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研究

2018-02-12王一平

乡村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成员社区农村

王一平

(江阴市璜土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江苏 江阴 214445)

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是完善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能够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趋势的新型高素质农业人才,推动农村产业面向国际化,改善当前农村教育落后的局面。当前,农村社区教育仍存在很大的问题亟待解决。

1 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现存问题

由于农村接收新思想、新技术的途径不畅通,导致社区教育模式相对较为落后。当前,农村社区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1 教育责任意识较为淡薄

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要全面提升农民的职业素质与技能素质,要着重培养有文化、掌握技术、熟练经营的新型农村人才。同时,农村社区教育应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建立健全教育基地,以推动农村社区教育完善发展。但是,目前很多农村社区教育并没有提供全面的学习服务,甚至将学习地点变为游乐场所。

1.2 教育观念与内容较为落后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内容应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进行优化。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教育应向生产经营、网络管理及线上线下经营模式转变。但是,当前对于部分较为落后的贫困地带,办学环境及教学条件较为落后,无法及时更新观念,无法培训较为先进的学习内容,严重阻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1]。

1.3 教育作用未得到重视

在农村社区教育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是农民不接受教育,以农活为借口匆匆逃离教育现场。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得很多人未能充分参与到教育活动中,覆盖面积较少,而且未形成全面的教育网络。

2 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所以社区教育的功能应定位于促进社区人们整体素质的提升和社区的和谐发展。从教育功能来看,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教育基本功能主要如下。

2.1 教育育人

农村社区教育是当代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其面对的成员是农村社区的全体农民,通过各种渠道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人们通过学习获取知识,提高思想认识,提升技能水平,满足农村社区成员的多样化教育需求。同时,通过提高农村社区成员的综合素养,使得成员能够充分发挥个性,形成独立的人格,最终实现教育育人功能。农村社区教育育人功能可以概括为:提升农村社区成员的文化水平;激发成员之间的协作精神;改善成员人际关系,促进社区内和谐氛围的形成;培养成员的自助能力;举办各种文化演出,以丰富日常生活。

2.2 推进可持续发展

社区教育的另一个功能便是在特定的社区范围内,促进人、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之间协调发展,使得人与自然、社会能够同时进步、同时发展,即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社区文化教育是社区发展程度的标志,是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及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工具。首先,社区教育在促使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使得成员的道德素质有所提高。其次,通过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增强了农户的归属感,使其能够自觉调整行为来符合社区规范,使其能够自觉、自愿投入到当地环境保护与建设中。此外,社区教育通过加大力度普及法律法规,增强社区成员的民主与法治意识,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总之,农村社区教育提高了社区成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推进了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2.3 促进经济发展

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主旨之一便是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培养农民掌握现代化生产技能来达到这一基本目的。农村社区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农村科技发展、传播及更新的重要方式。只有通过社区教育,才能将各类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现代化生产技术传播开来,充分挖掘农民的生产潜力。另外,农村社区教育还将农村教育与校园教育合为一体,有利于大面积、高效率地普及科技知识,扩大教育范围,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2.4 构建和谐社区

胡锦涛提出,“我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区的构建则是形成和谐社会的基础。农村和谐社区是指在特定的农村社区范围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环境和谐发展[2]。农村社区教育要从和谐社区入手,使农村社区在促进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结合各种条件提升社区成员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传播各项文化知识,构建和谐社区,进而推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3 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措施

3.1 国内外农村社区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教育模式主要以继续教育为主,主要包括职业的教育、进行职业生涯开发的教育及非职业性的继续教育。另外一种模式是以补偿教育为主的社区教育,如美国的社区教育、英国的社区教育。因其多元化的历史文化背景及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致使美国、英国社区教育的内容以娱乐为主[3],主要对象是在社区内已完成义务教育的青年及乡村学院的学生,主要目的是提升成员的文化修养并扩大交往范围。再如,日本的社区教育则主要以居民和青少年为主要目标,教育任务是关注被教育者的知识修养与精神节操。

由于各国国情有所不同,社会生产力与发展情况都存在差异,因此,借鉴时应综合考虑国情及实际发展情况,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第一,发展社区教育,推动我国社会进步。从国外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可以看出,教育的根源在于社会。因此,我国在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应借鉴这一思想,在各地区创建不同年龄的社区教育,且根据成员教育水平进行划分。第二,在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以教育优先为发展前提。从国外社区教育模式来看,其核心在于社区运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且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总之,教育先行是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

3.2 根据已有模式构建符合新形势的教育模式

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已有的教育模式有连动型社区教育模式、活动型社区教育模式、综合型社区教育模式,根据这三种已有的教育模式来创建符合新形势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

第一,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要重视农村社区教育,避免农民不断摧残土地,形成恶性循环。所以,要加强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转变农民思想,提高农村科技、文化、教育水平。

第二,确立县级统筹管理模式。县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扶持力度,进行统一规划。必要时可与当地工厂签署劳务合同,开展定向教育。同时,应与各高校联合设立教育机构,为农民免费指导相关技术并解答疑问。通过多项措施促进农民自身职业素质的提升,加快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

4 结语

我国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构建应基于国家的发展情况,借鉴国外社区教育模式理念,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以此提升我国农村教育水平,增强农民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王玉宏.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35):29.

[2]纪海源.新形势下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9):28.

[3]倪建兵.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社区教育模式探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5):14-15,33.

猜你喜欢

成员社区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