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皋市石庄镇秸秆还田技术在稻麦生产上的推广应用

2018-02-12蔡成梅袁国明贲志军徐建文

乡村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如皋市收割机核查

蔡成梅 袁国明 贲志军 徐建文 王 勇

(如皋市石庄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 如皋 226531)

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农业服务中心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决策部署,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要求,遵循“政府引导、装备支撑、技术引导、服务保障、协同推进”的指导原则,以水稻、小麦作为主要对象,以稻麦秸秆处理为重点环节,促进农技与农艺相融合,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切实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1 稻麦秸秆机械还田技术要点

收割水稻、小麦时,将秸秆切碎、匀抛,秸秆长度≤10 cm,耕深≥22 cm,碎土率≥80%,秸秆覆盖率≥80%。

1.1 水稻秸秆还田集成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水稻秸秆还田集成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如下:稻田控水降渍→联合收割机低留茬适时收获、水稻秸秆切碎均匀撒抛→施用基肥(增施氮肥)→旋耕还田→机械精量播种、镇压→机械开沟→化学除草→早施苗肥(尿素拌多效唑,增蘖促壮)→防治病虫害,药肥混喷,保粒增重→适期收获。

具体来看,首先,在水稻生长后期(水稻收获前7 d),稻田控水降渍,便于旋耕灭茬机进田操作不下陷。联合收割机在收割水稻时留低茬,并且掌握适时收获,在收割水稻的同时切碎水稻秸秆,秸秆切碎长度≤10 cm,留茬高度≤15 cm。其次,施足基肥。每667 m2均匀撒施有机肥1 000 kg、碳酸氢铵20 kg、45%三元复合肥30 kg。再次,旋耕还田。所选用的机具有联合收割机配备秸秆切碎抛撒装置、75马力以上拖拉机反旋灭茬机、正旋秸秆还田机、旋耕播种施肥镇压复式作业机等。最后,在适期早播、精量半精量播种的基础上,根据小麦高产群体质量形成规律和需肥特性,通过精确定量施肥和促控措施应用,提高可孕花数和可孕花结实率,主攻大穗,增加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提高质量,实现小麦产量在400 kg/667 m2以上。

1.2 小麦秸秆还田集成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小麦秸秆还田集成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如下:联合收割机留低茬切碎均匀撒抛麦秸秆→施基肥→放水泡田→水田秸秆还田机还田作业→起浆平整→沉实→机插。

小麦秸秆还田方式分为2种,一是水耕水整还田。首先,联合收割机在收割水稻时留低茬,并且掌握适时收获,在收割水稻的同时切碎水稻秸秆,秸秆切碎长度≤10 cm,留茬高度≤15 cm。然后,施足基肥。每667 m2均匀撒施有机肥1 000 kg、碳酸氢铵20 kg、45%三元复合肥30 kg。其次,旋耕还田。上水泡田1~3 d,还田作业速度以Ⅰ~Ⅱ档为宜,作业深度≥12 cm,机具配备有联合收割机配备秸秆切碎抛撒装置、75马力以上拖拉机反旋灭茬机、正旋秸秆还田机、旋耕播种施肥镇压复式作业机等。二是旱耕水整还田。首先,联合收割机在收割水稻时留低茬,并且掌握适时收获,在收割水稻的同时切碎水稻秸秆,秸秆切碎长度≤10 cm,留茬高度≤15 cm。其次,施足基肥。每667 m2均匀撒施有机肥1 000 kg、碳酸氢铵20 kg、45%三元复合肥30 kg。再者,旋耕还田。机具配备有联合收割机配备秸秆切碎抛撒装置、75马力以上拖拉机反旋灭茬机、正旋秸秆还田机、旋耕播种施肥镇压复式作业机等,还田作业速度以Ⅰ~Ⅱ档为宜,作业深度≥12 cm。最后,上水泡田1~3 d,然后起浆平田,等待沉淀1~3 d后移栽秧苗。

另外,水稻进入分蘖盛期,同时也是夺取高产稳产的关键时期,管理措施得当与否,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和效益。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通过抓好以下三方面,获得650 kg/667 m2的好收成。首先,必须坚持统防统治。为了避免农户用错药、用重药,造成土壤污染和稻米农药残留超标而影响人类健康,从保护环境、节约成本、增加效益的角度,在水稻病虫害防治上必须坚持统防统治。于水稻不同生育期,根据市、镇病虫测报,及时做好统防统治工作,确保水稻正常生长。其次,科学搁田。坚持“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原则,于7月10日水稻病虫害防治结束后,统一进行排水搁田。根据水稻苗情可以进行多次轻搁。搁田标准:总苗数达到20万/667 m2左右,田土沉实,田中不陷脚,田中有小裂缝,叶色褪淡,叶片挺直,白根铺满地(风吹稻叶飒飒响,水稻叶尖刺手掌,水稻白根满地长,水稻病虫不敢抢,穗大粒多不易躺,产量效益才能涨)。最后,重施穗肥。在认真搁田的基础上,田间叶色正常褪淡、无效分蘖退化、基部第一节间定长、第二节间正在伸长时(倒3.5叶左右施用促花肥,倒1.5~1.2叶施保花肥)。采用氮钾复合肥25 kg/667 m2加尿素5~10 kg/667 m2,于8月5—10日施用拔节孕穗肥。当然,具体用量应根据前期施肥情况和土壤供肥水平来灵活确定。

2 推进稻麦秸秆还田的主要举措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2017年如皋市石庄镇完成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面积超过3333.33 hm2,还田率80%以上,超额完成如皋市政府确定的还田目标任务。

2.1 积极搞好宣传发动

根据上级政策,明确省级作业补助资金直接补助到实施还田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农机户、实际种植户及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要求各村紧紧围绕省级作业补助政策和财政投入,认真规划作业面积,进一步完善实施办法、作业技术路线和标准、补助程序、第三方核查及考核办法等。在夏秋两季的秸秆还田工作中,开通各种宣传工具,营造秸秆还田、秸秆综合利用的氛围,严禁秸秆露天焚烧,把秸秆还田的作用、意义宣传到千家万户。

2.2 加大还田补助力度

还田补助不低于40元/(年·667 m2)。根据计划作业面积和补助资金,提前做好机具作业能力测算和作业对象落实等保障工作,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加强部门之间与农机服务组织、农机户和农户之间作业组织协调,引导农民自觉自愿组织还田,并落实好还田作业期间机具检修、作业用油及配件供应等各项保障工作。作业期间镇农机部门设立咨询热线电话,方便农机手咨询政策和作业组织。

2.3 提高还田作业质量

为提高作业质量和作业效果,围绕秸秆机械化还田水耕水整、旱耕水整、田间秸秆粉碎等如皋市石庄镇重点推广的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及主要配套机型,重点培训作业理论技术,演示不同的技术和作业效果,要求制定本村的作业技术规范,通过组织培训和现场演示活动,力求全部机手掌握作业标准和要求,严格按标准实施作业。据统计,全镇农机部门夏季共开展技术培训2期,受训人数138人次,召开现场演示会2场,观摩培训人数358人,印发宣传培训资料8 050份;秋季至目前,共开展技术培训4期,受训人数522人次,召开现场演示会2场,观摩培训人数600余人。

2.4 创新服务机制

镇农机部门积极适应家庭农场和种田大户的需要,不断创新组织方式和服务模式,切实加大新型农机服务主体培育力度,引导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在提高自我服务能力的同时,积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大力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推行联耕联种、托管式、订单式、租赁式和“一条龙”保姆式等多种服务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机具利用效率和效益,努力构建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长效发展机制。据统计,2017年全镇80%以上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服务面积由农机服务组织完成。

2.5 聘请第三方核查

在总结前几年试行作业补助第三方核查工作的基础上,2017年继续推进和完善“行政检查、社会监督和第三方核查”相结合的督查机制,强化第三方核查工作。对照还田作业补助政策和实施办法严格开展核查,各个农机服务组织及农机手,建立作业补助清册,将核查结果作为公示和结算上级作业补助的依据,确保作业补助政策落实到位。通过对各村(居)进行第三方核查机构将夏秋两季作业面积和作业质量开展全方位核查,提高了政策执行的公信力。

2.6 强化监督和指导

夏秋农忙期间,镇有关部门分别组织了多层次多形式的督查和巡查活动。如皋市农机局组成由局领导带队的督查组,深入部分村督查调研作业组织和补助政策落实等工作情况,听取财政、农机、乡镇政府、村委会、农机合作组织、农机户和种粮大户的意见,督促机手按照秸秆还田技术路线和作业标准开展作业。

3 结语

通过全镇上下的齐心协力,秸秆还田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作物秸秆不仅是重要的可再生有机碳源,也是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秸秆还田,秸秆进入土壤,经微生物分解后,能明显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孔隙度,增强土壤的持水和保水性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养分的有效性,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使土壤更适宜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土壤酶活性,加速土壤养分的周转与运移,从而增强土壤肥力,提高耕地质量。经试验、示范和推广,近三年如皋市石庄镇累计推广稻麦秸秆还田1万hm2,推广施用商品有机肥1.5万t,为节约能源、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如皋市收割机核查
如皋市抡好安全监管三板斧
如皋市发扬治沙精神 打赢安全主动仗
爱的表白书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收割机维修与保养的方法研究
自走式油葵收割机研发成功
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存在问题和对策
自动化事实核查的前景及局限性
小小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