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LBL教学法在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2018-02-12徐艳艳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6期
关键词:糖尿病

徐艳艳

[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基于问题式学习方法(PBL)+基于课堂学习的教学法(LBL)结合教学与单纯LBL教学法在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该院从事护理工作的36名护士,随机分成两组,各组18名,对照组运用LBL教学法,观察组采用LBL+PBL联合教学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教学效果评价。结果 观察组各项理论、操作考核成绩相比对照组,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效果中,观察组除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外的其他内容相比对照组,均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中,采用PBL+LBL结合教学法,可达到预期培训目的与效果。

[关键词] PBL+LBL教学法;糖尿病;护士培训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8(b)-0081-02

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工作,可提升糖尿病整体治疗效果[1]。该院在2015年专门成立了糖尿病联络护士小组,针对各科护士36名开展PBL+LBL(基于课堂学习的教学法)结合教学,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基于该院各临床科室,从中挑选护理人员36名,组建糖尿病联络小组,均为女性;将护士随机分为两组,各组18名,对照组中,年龄区间23~43岁,平均31岁;工作年限:5名2~4年,13名5年以上;学历:2名中专,10名大专,6名本科及以上;在内分泌科轮转过3名。观察组中,年龄区间22~42岁,平均30岁;工作年限:4名2~4年,14名5年以上;学历:2名中专,9名大专,7名本科及以上。两组年龄、职称、工作年限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LBL教学法培训,观察组采用PBL+LBL结合教学法。

1.2.1 成立培训管理小组 组建培训管理小组,小组成员有护理骨干(2名)、内分泌科护士长(2名)及糖尿病学组组长,在共同参与的前提下,完成培训计划及考核方法的制定,指导执行。

1.2.2 LBL教学 ①准备课程内容。以《糖尿病临床标准化护理》(刘世晴、莫永珍主编)[2]为课程教材。内容有:糖尿病概念、糖尿病定义、治疗糖尿病的各种口服药物、糖尿病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项目、饮食营养治疗、患病期间的管理、妊娠糖尿病、胰岛素注射规范及糖尿病临床护理路径等,将上述内容制作成多媒体幻灯、宣传手册等。②培训形式。在护理部指导下,要求糖尿病联络护士定期参加培训,1次/周,3学时/次,授课老师为糖尿病专科护士,以课堂形式讲授,并进行操作演示,共24学时。培训结束后,考核小组成员的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经考核且合格后,负责培训本科临床护士,另对本科糖尿病患者开展护理与健康教育工作。

1.2.3 PBL教学 ①准备课件。有报道指出[2-3],成人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时,效果最好,而成人的学习意愿密切相关于其需要。所以,在制作课件前,需先开展调查,对患者比较感兴趣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收集,从糖尿病质量控制小组检查中所查出的问题及联络护士在开展健康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当中,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或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作为教学案例。另外,以这些问题的解决为重点,设计课件。如:围手术期患者怎样开展饮食指导;血糖高患者是否需少吃飯等。在小组活动前1周,将所备问题以短信的形式,发送至各位联络护士,并将荐糖尿病护理相关网址推荐给联络护士,联络护士依据这些问题,查询对应知识。②组织讨论。14 d培训1次,90 min/次,持续3个月。每节课开始前,先由授课者阐述此节课的重点内容、教学方法与目的。分组(2组),各组9名。针对事先所布置问题,各组派2名,分别扮演护士与患者,从各种问题中随机抽取3~5个问题,模拟现场情景。然后,自由提问,单独解答或共同解答,组内讨论或组间讨论、交流,授课者对讨论节奏加以控制,并协调两组间关系。讨论后,指派代表(1名),针对各问题,展开系统化阐述,其他成员给予补充与完善。对于一些存在较大争议问题,授课者需进行解析,最后各组进行点评,发表自身意见与看法,提出今后改进策略,开始下一循环。在该过程中,授课者需与学员交流临床中的典型实例,语言要做到通俗易懂。

1.3 评价方法

①教学效果评估。培训管理小组结合教学内容,依据常见病例进行命题,进行针对性考核,百分制计分,其中40分为基础理论题,即客观题,60分为病例分析题,即主观题。操作考核内容: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情况及血糖监测技术掌握情况,百分制,取均分。②学员问卷调查评价。设计调查问卷,此问卷下设多项目(8个),各项目均为选择题,以“是”或“否”作答,均必填。该次研究共发放36份问卷,均成功收回。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t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χ2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士平均考试成绩对比

观察组理论总分(88.34±4.72)分,对照组理论总分(73.49±4.9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31,P=0.000);观察组客观题分(38.00±1.80)分,对照组为客观题分(35.74±2.9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768,P=0.009);观察组观察组操作平均成绩(95.09±2.42)分;对照组为(84.62±4.8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8.195,P=0.000)。

2.2 两组护士对教学效果调查评价对比

教学效果中,两组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差异不显著,其他内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endprint

3 讨论

糖尿病的护理管理单凭个人无法实现,需团队协作才能完成,即由糖尿病教育者、患者及其家属和医师组成,各构成缺一不可。针对糖尿病联络护士开展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报道指出[4-5],约有96.8%的护士认为该科室需开展糖尿病知识方面的培训。在临床工作中,与患者接触最多的便是护士,因而护士能够及时找出糖尿病患者在自我管理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各项糖尿病知识,护士均能牢固掌握,且能熟练运用各种教育技巧;通过实施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了解更多有关糖尿病方面的知识,这有助于提升患者迎合治疗积极性,还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提升其今后生活質量。而采取PBL+LBL结合教学法对糖尿病联络护士进行培训,能够实现2种方法的互补与完善。在向患者传授基础知识时,用LBL教学法来培训,授课者可结合培训计划与目标,充分运用自身知识经验及临床经验来教学,这不仅对各项知识点的记忆有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强化这些知识的理解与把握。但也有不足之处,即护士在整个培训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往往是以被动姿态来接受、学习知识,因此,这对于培养护士主动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制性,甚至受此影响,还会让护士养成惯性心理,产生不利于工作开展的依赖性,因而阻碍各种临床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对于PBL模式而言,其各个环节均有流程安排,如提出问题、角色扮演、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等,能够将学生原本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成积极、主动学习。通过激烈的课堂讨论,能够加深学生内容理解,准确把握知识中的重难点。LBL教学法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的糖尿病教育知识架构。而将2种方法相结合,能够提升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增强授课效果,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糖尿病教育者,从而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综上所述,观察组各项理论、操作考核成绩相比对照组,均高于后者;教学效果中,观察组除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外的其他内容相比对照组,均优于后者。由此可知,采用PBL+LBL结合教学法,相比单纯LBL教学法,有着更佳的整体教学效果,可显著提升护士学习成绩,有助于语言表达及沟通能力的提升,提高健康教育及临床护理能力,还能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参考文献]

[1] 赵琳,崔妙玲,李丽蓉,等.LBL联合PBL教学法在ICU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3):274-275.

[2] 刘世晴.糖尿病临床标准化护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3] 刘秋鸣,赵改丽,韩瑛婷.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社区护士2型糖尿病延续护理培训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 33(20):63-66.

[4] 苏亚民,耿海华,潘闽.PBL+LBL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8):47-48.

[5] 张学荣.糖尿病联络护士专科护理管理行为量表的研制及应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1):21.endprint

猜你喜欢

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