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林质量的提升技术及实施要点

2018-02-12韦日安

乡村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整地营造造林

韦日安

(象州县象州镇林业工作站,广西 象州 545800)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明显提高,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更加关注营造林的建设作用。基于传统经济模式,一味强调经济利益,大量采伐并破坏了林业资源,致使林业资源量不断减少,难以实现营造林预期制订的目标。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营造林质量提升技术与实施要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营造林质量提升技术

1.1 适地适树技术

在营造林建设的过程中,适地适树技术的应用直接影响其建设效果,而这同样也是造林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在造林工作开展前,需要综合考虑气候、地理环境与气温等方面的因素,相关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降水、温度和土壤方面的信息。因为自然特点是经长期演变而形成的,所以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改变,要想保证合理选择树种,就一定要熟练掌握以上因素。

目前造林技术包括3种类型,即植树造林、播种造林与分殖造林。在造林工作开展前,一定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确保选择合理的造林方式。较之于其他的造林方式,林区最常选用的造林方式是植树造林。具体来讲,就是在苗圃内培养林木,在树苗长成以后采取移植的方式[1]。需要注意的是,植树造林的主要特征是适应能力强且造林要求不高,特别在水土流失与干旱地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播种造林是最简单的造林方法,在营林地中直接播种即可,不仅简单,而且省力,尤其是对于大面积种植具有一定可行性。需要注意的是,播种造林对于造林地条件及幼林抚育管理的要求相对较高,如果存在不合理之处,必然会损毁林地的林木。在此基础上,播种造林时间也十分关键,应尽量选择晴朗清晨亦或是傍晚,有效地规避阳光对于树木带来的伤害。在实际播种过程中,尽可能规避雨季,尤其是雨后连阴的天气,以免降低树木成活的概率。所谓分殖造林,指的是以树木的营养器官作为造林材料直接栽植的造林方法,林木生长相对稳定,实际的成活概率较高。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分殖造林技术的操作难度较大,而且对于土地条件的要求很高。

1.2 造林整地技术

要想有效地提高造林质量,也要高度重视细致整地的重要作用,对土地条件进行改善,并营造理想的土壤耕层,确保水分、空气热量与养分等相关因素的协调性,实现土壤肥力水平的全面提高,进而提高林木的成活率。一般全面整地与局部整地是最常见的整地方式[2]。其中,全面整地指的是对造林地所有土壤进行翻垦,通常适用于土地平坦的区域,通过耕翻造林地土壤,以保证将灌木与杂草全部被消灭,为后期机械化作业及林农间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所谓局部整地,指的则是对造林地的部分土壤进行翻垦,主要有带状整地与块状整地2种方式。如果造林地的条件理想,则可以同时开展整地和栽植工作,但通常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通常在栽植之前一两个月进行整地,有效改善造林地土壤的水分状况,进一步分解植物的残体,以提升林木的成活率。

1.3 强化育苗技术

在营林工程项目中,育苗是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要想从根本上保证营林质量的提高,必须要培育壮苗。为此,应对优良树木的品种与资源加以利用,适当地扩大良种基地的建设规模,改变传统造林习惯。林业管理部门需要统一回收良种基地所生产的种子,并且以不超过市场相同种子5%~10%的价格提供给苗木生产基地,进一步节省苗木的生产成本,以免在营造林过程中出现劣质种子与苗木,在保证种苗质量满足要求的同时确保营造林质量达标。

2 提高营造林质量的管理要点

2.1 构建营造林管理机构

近年来,我国已经构建营造林质量管理部门与质量稽查办公室等相关机构,但是在分工方面尚未明确,落实政策的难度相对较大。为此,营造林管理机构的构建具有一定的迫切性。通过构建营造林管理机构,能够保证各方的责任与全责关系更加清晰,并积极践行领导负责责任制度,以保证各级负责人员对于营造林工作的重视度不断提高。

2.2 加大对造林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

通过对造林工人实施专业技能培训,在建设营造林方面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现阶段,很多工作人员所掌握的植树造林技术多为常年的经验积累,严重缺少专业技术的支撑,很难对实践工作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直接影响了造林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高度重视造林工作人员技术培训的作用,以保证其自身专业技能与水平的全面提升,进一步提高营造林质量。

2.3 建立健全检查与监理体系

为确保造林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必须要定期开展检查与监理工作,以保证造林政策与措施的有效落实[3]。一般造林企业内部领导需要在造林阶段参与到造林现场检查工作及指导工作当中,在发现造林质量问题的基础上,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另外,要强化造林工程项目监理力度,以合理加快造林进度,积极贯彻并落实造林技术。

2.4 确保资金与科技投入充足

为保证营造林质量的管理效果,林业部门必须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并确保资金使用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应重视科技兴林的重要作用,适当地增加科技投入力度,深入研究抗旱造林技术,并全面推广应用生根粉等相关技术,以保证营造林科技含量的进一步提高。

3 结语

营造林工程的建设对于改善生态平衡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一定要深入探寻并把握营林与造林的关键技术,以保证营造林质量水平的提升,为林业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顾佳佳.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J].科学与财富,2017(34):255.

[2]石雯.营造林质量改进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方法[J].现代园艺,2017(14):231-232.

[3]曾美云.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J].农家科技,2017(3):252-253.

猜你喜欢

整地营造造林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塞罕坝采伐迹地不同整地方式效果研究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