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医陪诊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

2018-02-12孙秀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6期
关键词:糖尿病

孙秀娟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导医陪诊工作中全程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以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2月期间,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用同样的方式从同时期糖尿病患者中另选100例纳入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导医陪诊过程中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给予导诊。随诊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生活方式情况及血糖控制情况。 结果 观察组在糖尿病知识掌握、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合理用药、血糖监测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导医陪诊工作中,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加强自身的生活方式管理,优化血糖控制水平,值得在导医陪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导医陪诊;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8(b)-0083-02

在我国居民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方式的快速转变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对人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过去10年间,我国由于糖尿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 577亿美元,而目前糖尿病的控制情况仍不理想。《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1]指出:糖尿病作为一种终身性的疾病,患者的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是糖尿病控制是否成功的关键,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影响。该院于2016年1—12月选取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尝试并观察了在导医陪诊工作中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用同样的方式从同时期糖尿病患者中另选100例纳入对照组。入组后详细了解并记录每例患者的基础资料。观察组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35~76岁,平均(52.6±9.9)岁;体重45~84 kg,平均(62.1±6.8)kg;伴有高血压病者48例,血脂异常73例,不同程度并发症者37例;空腹血糖为(8.9±1.3)mmol/L,餐后2 h血糖(15.2±2.8)mmol/L。对照组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38~75岁,平均(53.1±8.7)岁;体重51~86 kg,平均(63.1±7.7)kg;伴有高血压病者43例,血脂异常74例,不同程度并发症者41例;空腹血糖为(8.4±1.1)mmol/L,餐后2 h血糖(14.6±3.3)mmol/L。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体重、伴随疾病及并发症、基线血糖水平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设计 该实验为前瞻、随机、对照研究,随机入选实验组和对照组,随访期限为6个月,随访结束后由专门人员采用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每例患者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情况、生活方式情况,并抽血检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2.2 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给予导诊,观察组患者在導医陪诊过程中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全程健康教育方法:在陪诊过程中,更具人性化和个性化原则,有针对性的向糖尿病的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的基础知识、治疗原则、生活方式管理的意义、血糖控制目标、二级预防的重要性等,对于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根据他们伴有的疾病情况进行因人而异的健康指导。发现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倾向的,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该次就医结束之后,约定下次就诊的时间和项目,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运动强度和时间、药物治疗方案,并交代患者生活中加强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和血糖监测管理。

1.3 观察指标

随访结束后采用访谈和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每例患者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情况、生活方式管理情况,并抽血检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在糖尿病知识了解情况、生活方式管理方面(包括饮食、运动、合理用药、血糖监测)、血糖水平等方面,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知识的了解情况、生活方式管理情况均分为优、良、差3个等级,根据访谈情况和调查问卷结果将患者归类,比较两组患者在3个等级中的分布是否存在差异。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年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生活方式干预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在糖尿病知识掌握、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合理用药、血糖监测等维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平均为(5.3±0.6)mmol/L,低于对照组的(7.0±1.1)mmol/L;观察组餐后2 h血糖平均(7.5±1.6)mmol/L,低于对照组的(9.4±1.8) mmol/L;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为(5.9±0.3)%,低于对照组的(7.0±0.3)%。观察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增加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之下,对人民群众的健康、社会养老的压力等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药物治疗仅仅是糖尿病干预当中的一个方面,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和干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习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而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无疑是引导和干预糖尿病患者进行生活习惯管理的重要措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应该渗透到患者就医、检查和治疗的每一个环节当中。韦东晓[2]提出,导医陪诊能够为患者提供大量的有关于健康的信息,帮助患者认识影响健康的因素,帮助患者认识自身存在的健康问题,指导患者的日常生活行为管理。因此导医陪诊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导医陪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价值。张小娟等[3]的研究指出,开展导医服务,是目前医疗体制改革、护理体制改革与护理观念更新的需要,也是加强卫生宣教、普及常见疾病基本知识、保健知识的重要途径。嵇加佳[4]等人发现,自我管理行为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预测因子,全面提高各方面的自我管理行为可以改善血糖控制水平。蔡晓芹等[5]通过全程健康教育路径的方式,加强患者自我管理,一年后随访发现,患者能够做到合理的控制饮食、坚持每天运动,主动监测血糖、坚持足部护理等,血糖水平明显改善。朱会群[6]发现,在糖尿病的护理管理中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率和控制血糖水平,而且能够提高护理的满意度。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该院尝试在导医陪诊工作中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知识掌握、饮食管理、运动管理、合理用药、血糖监测方面均表现优异,血糖水平控制改善。

综上所述,导医陪诊工作中,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加强自身的生活方式管理,优化血糖控制水平,值得在导医陪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8):42.

[2] 韦东晓.门诊导医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93-94.

[3] 张小娟,张晓菊.浅谈导医服务在医院发展中的必要性及作用[J].甘肃中医,2010,23(10):54-55.

[4] 嵇加佳,刘林,楼青青,等.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5):617-620.

[5] 蔡晓芹,罗金华,张碧泉,等.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对糖尿病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和血糖控制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25-27.

[6] 朱会群.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22):4-6.endprint

猜你喜欢

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离你真的很遥远吗
糖尿病离你真的很远吗
得了糖尿病,应该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