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世奎行楷七言诗轴

2018-02-12杜开立

青年文学家 2018年35期
关键词:颜体

杜开立

摘  要:华世奎为清末民国时期天津地区杰出的书法家,短暂活跃于政治舞台,后潜书法,在书法上颇有造诣,受时人敬重。该七言诗轴为其晚年行楷代表作之一,是研究华世奎书法艺术的重要史料。

关键词:华世奎;七言诗轴;颜体;华风

[中图分类号]:J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5--01

诗轴内容为北宋诗人程颢(1032-1085)所作《和诸公梅台》:“急需乘兴赏春英,莫待空枝满寄声。淑景晴风前日事,淡云微雨此时晴”。诗文解读:赶快乘着兴致去欣赏烂漫的春花,且莫等到花落而对着空枝感慨。美好的景色和温暖的春风是前日的事情,此时此刻已换作淡云微雨的情景。时光不待人,劝君多珍惜。诗轴落款:“峻卿尊兄大人雅属华世奎”。 诗轴起头引首长方印一枚:“诗书琴砚之娱”;落款用印两枚,上印“华世奎印”,下印“北海逸民”。此诗轴书法表现出华世奎沉稳厚重的行书特点,走笔取颜真卿、苏轼书法之风骨,更将苏轼的变化万千与颜真卿的博大雄伟融为一体,骨力开张,功力甚厚,为新乡市博物馆馆藏楷书书法珍品之一。

一、华世奎生平

华世奎,祖籍江苏无锡,明朝末年由江苏北迁,于清康熙3年定居天津,字启臣,号思誾,生于晚晴同治三年(1864年),卒于中华民国31年(1942年)。华世奎祖上自清朝初年便经营盐业,为当地巨富之家,家境殷实的华世奎,自幼饱读诗书,通晓经史,博冠古今。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高中举人,因文章锦绣、字又写的好,深受慈禧太后赏识,擢升军机处领班京章,清宣统三年升任军机处阁丞,后官至二品,显赫一时。宣统退位后,华世奎居家隐居天津,退出官场,不在过问世事,号“北海逸民”。华世奎对清帝国忠贞不二,晚晴灭亡后,他仍坚持使用皇帝退位年号,留长辫子,与民国新潮格格不入。辞官后的华世奎断了收入来源,经济堪忧,时常賣字为生,闲暇以诗文书法为乐。晚年的华世奎书法苍劲挺拔,小到蝇头小楷,大至尺寸榜书,无不凝重舒放,力透纸背,被誉为近代津沽地区“华、孟、严、赵”四家之首,可见华世奎在书法上的显著非比寻常。

二、学古不泥的书法成就

华世奎顽童之年便刻苦练字,据说,其父每日要求他读书写字,甚至通宵达旦练字。为端正华世奎写字姿势,其父别出心裁以一枚铜钱放于笔顶,写字时铜钱掉落便以烟袋猛击华世奎脑门。功夫不负苦心人,华世奎少时的积累为日后在书法上大招才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说华世奎可以笔立十数枚铜钱而运笔自如,一点一画皆笔力充沛、遒劲,千钧之势。华世奎行楷得益于临摹唐代书法大家颜真卿,而又力图避免刻板,遂将苏轼左低右高的构字法与颜体的雄劲挺拔融为一体,终成名燥一时的“颜体华风”,其字古朴率真、骨力开阔、气势雄伟。

新乡市博物馆馆藏的这幅七言诗轴体称得上是华世奎楷书作品的代表作之一。陈雄丰满、茂朴厚重的字体风格;形断意连、布白匀称的结构;比例雄强,点画精到等书法艺术特征是笔者对华世奎楷书作品的总体印象。华世奎楷书笔法多变,提、按、顿、挫,笔锋左右适中,笔画不矫揉造作、独具美感,厚重饱满,对学习颜体有很好的参考意义。此诗轴成书华世奎书法创作晚期,亦是书法艺术巅峰阶段,该作品平直方正有标准楷书的严谨端方,细微之处与传统楷书相比已有明显区别,下笔灵活多变、随心所欲,如“乘、英、寄、此、前”等字的长横笔,再如“枝、漫、淡”等字的捺笔等处一改清代楷书刻板呆画的处理,而于笔画细微处流露出标准造型塑造。形断意连、布白匀称的结构是华世奎这幅诗轴书法艺术的又一特点,也是他独具匠心之处。华世奎在字体结构上有很深造诣,他打破字体原有结构,后以独特艺术审美和胆略,对字体重新组合,而求达到疏密得体,通篇和谐统一的书法艺术效果。华世奎扎实的功力展现出字字沉稳、个个苍劲,有撼人心魄的力感,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点如高山坠石,竖有金刚杵般力道,力能扛鼎之横,以及抓铁留痕的捺等,皆是书法功力的具体体现充分表现出雄强沉穆之势,苍劲浑朴之风。

虽然华世奎楷书功力深厚,笔力雄强,但在书写时,他不追求无度施强,墨守成规,而把注意力用在控制运笔的节奏和按提上,落笔计白当里,方圆互见,形断意连,粗细对比,枯润变化等多种艺术手法,来展示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书法风貌。这幅七言诗轴只是华世奎传世楷书作品的一副,然窥一斑而知全豹,它为我们了解华世奎晚年的书法风貌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当时世人对华世奎学古而不拘泥古的评价很高,言道:”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学古而不泥古,把学习传统、学习古人作为一种手段,对传统和古人的东西大胆取舍,吐故纳新,广取博收,为我所用,丰富自己,从而使自己的书法达到个性突出,风格面貌独具的目的,是较科学的学习书法的好方法。正如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诗文中所说:学习古人要“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自探”。所以说,学古而不泥古是每一个学习书法的人都应尊崇的原则。那种一味钻进故纸堆里,不分良莠,对古人的东西,不加选择盲目照抄、照搬,沉泥于所谓的传统出不来,那么,即便是其书法功力有多么的浑厚,书法样式酷似某家、某派,而毫无个性和时代气息,那么,他只能列入“字匠”、“书奴”的行列,很难称为严格意义上的书法家。

参考文献:

[1]张孝玉:津沽榜书第一家——华世奎书法研究,《书法》,2017.

[2]杨长振:华世奎书法艺术初探,《艺术品鉴》,2016.

[3]王建涛:书法家华世奎的北京行迹,《中华书画家》,2015.

[4]王建涛:传统民居中的华世奎书法,《中华书画家》,2016.

[5]杨传庆:盖棺不变此心丹——清遗民华世奎诗歌略论,2015.

[6]孟宪维:“华体”书法管窥[J],《中国书法》,1989.

猜你喜欢

颜体
你的颜体写对了吗
《清远道士诗帖》笔迹学证伪
“颜体”早期风格衍变与唐代书体变迁
浅析颜体楷书教学实践训练方法
小小书法家
由元次山碑解读元结清正廉洁的为官之道
依托欧体教材 弘扬书法艺术
科考要凭真本事
小小书法家
三百年来颜体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