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河综合保税区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2018-02-12郭双梅

精品 2018年2期
关键词:红河保税区失地农民

■郭双梅

云南工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1 红河综合保税区STOW分析

1.1 机会分析

红河综合保税区发展潜力巨大。红河综合保税区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为云南发展边境贸易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2 威胁分析

由于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对新建才起步的红河综合保税区来说有一定的威胁。云南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政治文化比较落后,缺乏人才,红河综合保税区与其他地区的比较起来业务能力和市场占有份额暂时会有一定差距。

1.3 优势分析

红河综合保税区具有地理位置优势:云南是中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而蒙自在清末就是云南最大的对外通商的口岸、第一个海关、第一个外资企业,所以红河综合保税区选址于蒙自,有一定的辐射面,在面向东南亚国家的地理位置和运输条件上有一定优势。

1.4 劣势分析

除区位优势突出以外,其他比较优势不突出。就目前来说,红河综合保税区的经济综合实验区均处于劣势地位,这就需要通过政策引资,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持续性;吸引高端产业落户,培养引进高科技人才。

2 保税区发展带来的问题

2.1 土地利用问题

尽管保税区在促进园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地措施,园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也低于一般的开发区,但从园区具体企业,地块微观的角度,并结合园区的长远发展来看土地产业的利用上还存在着问题。红河综合保税区还是一个新的面孔,在这个刚刚起步的阶段要有适合的产业政策来推进产业的发展和制约土地的合理利用,所以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是很有必要的。在规划用地的时候应该长远考虑优化土地的利用结构,这样产业的集群效应可以带动经济的增长。

2.2 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在建设红河综合保税区的这个过程中,农民的农业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部分所以就有些农民的土地被合理征用就有了失地农民,失地农民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创业无钱"的群体,由此引发诸多社会矛盾。

2.3 人才的引进与缺失问题

对保税区而言人才的引进是缺乏核心优势。人才最看重的是一个地方的就业创业环境和成才成长空间,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给人才提供的成功机会就越多。而我州经济虽然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但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省会城市相比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人才引进中缺乏核心竞争力。特别是随着各地经济环境和就业环境的不断改善,一些城市和地区,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对人才队伍建设非常重视,纷纷出台人才引进和培养的优惠政策措施,使大量优秀人才流入这些地区,人才引进在地区间形成追赶之势。

3 应对措施

3.1 节约用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土地利用的问题上要依据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因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是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经济供给力,优化土地的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从而延长区域的开发生命周期。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土地利用强度潜力。从依靠土地等自然资源的投入转向依靠资本,技术的投入,来实现经济的增长。(2)产业集聚效应潜力通过制定合适的产业政策,推进产业集群化的发展,生产规模报酬递增效应,在不增加土地要素投入的情况下,提高土地的产出。(3)土地利用结构的潜力。只有通过优化土地的利用结构推动经济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在高一层次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才是可持续的,同时在土地利用方式与产业结构相匹配时,才能充分土地利用结构潜力。

3.2 以人为本,安排就业

政府除合理予以货币补偿外,还应考虑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在劳动就业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组织劳务输出,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促进失地农民生产性就业。对于失去物质性和生产性资产的农民而言,就业收入构成了大多数生存策略的核心内容。因此,为失地农民提供一份长期稳定的工作,是实现“可持续生计”目标的重要手段,以下三个方面有助于促进失地农民稳定就业:一是提高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获得工作和保持工作的能力。二是广开就业渠道。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

3.3 多途径招揽人才,培养人才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的理念,把人才引进作为一项长期投资和战略决策,统筹规划,科学引进,聚集人才优势,支撑区域发展。同时通过大力宣传,引导用人单位消除本位思想,在招揽人才、使用人才中改变短视行为和功利心态,以长远的眼光、博大的胸怀,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建立统一的人才信息共享资源库和各类人才档案库,对有关人才定期进行跟踪、寻访、评比,及时掌握人才存量结构、层次及发挥作用情况,及时掌握人才需求数量、结构、培养情况,加强人才供需对接,避免重复引进人才和人才流失。按照“紧缺”与“常规”有别的原则,适当改进现行“逢进必考”的做法,避免拥有较高业务水平而无法通过书面考试的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同时,对特殊紧缺人才要放宽年龄、体制内身份等硬件条件,使一切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都能引得来、留得下。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鼓励本地区学生根据发展所需报考对口专业并为其补贴相关费用,促其学成后返回原籍。同时完善人才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鼓励在职人员进修深造,并给予学历学费补助,促进人才能力不断提高,满足发展需要。

[1]陈标. 关于对保税港区发展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港区,2009(7):27-30

[2]张海燕.我国综合保税区的发展[J].科技信息,2011(11):59-70

猜你喜欢

红河保税区失地农民
魅力红河 大美梯田
红河学院作品选登
红河书法作品欣赏
当前经济形势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方向研究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简介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昆明综合保税区今年底建成
关于创新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的思考
东阳市失地农民就业保障研究
红河是怎样偷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