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薛汉荣治疗风寒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经验

2018-02-13卢京九喻强强薛汉荣江西中医药大学205级硕士研究生南昌330004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南昌330006

江西中医药 2018年5期
关键词:温肺款冬花散寒

★卢京九 喻强强 薛汉荣(.江西中医药大学205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南昌 330006)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临床表现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症状,多在夜间及(或)清晨发作,存在气道高反应,遇到寒冷、刺激性气味等诱发因素可使症状加重,是慢性咳嗽的最常见病因。国内多项调查结果显示CVA约占慢性咳嗽的三分之一[1],西医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抗感染、镇咳化痰、使用支气管扩张及吸入激素为主要手段,虽然疗效肯定,但存在疗程较长、副作用大及易反复等缺点。而中医对该病治疗有独特优势,从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等方面皆有深入研究和见解,并取得显著效果。薛汉荣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对该病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笔者有幸从师侍诊,对薛汉荣教授用寒咳宁合过敏煎加减治疗风寒型CVA的经验做以下简述。

1 病因病机

肺主气,为五脏之华盖、为娇脏。风为百病之长,极易侵袭肺表,导致肺气失宣,气机不利上逆发为咳嗽。《素问·咳论》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指出咳嗽是外邪从皮毛侵肺,内邪从胃上侵肺,从而内外合邪而致咳嗽,《医学心悟·咳嗽》篇中指出:“咳嗽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张景岳提出“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薛汉荣教授认为该病是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隐匿性哮喘,因先天禀赋不足,素体气阳虚弱,卫外不固,气道防御功能下降,致使外邪极易侵犯肺脏,又有宿痰内伏, 由风寒外邪、情志内伤、疲劳过度等诱因而引发,导致痰浊、外邪相互搏结于气道,使气机逆乱不畅,肺失宣降而引发的以咳嗽为主症的一系列症状,病机为气机逆乱,而风寒之邪最为多见,风寒病邪侵袭肺脏,肺失宣发肃降,气机逆乱不畅导致咳嗽。

2 治疗经验

基于对CVA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和长期临床实践,薛汉荣教授认为风寒型CVA在治疗上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急性发作期治疗上当以温肺散寒,宣肺祛风止咳,选用寒咳宁合过敏煎为主方,寒咳宁由麻黄、细辛、紫菀、款冬花、半夏、生姜、辛夷花、苍耳子等药物组成。方中以麻黄辛温,功用发汗解表以宣散外寒;细辛发散风寒,温肺化饮,与麻黄相配伍,加强温肺散寒之功,配生姜增强温化水饮,散寒止咳;款冬花甘润苦降,主入肺经,其性微温而不热,辛而不燥,甘而不滞,长于润肺下气化痰而止咳,多与紫菀相伍,主治寒邪伤肺,久咳不止,款冬花善于止咳,紫菀重在祛痰,二药相互配合,为止咳化痰之良品;半夏辛温,主燥湿化痰,为治疗寒痰、湿痰之要药,又具有降逆下气,止咳平喘之效;辛夷花辛温发散,芳香通窍,其性上达,升达清气,发散风寒之中尤善宣通鼻窍,为之鼻渊头痛之要药,为治风寒头痛、鼻塞之佳品;苍耳子性温味辛苦,归肺经,具有祛风解表,宣通鼻窍,除湿止痛等功效,与辛夷花配伍能引肺系之邪走上从鼻而出,从而增强祛风散寒,宣通鼻窍之功;过敏煎由银柴胡、防风、乌梅、五味子组成。银柴胡具祛湿之功;防风祛风散寒,除湿止痒;乌梅、五味子酸收以敛肺止咳。两方合用从而达到温肺散寒,宣肺祛风止咳的功效。临床还可根据患者兼证的不同加减方药,咳甚气机不利,加杏仁、苏子、苏叶,杏仁配伍麻黄一宣一降,共奏宣肺降气止咳之功,苏子下气祛痰止咳,苏叶解表散寒兼行气宽胸,也体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痰消的理论。咽喉干痒可加蝉蜕、僵蚕等虫类祛风药以祛风利咽止痒。缓解期主要从益气固本方面着手,应用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经验方益气温阳护卫汤[2]加减,方由生黄芪、炒白术、防风、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仙茅、仙灵脾等组成,方中黄芪、白术、防风共奏益气护卫固表之功;桂枝、白芍与生姜、大枣两组调和营卫;仙茅、仙灵脾温肾助阳以固气阳虚弱之本,诸药合用,温阳益气,护卫固表,从而改善患者体质,增强机体防卫外邪的能力,从而达到扶正驱邪的目的。

3 验案举例

李某,男,30岁,2016年6月15日初诊。主诉:咳嗽3月余。患者于3月前因受冷风后出现鼻塞、流清涕,继而出现咳嗽,咯白稀痰,自服感冒药(新康泰克)后鼻塞流涕症状减轻,但仍有咳嗽,咳痰,咽痒咽干,咽痒即咳,口服复方甘草片、吸入舒利迭后咳嗽可减轻,但经常反复发作,曾行肺部CT未见明显异常,FeNO试验测定值为35ppb,提示气道高反应,为求进一步诊治,特来我科门诊就诊。现症见:咳嗽,咽痒咽干,咽痒即咳,无咽痛,咯少量白黏痰,夜间及晨起症状明显,平素怯寒,无发热,时有汗出,时有口干,无口苦、口黏,咳甚则气急胸闷,无胸痛,无腹胀,无呃逆反酸,纳食差,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微腻,脉浮细滑。辨证为风寒袭肺证。治以温肺散寒,宣肺祛风止咳为法。选方寒咳宁合过敏煎加味:麻黄10g,细辛3g,法半夏10g,紫菀10g,款冬花10g,生姜3片,辛夷花10g包煎,苍耳子10g,银柴胡10g,紫苏叶10g,紫苏子10g,僵蚕10g,蝉蜕6g。7剂。煎服法:日1剂,每剂煎水2次,每煎取汁150mL,药汁混合,分早晚2次温服。嘱患者舒畅情志,注意保暖,防感冒,忌食生冷,避免劳累等。服药1周后复诊,诉咽干、咽痒减轻50%左右,咳嗽较前明显,咳痰量增多,容易咯出,夜寐改善,浮脉已除,余症状同前,继续前方巩固治疗。1周后回访,咳嗽已明显减轻,咳痰量减少,但仍有怯寒恶风,脉细弱,苔薄白,患者寒邪客肺症状基本消除,但气阳虚弱,本虚为主,故选方益气温阳护卫汤加减:黄芪 30g, 防风 15g,炒白术 10g,桂枝 10g,白芍10g,生姜3片,大枣6枚,仙茅10g,淫羊藿15g,党参20g,柴胡10g,升麻10g,炙甘草10g。14剂,日1剂,水煎服。1个月后复诊,患者诉咳嗽症状消除,未有反复,怯寒症状明显改善,病情稳定。

按:风寒型CVA多因机体气阳虚弱,正气不足,复感风寒之邪而发。肺在体合毛,在窍为鼻,风寒之邪侵袭肺脏,先从皮毛和鼻窍而入,寒为阴邪,易耗伤阳气,故治疗时应注重温肺散寒;肺主宣发和肃降,风寒袭肺,导致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气机逆乱而致咳嗽,故治疗应兼顾调节气机以宣肺止咳,风寒易夹湿邪为患,在治疗过程中注意祛风除湿,湿除则痰无以化生。总而言之,薛师在治疗外感风寒型CVA的过程中,着重辨证论治,抓住病症的主要矛盾,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寒邪客肺所致急性发作期治以温肺散寒,宣肺祛风止咳为法,以寒咳宁合过敏煎为主方加减,缓解期当以温阳益气,护卫固表等固本之法为主,选方益气温阳护卫汤加减,辨证与辨病、辨证与遣方相结合,充分发挥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 2016, 39(5):323-340.

[2]杨玉萍.对洪广祥教授关于气阳虚弱为哮喘发病内因理论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 31(11):4 437-4 438.

猜你喜欢

温肺款冬花散寒
健脾暖胃、散寒止痛 试试桂花三红茶
艾草
手足偏凉 艾叶青蒿泡脚
奇特款冬花润肺化痰奇
寒性久咳试试盐敷疗法
止咳良药款冬花
温肺降浊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化痰止咳款冬花 等
胃泰灵
款冬花的传统功效和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