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国考申论(副省级)试题解析

2018-02-13郭佳硕

精品 2018年1期
关键词:分析题试卷想象力

■郭佳硕

福建世纪赢家教育

前言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共有165万人报名,热度有所回升,部分岗位竞争依然激烈。伴随着12月10日17:00的一声铃响,申论考试结束,本次公务员笔试阶段告一段落。2018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仍然分为两个试卷,地市级和副省级,其中申论(副省级)试卷主要是以想象力经济作为主题进行讨论,设置的5道试题分别为概括题、应用文题、分析题、概括+分析题以及文章写作题。

1.近三年国考申论主题变化

一般来讲,申论主题都应该与时政热点相贴合。从近三年的国考申论主题来看,2016年国考申论(副省级)试题的主题是“不学礼,无以立”,材料中主要涉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国民素质等,这与当年时政热点相关。2017年国考申论“副省级”试题的主题是“以水为师”。材料中主要涉及“城市水系建设”以及“水生态扶贫”等,这是中央十分重视的民生问题。2018年国考申论(副省级)试题的主题是“想象力经济”,材料中主要涉及“想象力经济”、“智能经济”等话题,这与十九大强调的创新发展理念相契合,也是国家关注的重点。

2.2018年国考申论(副省级)试卷特点

2.1 主题符合“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

从总体上看,本次国考申论(副省级)试题阅读材料主要是以与想象力相关的事例为主,以“想象力经济”作为基本主题,以“智能经济”和“共享经济”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创新”作为主线。整篇材料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和布局,也与十九大所强调的创新发展理念、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部署相契合。材料首先从“智能经济”开始,然后逐渐深入探讨人工智能产业、大数据技术、创新经济和共享经济等领域的变革等问题,最后将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最根本驱动力归结为人类所具有的“想象力”。“想象力”能够进入到国考申论的命题范围,这也基本上符合国家对创新的重视。然而这种想象力并不能凭空想象,而是要与现实相结合。丰富的想象力是艺术的最大特点,所有重大的科学突破都离不开最初的猜想,所以如今的经济发展必然不能忽视想象力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命题逻辑上看,今年国考申论(副省级)与往年相同,都是探讨当前国家所关注的重大议题及热点问题,而本次国考申论(副省级)试题所探讨的是关于想象力经济,这和当前中国所倡导的“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2.2 材料设置上主要以案例为主

2018年国考申论(副省级)试卷共有5个材料,材料篇幅和2017年相比有所减少,相应的材料阅读量也有所降低,材料难度下降,较为容易理解。2018年国考申论(副省级)试卷当中的材料在基本上都是以案例及观点型的材料为主题,所选择的材料范围比较广泛,基本上都是与“想象力”、“智能经济”等相关。材料设置方面比较常规,材料之间逻辑关系也非常紧密,所有材料都是仅仅围绕“创新”主线而开展的。在材料当中,材料1当中主要介绍了“智能制造”、“生产服务业综合对接平台”以及N市传统制造业在向智能制造发展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材料2当中主要描述了“中国机器人峰会”、“机器人小镇”以及W市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成果及经验。材料3当中主要介绍了“国际工业设计大赛”以及D市智能化产品在技术和产品创新方面的先进经验。以上3篇材料都属于案例型材料,是通过案例来表达观点。材料4当中介绍了“专家的意见”,借助专家的创新视角进而提出“想象力经济”这样的概念。材料5当中介绍了“学者理论”,对作为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的“想象力”进行了深入分析。以上2篇材料都属于观点型材料。以上的材料设置与前两年国考申论(副省级)试卷基本一致,于都难度总体适中,虽然每个材料篇幅较多,但材料数量有所减少,材料主旨非常明确。

2.3 题目设置比较传统,稳中有变

2018年国考申论(副省级)试卷仍然与以往一样,采用设置五道大题的模式,重点考察考生的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其中,第1题为归纳概括题,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如果只是简单的观点罗列必然不能得高分。第2题为应用文写作题,要求写一篇汇报提纲,格式上不需标题,内容上主要应以经验对策为重点,这与2017年国考申论出题方式一样。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作答时还应体现出考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避免观点罗列。第3题为综合分析题,需要考生对“人的慧”与“物的智”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并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这与2017年国考出题方式基本一致。。根据“给定资料”,请你对划线句子“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加以分析。第4题为综合分析题,考生在作答时需要明确什么是想象力经济,其有何种意义以及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发展想象力经济。第5题为自主命题作文,考生需要根据文章中的一句话进行思考,并且结合所给定的材料进行分析与论述,在命题规律方面这与往年国考一致。在论述过程中,考生一定要注意与想象力之间的联系,在作答时只要能够仅仅围绕“科学、艺术、古文化对想象力产生的重要作用”这方面展开论述和分析,就不会偏离主题。

3.总结

综上所述,2018年国试申论(副省级)试卷主要聚焦于“想象力”,不管是材料还是题目设置方面都与往年一直。考生在阅读材料与作答题目时应当注意与当前社会发展环境向结合,培养出能够敏锐洞悉和分析社会发展症结的能力,不断强化和锻炼公务员考试的基本能力,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文献

[1]郜大军.也谈申论事例型材料的有效阅读及答题技巧[J].秘书之友 ,2017(09):44-46.

[2]李秀斌.为民执政就要向水学习——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B卷简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19):46-48.

[3]王娇.申论考试公文化趋向研究[J].戏剧之家,2017(19):189.

猜你喜欢

分析题试卷想象力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生物分析题解题能力的对策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生物分析题解题能力的对策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谈做好语文阅读分析题的策略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统计数据分析题的命题特点与能力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