖位置居上,通道狭窄,为足少阴肾经经过之处,亦为肝经、胃经所经之处,为一身之要。外邪入里,盘踞咽喉,久之则沿肾经侵犯于肾,邪伏肾络,继而损伤肾之体用[24]。

紫癜性肾炎发病之始其病机多为血热证。由于风热壅肺,阳明胃热壅盛,热迫血妄行,发于皮毛肌肉则为肌衄;热扰肾络则迫血下行,发为尿血;肾失封藏,精微物质下漏而形成蛋白尿。紫癜性肾炎病程迁延缠绵,久病多虚,此时的中医病机多责之脾肾虚损,脾虚则统血无权,肾虚则藏精失职,因精血同源异名。亦有因肝肾阴虚,虚热内生。伤及血络而致迁延不愈者。其病机主要是血虚血瘀,邪伏肾络。

2 补益肝肾精血,和血养血,透表达邪

南师自拟紫癜肾安汤方药组成:制何首乌10 g,五味子30 g ,徐长卿10 g,制白鲜皮5 g,刺蒺藜10 g,蝉蜕10 g,紫草10 g, 当归10 g,白芍10 g,川芎10 g,黄芪50 g。上方水煎,取汁400 mL,4次/d分服。

制何首乌,《本草纲目》:“养血益肝,固精益肾”;五味子,《本草备要》:“强阴涩精”。上2药共为君药,填补阴血之不足,滋肾养肝,滋化源之阴,为血虚之药。方中徐长卿辛散温通,祛风止痒;刺蒺藜清扬疏散,祛风止痒;制白鲜皮除湿止痒,《药性本草》“治一切热毒风,恶风”。上3味具有祛风止痒之用,白鲜皮更长于清热燥湿。本方用风药,意在风性清扬且善行数变,无处不到,可领诸药随风而至,直捣邪巢;且风性主升主动,与肝脏相应,肝气喜条达,主疏泄,风药虽不行气活血,但其疏泄走行之性随肝木之应,肝主藏血之脏,气机条畅,必使血脉有和,通达表里内外。蝉蜕为蝉之表皮,属表主外,轻清之品,祛风解毒,透疹解表,药用其意,可透达邪气从巢窠而出,并涤热解毒;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药性论》“治恶疮、瘑癣”。配合上药透表达邪,共为臣药。方中白芍养血敛阴,《滇南本草》“调养心肝脾经血”;当归补血活血,《景岳全书》“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川芎活血行气,《本草纲目》“血中气药”,补而不滞,温而不燥,滋而不腻,刚柔并济,共奏补血调血之功;黄芪甘温,纯阳,补气升阳,《本草汇言》“祛风运毒之药”,一味补气升阳之品,取其托里透达之意。久病伤气,慢性疾患后期多耗散正气,气虚则无力行药,无力托邪外出,用此药补中气而生正气。上药合用,共为佐使。

3 病案举例

病案1:患者周某,女,40岁,2016年9月8日初诊。患者于2015年8月出现下肢散在瘀斑,于某三甲医院确诊为过敏性紫癜。当时查尿常规:潜血+,尿蛋白±,血尿定位检查提示多形红细胞,诊断为紫癜性肾炎,经治疗未见明显好转,遂求诊于南征教授门诊。症见:乏力,腰痛,咽痛,足跟痛,胸闷、气短,尿急,无夜尿,多梦,大便日1次,不成形,口苦,舌质暗,苔白,脉沉细。尿常规:潜血++,尿蛋白+,红细胞9.8/HPF。诊断:紫癜肾(气血亏虚)。

予紫癜肾安汤:制何首乌10 g,五味子30 g,当归10 g,白芍10 g,蝉蜕10 g,土茯苓50 g,川芎10 g,黄芪50 g,生地黄10 g,金荞麦10 g,金莲花10 g,穿山甲3 g,血竭2 g。上方水煎,取汁400 mL,4次/d分服。12剂。2016年9月22日,2诊:腰痛减轻,仍有尿急,大便日1次,不成形,口苦,乏力,胸闷、气短,舌质暗,苔白,脉沉细。尿常规:潜血+,尿蛋白±,红细胞0.5/HPF。上方加地榆10 g,白头翁15 g,马齿苋10 g,白术10 g。上药14剂,水煎服。2016年9月29日-2016年10月15日,3~5诊:乏力、腰痛、咽痛、足跟痛明显改善,尿急缓解,大便成形,偶有胸闷、气短,舌淡、苔白,脉沉细。尿常规:潜血-,尿蛋白-,红细胞0。继续口服前方10剂,后复诊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尿常规连续正常。

病案2:米某,男,37岁,2015年11月24日初诊。患者于当地三甲医院确诊“紫癜肾”1年。症见:小腿下部可见散在瘀斑,形体肥胖,皮肤瘙痒,口苦,心烦失眠,腹胀,夜尿多,尿急,便秘,舌隐青,苔白厚腻,舌底络脉青紫。尿常规:潜血++,蛋白++,红细胞1.8/HPF,白细胞3.1/HPF。诊断:紫癜肾(痰瘀内蕴)。处方:制何首乌10 g,五味子30 g,徐长卿10 g,制白鲜皮5 g,蒺藜10 g,当归10 g,白芍10 g,蝉蜕10 g,土茯苓60 g,川芎10 g,黄芪50 g,生地黄10 g,穿山甲3 g,血竭2 g,牡蛎50 g,竹茹20 g,大黄5 g,厚朴10 g,枳实10 g,姜半夏5 g,小蓟10 g,紫草10 g,水牛角15 g,牡丹皮10 g。上方水煎,取汁400 mL,4次/d分服。7剂。2015年12月1~22日,2~5诊:腿部瘀斑逐渐消失,皮肤瘙痒、口苦减轻,腹胀便秘缓解。尿常规:潜血+,蛋白±。后调整中药方剂如下:制何首乌10 g,五味子30 g,当归10 g,白芍10 g,蝉蜕10 g,土茯苓30 g,川芎10 g,黄芪50 g,生地黄10 g,穿山甲3 g,血竭2 g,牡蛎50 g,竹茹20 g,姜半夏5 g,地榆10 g,仙鹤草15 g,藕节15 g,小蓟10 g,水煎服。2015年12月29日6诊:外感风寒,咽痛明显,尿潜血+,红细胞0.6/HPF,白细胞0.1/HPF。上方加金荞麦10 g,金莲花10 g,木蝴蝶10 g,马勃5 g,血余炭10 g,茜草10 g,水煎服。2016年1月5日-2016年2月15日,7~11诊:咽痛缓解。尿常规:尿潜血、蛋白转为阴性,红细胞在0.1~0.4/HPF波动,白细胞在0.1~0.2/HPF波动。前方继续口服。2016年2月22日,12诊:患者无明显不适。尿常规:潜血、蛋白转阴,红细胞均为0,白细胞0。处方:制何首乌10 g,五味子30 g,当归10 g,白芍10 g,蝉蜕10 g,土茯苓30 g,川芎10 g,黄芪50 g,生地黄10 g,水煎服,7剂巩固。

4 小结

随证加减组方用药特点:紫癜者可选紫草、水牛角、牡丹皮以凉血消斑,皮肤瘙痒者选制白鲜皮以祛风止痒,血尿者选小蓟、地榆、生地炭、血余炭、藕节、仙鹤草、蒲黄炭等以凉血止血,蛋白尿者选蝉蜕、僵蚕。

清上治下:金荞麦、金莲花解毒利咽,保护肾络之根本,重在清上治下,较为常用的药物还有紫荆皮、木蝴蝶、郁金、马勃等。

通络药物:土茯苓,《本草正义》曰“利湿去热,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穿山甲,《本草从新》记载:“善窜,夫能行散,通经络,达病所”;血竭,《雷公炮炙论》记载“活血化瘀止痛,止血收敛生肌”。综观全方,补血益精之本,透邪达表之标,补中有通,达中有散,内外相合,表里同治,共奏补精调血、祛邪通络之效。

猜你喜欢

潜血土茯苓蝉蜕
金属离子/环糊精包合物在潜血指纹显现中的应用
蝉蜕
土茯苓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滴心湖:致蝉蜕
尿潜血“+”是肾炎吗
川芎土茯苓鱼汤缓解头痛
尿潜血如何诊断治疗
方草寻源——土茯苓
土茯苓叶和种子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不同检验方法在尿液潜血检验中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