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伏扶贫落地 照亮脱贫之路
——国网江西电科院攻克并网技术难题实现精准扶贫纪实

2018-02-13通讯员范瑞祥

江西电力 2018年3期
关键词:国网江西省贫困户

文_通讯员 范瑞祥

发“阳”财、沾“光”脱贫……这些因光伏扶贫而生的词,其背后是国网江西电科院借“光”转变扶贫方式,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让更多贫困户搭上脱贫列车。

众所周知,光伏扶贫作为一种新的能源扶贫模式,主要在贫困县内为符合扶持标准的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贫困户通过上网售电,直接增加收入,体现了能源精准扶贫,实现了扶贫开发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无论是在解决并网技术难题,还是在光伏电站选址建设方面,国网江西电科院为全省光伏扶贫工程立下了汗马功劳,有效促进了贫困户增收和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实现精准扶贫。

承担社会责任攻“堡垒”

光伏扶贫是国内首创的精准扶贫模式,被国家列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

2016年5月,省发展改革委、省扶贫和省移民办下发《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根据江西省精准扶贫攻坚战的统一部署,把光伏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手段,因地制宜开展光伏扶贫工作。

由此,以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为技术支撑,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做好光伏扶贫接网工程,确保建成的光伏扶贫工程及时并网的光伏扶贫路线清晰地描绘出来。

“相比城市,很多农村地区处于电网末端,电力供应能力不足。而光伏扶贫工程,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能帮助拥有屋顶资源、空闲土地的贫困地区农民有效解决用电问题,还可额外增加收入,成为贫困户脱贫的生财之道。”省电科院院长徐宁表示,光伏虽然是一种清洁能源,但并不是受电网欢迎的“稳定电源”,其输出具有典型的波动性特征。徐宁认为,光伏扶贫项目点多面广,不可预测性强,可控性差,接入地区属于农村薄弱电网,若没有精准的接入分析与技术服务,将对电网安全产生较大冲击。

专家介绍,不稳定的光伏发电接入一方面可能造成用户用电设备烧毁,另一方面由于电压过高可能导致光伏电源自动保护从而停止输出,造成弃光,减少发电量,影响光伏扶贫项目效益。

从社会责任角度出发,该院主动成立技术攻关团队,攻下光伏扶贫项目接入电网过程中出现的系列问题的“堡垒”。

破难题“友好”接入电网

不同于穿着白大褂、戴着眼镜的医生,电科院光伏扶贫技术支撑团队由江西省劳动模范范瑞祥作为团队负责人,组成了一支以名校硕士、博士为主,平均年龄30岁的“医疗团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既能深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做好“赤脚医生”;又能以技术报告和标准规范的形式对普遍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从理论分析、方案编制、装备研发到系统评测,形成完整的指导方案,当好“坐堂大夫”。

去年炎炎夏日里,这个团队白天实地调研光伏扶贫工程,积累实测数据;晚上进行仿真分析与核算,提出明确的解决措施,做到“问题不过夜”。团队成员王文彬、李琼在此期间多次中暑,然而“轻伤不下火线”,在90天时间内实地调研了全省20个县1000多个光伏扶贫工程,逐条总结分析了28项光伏相关国家、行业、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完成了500余个台区光伏扶贫接网工程入网分析和关键发电设备检测。经过不断论证与试验,研发了相应的评估与测试系统,编写出10余万字的总结分析报告,形成适用于光伏扶贫工程实际现场的接入评估方法。

此前开展光伏扶贫项目接入电网评估,基本凭经验根据接入的变压器容量进行大致估算,难以实现精准评估。范瑞祥提出基于配网大数据分析,以电压为核心,构建差异化模型的光伏接入评估技术思路。王文彬和蒙天骐在实验室开展了200余项实验,收集整理了1000余项现场和实验室测试数据,构建了工程化的分析模型。

作为团队唯一的一位女博士,90后的李琼博士忘记了“颜值”,屏蔽了精彩的业余生活,通过近3个月“苦行僧”般的刻苦攻关,创新性地将复杂算法嵌入常规EXCEL办公软件,通过批量导入配网数据实现评估结果的自动输出,并给出合理调整建议,有效解决了大批量光伏扶贫项目精准评估的难点问题,为普通技术人员提供了易操作、好上手的技术工具,保障了光伏扶贫项目“友好”接入电网。

成贫困户脱贫“加速器”

光伏扶贫,送来一片“光明”。

省电科院为光伏扶贫提供技术支撑,开发“阳光经济”又为脱贫提供强大动能。在贫困县乐安县北部,距县城20公里的南村乡张家村一个半山坡上,春雨后的太阳分外刺眼。光伏扶贫电站里,一百多面蓝色的面板,静静地承受着阳光的照射。同时,站在山顶向村庄望去,屋顶蓝色“补丁”也显得格外耀眼,它成了贫困户脱贫的加速器。

村民张贤良,因残疾丧失劳动力,全家失去经济来源。村干部和供电所人员考虑到他家的情况,第一时间来到张贤良家向其介绍光伏扶贫工程,帮张贤良在最短时间办完所有手续并安装上网。

自从家里安装光伏后,原本每个月家里都要支出几十元电费,张贤良现在不但不用交电费,每个月还能赚几百元。从去年6月至今,张贤良家里已经用光伏发了7000多度电,收到6000多元电费,极大减轻了生活压力。张贤良深有感触地说:“光伏扶贫是一项好工程,非常感谢党、政府和供电公司给我们带来一条自食其力的生存道路。”

目前,江西省已圆满完成第一批光伏扶贫工程接网工作。江西省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建设光伏电站规模为620MW,其中集中式电站80MW,村级电站(含户用系统)规模540MW,惠及10.3万贫困户。2017年,江西省光伏扶贫项目并网容量已达102万千瓦,2018年还将有超过100万千瓦的并网规模。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该院得天时,占地利,依靠自身的技术人才优势,在江西扶贫攻坚的阳光大道上大步向前,开拓进取,必将攻破更多技术难关,取得更大成就!

猜你喜欢

国网江西省贫困户
模拟成真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创新成果展示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圆满完成春节长假保电任务
国网浙江电力 多措并举抓好电力保供和能耗双控“头等大事”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国网江西电力2017 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