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中女性崇拜情结研究

2018-02-12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贾母贾宝玉贾府

张 波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四川 德阳 618204)

纵观我国文学历史,对于女性崇拜,将女性身份地位推崇到至高无上的境界,曹雪芹的《红楼梦》应是毋庸置疑的经典著作。我国古代历史中向来有着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女性的身份地位卑微、低贱,要无条件服从男人的要求,没有任何权利与自由可言,有大量的文学作家受到了这种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跟随主流文化不断打压女性。直到《红楼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所有人固有认知,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中,被视为反其道而行之,极力赞颂女性、尊重女性、崇拜女性,塑造了全新的女性形象。正是这种惊世骇俗、不落俗套的传奇之作,成就了曹雪芹,铸造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神话,让《红楼梦》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无价瑰宝,填补了东方主流文学史中女性思想的空白,具有极其深远的里程碑价值。

一、《红楼梦》中女性崇拜情结的起因及其思想价值

1、《红楼梦》中女性崇拜情结起因

《红楼梦》的神奇故事主要源自于女娲补天、绛珠还泪以及太虚幻境三部分,这是构成其整部小说系统的重要元素,这三个要素的共同点都是以女性神仙形象为主,充分体现出了对女性能力、女性生命精神及女性情感内涵的高度崇尚。在《红楼梦》的开篇,便塑造了女娲补天的传说,描写了女娲在进行补天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而其中的剩下的唯一一块顽石,实际上指的就是贾宝玉的前身原型。在这部分中,曹雪芹荞精妙的将补天与造人结合到一起,这就深刻的诠释出了神话传说的内涵,抽象的突出了女性伟大而又神奇的创造力。其所蕴藏的是人类从远古时期对于女性就有产生了崇拜、敬重之意。《红楼梦》通过对女娲补天故事的编写,事实上为了表现出对男系社会体制及文化的抨击与抵触,而通过对小说中不同现实人物的塑造与描写,尤其是赋予了每位女性出众的才华,这些女性形象在贾府中的经历、地位与生活状况,与当时的社会文相反,侧面映射出对男尊女卑传统封建思想的讽刺与批判。

2、《红楼梦》中女性崇拜思想价值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历史上无法超越的旷世之作,其反其道而行之的颠覆性创作,让女性崇拜思想直击人内心。其中所创造的那些才貌双全、聪慧过人、温婉大气、清澈纯净美好女性形象更是让其他文学作品望尘莫及。曹雪芹对于女性的称赞与歌颂打破了传统封建思想的限制,跨越了世俗名利,是不掺任何杂质、最完全的精神性情感抒发与象征性的刻画,实现了真善美的高度统一,这在当时乃是现代社会中,都是无与伦比的文学境界。然而,在《红楼梦》中的女性崇拜思想不仅只是局限在男尊女卑的抨击与强烈女性自由思想需求上,而是使其上升到引领女性自爱、自重、自信的层面上,鼓励所有女性要拥有自身的独立人权,建立个人的性格视角。曹雪芹高度赞扬女性,对男权体制中的道德标准给予严重的讽刺与否定,批判了男权统治下的压迫与黑暗,创造了中国文学历史中首次站在女性的视角,以女性为中心、以歌颂女性为题的文学神话,改写了历史、扭转了女性的社会局面。而《红楼梦》当中的林黛玉形象是作者最为钟意的人物,这位温婉贤淑、低调聪慧、娇弱纯真的女子,对待感情更是执着坚定,正是这种重情重义和实事求是的优秀品质,成为了曹雪芹眼中最高尚的精神追求。

二、解读《红楼梦》中女性崇拜情结具体表现

1、贾宝玉的女性崇拜情结

《红楼梦》中的男主角贾宝玉在曹雪芹笔下塑造成为了有着特殊审美需求、让人印象深刻的男人形象,这其中就含有其作者的女性崇拜思想认知。贾宝玉常常感叹,女人是水做的,而男人是泥做的,看见女人则会清爽,见到男人便会感觉恶臭逼人。还特意强调“天地之间灵淑之气,只钟情与女子,男子不过是渣滓浊沫而已”贾宝玉对于女性的这种高度崇拜,让广大读者都感觉“女儿”二字的珍贵、清雅、纯净,在当时男性掌管大权的宗法体制下,作为大户人家的公子,能够这样看待女性的身份,对女性真正能够做到怜悯同情,实属难能可贵。有别于其他居高临下的公子态度,虽然其他男性也会怜香惜玉,但却从未尊重过女性,在他们眼中,女性是赏玩的物件,是馈赠的礼物,是呼来喝去、随意弃之的物品。

而贾宝玉内心对于女性的尊重与夸奖不单纯表现在话语的感叹上,在实际行动上有着更为直观的体现。在生活中,无论对待任何女子,贾宝玉始终持有关心、爱护、同等的理念,在面对大观园当中的各位小姐,他时刻都牵挂着她们,就算是晴雯与袭人这样的丫鬟身份,在贾宝玉眼中也从未趾高气昂的使唤她们。晴雯在去世后,他会特意用《芙蓉女儿诔》来纪念自己的丫鬟,在他眼中所有的女子没有身份的贵贱,人人平等,永远都会主动关心她们,并且从不会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哪怕仅是刘姥姥口中编造的女子,他都会心生怜悯,足以见得贾宝玉对女性真挚的关心。

2、贾府大权由女性来掌管

在我国古代传统社会中,由于受到当时封建思想的影响,女性是没有身份、地位可言的,更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一切要听从男人,女人是当时社会中地位最低贱群体,历来都是在没结婚前顺从父亲,结婚后听命夫君的艰难日子中度过一生。但在贾府当中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家庭体制,贾母对于这些封建的礼教思想始终不予理会,更从未遵循过,她虽然是女性,但却是贾府中真正的掌权者。《红楼梦》的第三十四节中描述到这样的情节,贾宝玉由于贾环在父亲面前的诬陷而遭到严厉的毒打,而正在父亲怒气冲冲之时,贾母的出现,让父亲瞬间由阴转晴,主动上前低头躬身问好,贾母看到虚脱的宝玉,伴着严肃的脸呵斥、责备着宝玉的父亲,而父亲只能欲言又止无奈的顺从的赔笑。虽然宝玉的父亲贾政是贾府中的老爷,可也从不敢冒犯贾母,更不会与贾母顶撞,从中能够看出贾母不光在贾府中辈分最高,同时拥有的权利也是最高的。

在贾府中,除了掌握最高权利年迈已高的贾母外,还有决定贾府命运的贾元春。在《红楼梦》当中并没有过多贾元春的描写,但实际上,她才是隐藏在贾府背后真正的后盾,透过她的一生,可以看到贾府的繁荣与落败。在小说中的第十六节,元春被晋升为凤藻宫中的尚书,名为贤德妃,贾府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府中尽是一片欢声笑语,全府上下无一不欢喜雀跃,人人脸上洋溢着无以言表的喜悦。在贾元春的保护下,贾府可谓是蒸蒸日上,不断向上爬,贾宝玉的父亲贾政能够平步青云,也全是贾元春的功劳,可以说贾府所有人的命运及整个贾府都在依仗着贾元春的地位。可好景不长,在贾元春生病后,贾府立刻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所措、乱成一团,早就被晚辈们掏空的贾府,也随着元春的钟鸣漏尽而支离破碎了。

3、贾府众多女性才貌双全

由于曹雪芹笔墨下的《红楼梦》大部分故事情节都发生在贾府内部,着墨较多的都是府中发生的各种事件,不仅塑造了鲜活的宝玉形象,同时透过许多隐晦的描写与刻画,也能从中发掘并总结出贾府中那些才貌双全的女子性格,并能在分析中,明显体会到贾府阴盛阳衰的状况。而要深入探析贾府中出众的女性,首先当属八面玲珑的王熙凤了,她是整个贾府的大管家,负责大量府中上下各种事物,论相貌,王熙凤惊艳靓丽,论智慧,王熙凤更是精明能干、雷厉风行。王熙凤长相标致、言语犀利、巧言能辩的同时,也有着极深的城府,但她身上的特质,却是许多男人无法相比的。在贾府中的王熙凤,可以说如鱼得水,而这要得益于她的能言会道与察言观色。当初次见到林黛玉时,由于深知贾母对对黛玉的喜爱,于是立即毫不吝啬的赞美黛玉的美貌,说黛玉像是嫡亲孙女一样,让贾母听后很是开心,顺势又为黛玉不幸的童年丧母遭遇感到怜悯同情,用眼泪表达的伤心,这种表现更深得贾母欢心。此外,对于贾府这样的大家族,人际关系的处理、办事谨慎圆滑、心思缜密深远,对于女子而言,这样的才华与能力不禁让人心生敬佩之意。

结语

《红楼梦》对我国文学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独到的见解与高尚的思想本质,让人窥探到了历久弥新、延绵不绝的人文主义思想,似乎能够真切的感受到当时男权社会的污秽不堪与女性的隐忍卑微。小说中暗示着女性思想的重新醒悟,充分揭示出现代与后现代的逻辑思维,尤其是对历史预言的推理与判断以及跨越时代的人生价值观,为广大读者打开了无限宽广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李志琴,左剑虹.《红楼梦》女性崇拜思想成因浅析[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6,(02).

[2]高纯.《红楼梦》中的女性崇拜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6,(12).

[3]丁泽红.《红楼梦》:少女崇拜面纱下矛盾的女性观[J].鄂州大学学报,2013,(05).

猜你喜欢

贾母贾宝玉贾府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刘姥姥的知恩与贾雨村的不义
贾府的“吹哨人”
浅析焦大之骂
论荣国府演《八义记》八出和贾母对“热闹戏”的态度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贾宝玉:暖男的爱仅仅如此
重识贾母
跟贾母学养生哲学
贾母并非真心喜欢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