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亲本蟹苗养殖试验研究

2018-02-12张红水

乡村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幼体亲本苗种

张红水

(南京市高淳区农业局,江苏 南京 211300)

随着河蟹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河蟹养殖业发展迅猛,河蟹产量迅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养蟹效益有所下降。究其原因,除水质变差等自然因素以外,主要原因是苗种的退化。为了提高苗种质量,江苏省许多大型养殖公司开始采用自繁自养模式。从2015年10月起,笔者与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魏双林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展开合作,进行大规格亲本苗种养殖试验。截至2017年,成蟹养殖取得了不错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 大眼幼体的培育

大眼幼体培育采用订单+合作代加工的方法,由如东县东方苗场代培育。

1.1 大眼幼体培育流程

1.1.1 亲本选择。2015年11月,在南京市高淳桠溪及周边采购规格在200 g以上的母蟹300只作为母本,在泰兴市采购规格为250~300 g的长江野生公蟹100只作为父本。然后运到如东县暂养培育,经过一段时间的促肥培育后,及时进行亲本交配。

1.1.2 亲本交配。2015年12月初,在如东县东方苗场,公蟹与母蟹按照1∶3比例交配,基本条件为水温10~12℃,盐度18‰,土池面积为0.13 hm2左右,7 d后交配基本完成,然后把所有抱卵蟹单独调出放在另一个池塘培育,暂养过冬。

1.1.3 抱卵产子。2016年4月初,抱卵蟹在如东县东方苗场土池挂笼产卵,产出的溞状幼体在土池继续培育35 d,经过5次蜕皮变态成为大眼幼体。

1.1.4 大眼幼体淡化。2016年5月初,培养好的大眼幼体淡化3 d,完全淡化好的大眼幼体运回南京市高淳区进行扣蟹培育。

1.2 大眼幼体培育注意事项

①大闸蟹父本采用长江野生公蟹,避免近亲繁殖。另外,保证亲本不受伤,体质肥壮,无断肢,无病害。

②大眼幼体的整个培育过程保证能量充足。从亲本暂养育肥到抱卵蟹的越冬培育整个过程都要投喂优质、足量的饵料,以新鲜的海鱼为主,以略有剩余为限。溞状幼体到大眼幼体蜕变过程中要提供足够的丰年虫作为饵料,保证大眼幼体有良好的体质。

③培育过程中要保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经常换水,及时清除残饵。整个培育过程中还要控制好水温、盐度。

④疾病控制以预防为主,提前做好消毒准备,整个培育过程不使用抗生素和杀虫药。

1.3 成本与产量

大眼幼体的整个培育过程由东方苗场提供技术支持,合作社专人跟踪,最后大眼幼体产量约400 kg。2016年5月10日晚上,合作社采购大眼幼体200 kg,另外200 kg销售给其他客户,大眼幼体培育成本在700元/kg左右。

2 扣蟹的培育

2.1 池塘条件

合作社扣蟹养殖6.67 hm2,分6个塘口,每个塘口0.67~1.33 hm2,四周有环沟,沟面积占塘口的1/5,沟深0.4 m,水深约0.6 m。

2.2 大眼幼体投放前的准备

①放苗前30 d进满水,667 m2用75 kg漂白粉彻底清塘消毒,待药效消失后将水排掉,晒塘3~5 d。然后用筛孔尺寸为0.18mm的滤网进水0.4 m。

②大眼幼体放苗前7 d用有机酸解毒,四五天前用肥水膏和氨基酸肥水培虫,此时培养出来的枝角类、桡足类大小适口性好。若过早肥水,枝角类、桡足类虽多,但太大、太老、适口性差。

2.3 大眼幼体的投放

2016年5月11日早上,667 m2投放大眼幼体2 kg,随后全塘泼洒抗应激维生素C。

2.4 水花生的栽种

放苗后15 d在池塘中移栽水花生,水花生密度不宜太大,带宽0.5 m左右,面积占全塘的1/3。

2.5 分阶段投喂饲料

①大眼幼体第一次蜕壳结束变为Ⅰ期仔蟹,前两期仔蟹基本以池塘中浮游动物为食物,可不投喂饲料,这个阶段以肥水为主。可适当泼洒离子钙等营养品来增强幼体体质。

②7 d后投喂开口饲料,蛋白质含量在42%以上,早晚各投喂一次。

③经过30 d左右共蜕壳5次,成为Ⅴ期幼蟹,这时可以投喂粒径为1.5 mm左右的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在40%左右,下午投喂一次即可。投喂时沿池塘四周均匀投喂,投喂量根据水质、温度、天气等情况而定,以吃完为宜。

④7月上旬至9月上旬高温天气,投喂蛋白质含量在36%左右的饲料,粒径2.0 mm左右,投喂以早上为主。

⑤9月下旬,随着温度的降低,投喂时间改为下午,在饲料中可以逐渐添加冰鲜鱼,直到11月底,以助于增强扣蟹的体质。12月初到扣蟹上市,根据气温少量投喂饲料。

2.6 日常管理

①通过控制水位调节水温。大眼下塘时水深0.3 m左右。第一次蜕壳结束后开始加注新水,水深0.5 m后开始换水,先排后加,最多日换水30%,高温季节水位控制在0.5~0.6 m。

②15 d左右全塘可泼洒一次生石灰,每10 d左右进行一次底质改良。

2.7 产量与结果

2017年2月2日大亲本蟹苗上市,667m2产量为140kg,共产大规格扣蟹1.6万kg,平均规格130只/kg,均价130元/kg。扣蟹培育成本1万元/667 m2,667 m2利润8 200元。

3 成蟹养殖

3.1 养殖条件和方法

3.1.1 池塘条件。合作社成蟹养殖46.00 hm2,共计23户,每户1.33~2.67 hm2。池塘水深1.2~1.5 m,有环沟有坂田,大都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一般。

3.1.2 苗种放养。全部投放合作社大亲本蟹苗,规格130只/kg,所有蟹苗都规格整齐、肢体健全。放养数量为1 000只/667 m2。1月667 m2套养青虾苗10 kg,5月667 m2套养鳜鱼苗30条。

3.1.3 养殖技术。首先,水草种植。环沟内种植伊乐藻,坂田上枯草、轮叶黑藻、伊乐藻3种草搭配种植。7月高温,环沟内的伊乐藻全部除掉。其次,投喂螺蛳。5—7月,根据水质情况投喂400~500 kg/667 m2。再者,水质调控做到肥活嫩爽。7月之前全程用生物肥肥水,水透明度控制在30~40 cm,8月底蜕5次壳之前透明度达到0.5 m以上。通过解毒、微生物菌类、底改、营养品全程使用,保证水质和底质正常。最后,饲料投喂。除前期温度低使用高蛋白饲料以外,全程投喂冰鲜鱼。

3.2 生产投入和产出

合作社23户社员平均成本在4 500~5 200元/667 m2。其中有3户总面积3.67 hm2,因为管理不善,8月水草腐败,螃蟹出现伤亡,平均667 m2亏损550元;有3户总面积4.20 hm2,螃蟹平均规格为公蟹205 g、母蟹145 g,667 m2平均产量为34 kg,利润2 800元/667 m2;有7户总面积10.67 hm2,螃蟹平均规格为公蟹185 g、母蟹120 g,667 m2平均产量53 kg,利润2 450元/667 m2;有5户总面积14.00 hm2,螃蟹平均规格为公蟹180 g、母蟹125 g,667 m2平均产量86 kg,利润4 500元/667 m2;有2户总面积5.47 hm2,螃蟹平均规格为公蟹215 g、母蟹155 g,667 m2平均产量78 kg,利润8 200元/667 m2左右;有1户面积1.67 hm2,螃蟹平均规格为公蟹210g、母蟹150g,667m2平均产量88kg,利润9 600元/667 m2;有2户面积2.33 hm2,因为其他原因没有统计到,2017年魏双林养殖合作社整体养殖效益高出高淳区平均水平2 000元。

4 结论

①苗种退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选择大规格亲本育苗养成大规格螃蟹的可能性更高,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②所选亲本应是纯系群体,保证苗种质量。养殖户在选择苗种时要慎重,蟹苗质量是养殖成功的关键。③螃蟹养殖从苗种、环境、营养、管理和销售每个环节都要做好,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猜你喜欢

幼体亲本苗种
黄海近岸潮汐锋海域蟹类幼体日间垂直迁移特征❋
甘蔗常用亲本的田间自然耐寒性测定及评价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2010—2020年我国育成甘蔗新品种的亲本分析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探究“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实验创新
奇异海蟑螂Ligia exotica幼体的生长特征研究
蚂蚁岛海域刺参浮游幼体发育过程研究
草鱼价格上涨,饲料、苗种、养殖、流通接下来会如何变化?草鱼要雄起了吗?
橡胶树魏克汉种质资源亲子代生长遗传规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