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探究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于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

2018-02-12陈日开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6期
关键词:护理效果糖尿病

陈日开

[摘要] 目的 探讨与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于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从该院内分泌科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92例作为研究的患者;并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而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93.48%)则高于对照组(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于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中,能够在促进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的基础上,降低患者血糖水平。

[关键词] 全程健康教育;糖尿病;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8(b)-0101-02

糖尿病作为临床内分泌科常见的一种代谢疾病,其主要是由于机体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或其他生物作用下而导致的持续高血糖[1]。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会对其肾脏、心脏等组织器官造成慢性损害,使其发生功能障碍[2]。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临床通常以药物降血糖为主,但由于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饮食不健康等因素的影響,治疗效果并不明显。而在糖尿病护理工作中,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实现对血糖的良好控制,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该文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2例,就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展开了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92例作为研究的患者;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护理模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6例。在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6:20,患者年龄在48~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34±9.56)岁;患者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学历4例,专科及以上学历11例,高中或中专学历18,初中及以下学历13例。研究组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7:19,患者年龄在50~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29±8.74)岁;患者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学历3例,专科及以上学历10例,高中或中专学历17,初中及以下学历16例。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进行对比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糖尿病护理,主要有用药指导、饮食安排以及常规的生活护理和简单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具体方法如下:首先由内分泌科主任、主治医师、护士、心理医生等组成糖尿病健康教育专项护理小组,小组成员需要对患者的资料进行收集与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并结合其文化程度等特征,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同时,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确定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最后执行计划。具体计划的实施为:①就诊时:在患者入院治疗时,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调查表,调查表中的内容主要有“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身体情况”等内容。而后由护士向患者详细介绍糖尿病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临床症状、治疗目的和方法等,让患者能够对糖尿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患者填写完健康调查表后,有医师和护士对患者年龄、文化程度与家庭状况等进行分析,通过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意识到自我管理对病情控制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同时向患者传授自我管理方法;在饮食上,指导患者多摄入水果、蔬菜等食物,加强维生素和蛋白质的补充,避免摄入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并告诉患者正确用药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②住院时:在患者住院后,护士需对患者进行糖耐量实验、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眼底检查各周围血管疾病等健康检查,并在检查的过程中,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与意义,让其能够对自身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患者住院期间,护士需要向每一例患者发放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手册;科主任则定期向组织患者展开糖尿病健康知识大讲堂活动,进一步向患者普及糖尿病的基础知识(疾病分型、症状、进展和并发症等)。主要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采用图片、视频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让教育更生动、形象和直观化。除此之外,在患者住院期间,护士需要结合每例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方案,并对患者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最后,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心理变化情况,针对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适当给予其心理健康教育。③出院前: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集中健康教育,为其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饮食原则、自我管理方法等,同时建立电话、微信等沟通随访渠道,以对患者出院后的具体情况进行随访或解答患者日常生活中对疾病护理存在的问题。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并在出院前采用糖尿病知识测试量表对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调查,根据得分(总分25分),将知识掌握程度分为优(>20分)、良(15~20分)、差(<15分)3个等级,比较两组优良率[3]。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比较

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研究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比较endprint

出院前,通过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后,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为:优23例、良20例、3例、优良率为93.48%,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为:优17例、良18例、差例,优良率为76.09%,两组比较,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2,P=0.0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主要是由遗传、环境、不健康饮食或其他不良生活习惯而导致的一种全身性代谢疾病,患者临床体征主要表现为持续高血糖。目前,针对糖尿病的治疗,临床尚未有根治的方法,只能通过长期服用降糖药物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4]。但仅依靠单纯的药物治疗,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并不明显,这主要与患者的对糖尿病的认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有关。因此,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配合良好的健康护理干预。

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其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创新性健康教育方式,其主要内容包含全程健康教育专项小组的建立、健康教育计划的制定和计划的实施3个部分;并按照患者就诊时、住院后和出院前2个阶段展开健康教育[5]。将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通过加强对患者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做好患者住院后的各项健康检查工作;同时对患者进行饮食和运动上的健康指导,并配合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促进患者饮食、生活、心理健康,降低血糖水平。简而言之,利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能够提升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进而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使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同时减少负性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促进患者饮食健康并主动加强运动。

该次研究结果也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水平与餐后2 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93.48%)也高于对照组的优良率(76.09%)(P<0.05)。由此证实,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于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比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

[参考文献]

[1] 钟蓉萍,林云凤.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作用[J].医疗装备,2016,29(24):180-181.

[2] 车彩娥.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6):300.

[3] 周云彩.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价值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4):154-155.

[4] 王曉丽.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8):7611-7612.

[5] 赵瑾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5):127-128.endprint

猜你喜欢

护理效果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