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轻纺城提升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8-02-13沈红梁

精品 2018年1期
关键词:经营户轻纺城柯桥

■沈红梁

绍兴市柯桥区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1 中国轻纺城基本情况

目前,中国轻纺城市场总面积372万平方米,已形成“南中北西”四大主体市场区为主,东部物流配套区为辅的市场发展格局。市场共有经营户2.8万多户,经营纺织面料5万余种,国(境)外常驻代表机构和商业企业1300余家,市场销售网络遍布世界187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中国轻纺城面料市场成交额1080亿元,同比增长11.4%;联托运货运量527万吨,同比增长15.1%;“网上轻纺城”实现在线交易额303亿元,同比增长37.5%。呈现出特点:一是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南北中西东”五大市场格局进一步优化,形成了毛纺、针织、棉布、窗帘窗纱、家纺、服装服饰等专业细化市场区。二是市场规模稳步扩大,轻纺城市场面料市场成交额、注册经营户、联托运货运量等主要指标分别年均增长均在15%以上。三是商业形态持续升级,以创意设计、电子商务、会展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业态迅速发展,推动市场整体业态不断转型升级。四是市场主体显著提升。许多市场经营户转变为公司化交易主体,公司化率近几年均增长达20%以上。

2 居安思危,理性认识轻纺城的困难与挑战

2.1 市场管理建设不尽人意

(1)老市场改造升级难尽人意。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柯桥“老市场”区域已形成“城中有市、市中有城”的格局,市场区域内商业、住宅并存,对外批发与对内零售市场兼有,如轻纺城老客运中心、老火车站周边的老服装市场、大桥市场等。此类市场如不及时整合提升,不仅直接影响到轻纺城整体形象和品质,就连最基本的场所安全和经营秩序都得不到有效保障。

(2)新市场聚商作用相对不足。目前,轻纺城拥有各类单体市场39个,经营状况普遍是老市场好于新市场,老区域好于新区域。如柯北的轻纺贸易中心、墙纸墙布市场等,人气相对不足,经营一般。

(3)管理层服务机制尚待提高。一是市场管理各个部门的派出机构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缺乏整体统筹。二是股份公司和市场公司之间,毕竟属于“同一行业”,两家公司虽然是“母公司与控股子公司的关系”,但财务状况却是大相径庭,股份公司有钱用不完,市场公司则是债台高筑。

(4)配套产业发展仍然滞后。一是仓储物流行业配套不足。对比义乌小商品城,其拥有配套物流仓储与市场之比为1:2.5左右;而目前轻纺城市场与仓储与配套比仅为1:7左右,仓储严重不足。二是生活性服务业标准不高。市场内洗手间数量严重不足,中英(外)文标识不清;市场内通风口、楼梯间改建为门市部等现象仍然存在;市场附近适合商务洽谈、休闲的场所也较为缺乏。

2.2 市场贸易繁荣暗藏忧患

(1)“过度炒房”亟需整顿。“炒房”现象仍然屡禁不止,导致经营成本升高,导致市场经营户无法安心经营,一年普通经营户的收入,不如炒房来的快,有的经营户就转行加入炒房队伍。

(2)“划行规市”尚未到位。一是“划行规市”不彻底、不完全、不细致。二是轻纺城现货交易方式尚未转变。

(3)经营业态有待完善。一是经营面料品种比较单一,基本上还是以化纤面料为主,棉、毛、麻以及天然纤维织物较少,纺织面料种类覆盖不够齐全。二是经营面料档次普遍不高,大部分经营户重“数量”,轻“提质”,每米面料利润甚至以分为计算单位,赢利差价越来越低。三是柯桥缺少一个具有领军作用、风向标的精品市场。

2.3 电子商务成效尚未体现

(1)平台知晓度、信息量不高。以“网上轻纺城”为例,业外知晓率相当低。业内,虽然目前大部分人都已知道“网上轻纺城”,但相当一部分人仍然习惯传统的交易模式,对电子商务并不了解。

(2)缺乏实用高效的运行模式。一是“网上轻纺城”定位为轻纺城市场的产品展示、信息发布平台,并没有多少本质上的提升,缺少创新亮点和特色模块,可操作性不强。二是政府每年对“网上轻纺城”几千万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2.4 市场综合实力名大于实

(1)缺乏真正具有影响力的市场品牌。一是春、秋两季的纺博会,组织形式缺乏创意,招商作用与聚商效应已显“疲态”,与广交会、与北京、上海的专业性展会相比,差距也较大。二是中国·柯桥纺织指数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其实际价值和效益与市场的预期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2)纺织创意产业缺乏有效引导规范。一是各类创意企业数量虽超百家,但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寥寥无几;二是创意设计人才基本停留在较低层次,拔尖、高端的人才亟需引进、培育。三是创意产品的知识产权未能得到有效保护,市场内仿冒、抄袭现象较为泛滥。

(3)国内同类专业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全国纺织品市场万平方米以上纺织品市场现已达776个,许多优势经营种类和产品正在一步步被同类专业市场蚕食。如广州中大轻纺城、常熟招商城、海宁许村家纺城等,对轻纺城的各类产品已形成较大冲击。

3 主动思变,科学谋划轻纺城的创新与改革

3.1 统一思想,明确权责,使轻纺城成为柯桥区发展的“永动机”

(1)切实凸显轻纺城建管委的地位与作用。一要进一步明确轻纺城建管委的职能、地位,充分授权,统筹管理,加强对市场规划思路对策的研究并付诸实施,从机构设置层面,将参与轻纺城经营管理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二是建议由建管委牵头,公安、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共同参与,成立市场管理服务内设机构,专门协调解决市场经营户反映的事情。三是建管委要继续弘扬招商、亲商、安商的氛围,从实处、从细处了解掌握轻纺城市场所面临的困难与矛盾,集众智、合众力尽快、有效破解,提升信心。

(2)有效激活市场公司、股份公司的能量与效益。一是要从市场整体和区域产业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公司管理层的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性,让他们有空间、有动力、有责任去思考探索公司的发展策略。其次,要有效体现两家公司在市场区内的积极作用,当务之急是要让其参与到轻纺城物流、仓储资源整合、市场改造升级等等工作中,为轻纺城乃至柯桥区的发展提供助力。

3.2 统筹规划,整合资源,使轻纺城成为名符其实的“行业龙头”

(1)重效益,科学整合市场。一是冷却一部分,对拆迁改造难度较大的市场,如:老服装市场要并逐步搬迁腾空;二是拓展一部分,特别是现在已经完工的南市场区域,加大招商,挤压原有市场;三是升级一部分,对部分基础条件还可以的市场进行更新升级。四是要加快建设一个精品化、现代化、专业化的高档市场,以新型精品市场的建设来成功引领市场发展。

(2)出重拳,切实遏制炒房。一要开辟一个交易中心,对“炒房”进行规范、有序。二是要公开交易信息。三是规范续租权交易机制。四是可以参照义乌的义乌购商铺信用等级管理办法,对市场经营户开展“积分制”评选。

(3)下决心,深化划行规市。一方面,可以让部分业态划分较好的市场先行一步,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划行规市;另一方面,在部分有条件的市场内设立专营单一种类货品的区域,以点扩面,完成整个市场的划行规市。

(4)求实效,发展现代物流。一是要加快形成现代物流体系,要从全区物流统筹发展的角度,尽快建立起与轻纺城市场相匹配的现代化物流发展体系。二是要解决市场区域物流问题,力争通过提升产品档次、增加仓储空间、实施“铺货分离”等手段,着力解决轻纺城市场长期存在的现货交易等现象。三是要主动与知名物流企业合作,吸引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入驻柯桥,促进柯桥物流业的整体提升。

3.3 优化服务,重商养商,使轻纺城成为专业市场的“皇冠明珠”

(1)从细节处入手,不断加强市场硬件设施。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市场的内部构造、功能分布、配套完善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如地下二层停车,地下一层装卸货物,四楼、五楼设置商务洽谈等),要带着“放大镜”去建设改造市场,从而有效提升轻纺城市场的硬件水平。

(2)立足客户角度,有效提升市场软件质量。一是可以尝试“保姆式”服务,实行物业管理专业化、设施维护定期化、意见征询常态化;二是可以创建“智慧式”服务,借鉴海宁皮革城的经验,建设“智慧市场”,推出无线市场、导购导视、智慧物流等多项功能,为客商、经营户、管理者提供互联网时代的“零距离”服务。三是创新金融服务。完善金融服务产业链,积极创新符合轻纺市场需求的短期贷、小额贷等金融服务品种以及专用支付工具,为市场经营户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和动力。

(3)发挥商会力量,引导规范商户自我管理。一是思想上要重视,行动上要鼓励,给予市场商会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空间,鼓励他们参与到市场的日常管理和设计规划中,充分利用他们在人力、财力、信息方面的资源优势为市场持续繁荣添柴加薪。二是管理上要规范,引导市场商会成为区委、区政府管理建设轻纺城的参谋、助手,始终确保商会办正事、行正路、传递正能量。

3.4 着眼未来,注重创新,努力开拓轻纺城提升发展的“新蓝海”

(1)开阔视野,打响柯桥·中国轻纺城大品牌。义乌、海宁等地的市场实施了“走出去”战略,在外地投资或合资新办分市场,按照当前形势,我们认为 “柯桥·中国轻纺城”这一品牌输出也是可行的。轻纺城发展至今,其内涵已具备一个具备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市场品牌”。因此,我们可以用打造品牌的眼光和思路看待轻纺城“品牌输出”这一命题,“多地设点、渐成网络”无疑是品牌营销的较好举措。

(2)创新思路,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一是转换发展模式,我们认为江苏吴江“绸都网”的发展经验可以借鉴,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比较可取。二是推进“互联网市场”建设,完善WIFI等市场信息化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市场管理、营业房转让转租、仓储物流等系统,在市场中投放触摸屏导购、3D试衣等设备,尽快在轻纺城市场中形成浓厚的电子商务发展氛围。三是完善配套产业,加快建立能覆盖产业链的电商服务体系,力争引进一批快递、金融、代运营、电商秘书等中介服务企业,尽快形成完善的电子商务企业产业链服务体系。

(3)引领提升,大力发展纺织创意产业。一是整合各方力量,扶持纺织创意企业成长。将纺织创意产业与其他科技创新类产业剥离开来,各类科技创新激励政策也要明显侧重。二是要想方设法引入、留住一批“高、精、尖”人才,能让他们扎根柯桥,安心在柯桥致力于纺织创意产业的创造。三是尊重首创精神,优化纺织创意设计环境。要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通过商会(协会),组织引导轻纺城经营户自觉保护创意设计专利,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创意,侵权必究”的良好氛围,铲除仿冒、侵权的滋生土壤。

猜你喜欢

经营户轻纺城柯桥
稳中求进,中国轻纺城一季度实现“开门红”
◆连云港:推动农药经营户健全电子台账 实现农药市场“说得清管得住服务好”
随州市命名表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经营户
难忘的中秋节
绍兴市柯桥区柯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深入市场调研,推进“以展荣市”
柯桥印象
轻纺城建管委APP和手机站正式上线
数据链接
风尚江南,打造“时尚柯桥”新名片——“新风尚·新高地”2016柯桥时尚周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