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出“健康护理学”

2018-02-11范振英

关键词:护理学活力定义

范振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天津, 300192)

护理在健康事业中的作用巨大。护理人员不管是否在医院,不管是否穿白大褂,都是在用其渊博知识、善心、技能为恢复和提高人们的健康而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但目前人们只把在医院中为患者服务的工作看作护理,医院的护士才叫护理人员。笔者认为这不全面,这种情况应该改变,因此提出“健康护理学”。

1 “健康护理学”概念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护理来恢复、维护、促进、增强人类健康的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需要护理的人中,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比例较小。更多的人,例如在养老院或医养结合单位的一些老人、残疾人,疾病治疗后已经出院但仍需护理的人,部分老年人,患有严重疾病而因种种原因未在医院治疗的人,需要临终关怀的人,由于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管理自己健康的人,甚至还应包括希望提高自己健康水平的一般人,均应作为护理的对象,需要对其进行不同内容、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护理和健康指导。当然,也不能把一般的家政服务都说成是健康护理,原因在于健康护理需依据医学和健康学理论,具有较多技术含量,且利于提高身体活力或机能。因此,护理学的理论和实施都不应该只是针对正在医院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也不应该只是我们常见的医院里的护士。

笔者把护理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的护理,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护理,称其为医学护理或医疗护理,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是医学护理学,它属于医学学术用语;另一种是指在医院以外的、需要通过护理来提高健康水平的护理,这里称为健康护理,相应的内容是健康护理学,应该属于健康学学术用语。可见,健康护理学是研究对不是正在医院进行治疗的人,通过护理来恢复、维护、促进、增强人体健康的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 “健康护理学”提出的原因

几千年来,由于生产力水平低,民众必需竭尽全力求生存,有病能得到有效治疗、能坚持劳动、养家糊口就基本满足了。人的寿命也短,解放时我国的人均寿命不到40岁。除了有病不得不去看医生以外,没有条件去考虑如何才能更健康、更长寿,所以就没有提出健康护理学的强烈要求。此外,由于目前公认的健康定义不正确,因此就创立不出健康学,也就无法提出健康护理学。

除了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重视健康等原因对健康护理学产生了强烈需求以外,“健康护理学”提出更为直接的原因在于笔者提出了健康新定义,并在新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康学,因而提出了健康护理学。

笔者在2014年发表了“健康新定义的提出”[1]。文中指出,仔细分析现在公认的、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2]发现,它实际上是现实中几乎不存在的一种身心的理想状态,不能含盖所有人,也不能变化。而研究健康是为了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它无法用于讨论许多健康问题。而笔者提出的健康新定义,是立足人的宏观整体、重视现代医学、含有中医理念的健康定义。其核心内容是健康是人在不同健康活力和伤害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的各种状态(即健康状态)的统称。其特点是每个人都有健康状态,因此它含盖所有人。每个人的健康活力和伤害因素均不同,健康状态也必然各式各样。人的健康活力和伤害因素在不断变化,所以健康是可以变化的。这样定义的健康可以用来讨论健康模式、健康管理、中医治未病等各种有关健康的问题,同时还为宏观健康学、创立健康学,以及这里的提出健康护理学等提供了逻辑上的理论基础。

在健康新定义的基础上,笔者2016年提出了健康学[3]。主要内容是:身体活力是指身体的机能(体力、精力、思维的反应力和判断力、生命力、适应能力、精气神等)和抵御疾病的能力(免疫力)。它是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表现,是可以变化的。人们总是想方设法来增加人体活力,而且确实有许许多多的方法能使人的活力增加,健康水平提高。据此提出的健康学(或称狭义健康学)是除治病以外,对能够增加健康活力、减少伤害因素、使身体活力增加、提高健康水平、减少疾病发生的各种理论、方法、手段、措施等进行研究、解释、创新、实施的科学。

以前没有健康学,也就无法提出健康护理学。现在有了健康学,再提出健康护理学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健康护理学就是根据健康学和医学理论,通过护理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科学。

3 “健康护理学”提出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人们都非常关注自己的健康,尤其是中老年人。

我国的党和政府是代表人民利益的,非常关心人民群众的健康。比如,习近平在2016年8月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4]。“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如今已成为一句流行语。这是2014年12月总书记在考察江苏镇江市世业镇卫生院时提出的观点[5]。2016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6]。

在涉及健康的因素中,医疗至关重要。但世界卫生组织对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的总结中,医疗因素只占8%。现实生活中,在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也只是一小部分,而恢复、维护、促进、增强身体机能,提高免疫力,争取健康长寿是广大人民的强烈愿望和需求。收入的增加使大部分人有条件接受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健康护理。健康护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是人们实现这一愿望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健康学和医学理论,在有关组织和健康护理人员的宣传、组织、指导、示范、帮助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必然会有力推动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4 健康护理的内容和工作原则

健康护理学的落脚点是健康护理,其具体内容、方法、技术、技巧等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发明、创造、借鉴、引入,并整理、总结出来。这里仅提出几点工作原则:

4.1 强烈的“爱心”

“仁心仁术”是中医学的精神境界,“仁”即“仁者爱人”。 西医强调治病救人为宗旨,白求恩、林巧稚、南丁格尔等耳熟能详的、使我们敬佩的医护人员数不胜数,其不仅医术高,且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要求对患者有爱心,要把患者的病痛看作是医生自己的病痛,处处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这同样是健康护理人员应有的品德要求。因为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系统,每个人的状况各不相同。医学或者健康学提出的方法,都只是指出应该进行的方向,给出一个范围。不管是治病还是护理,不可能像精密机械加工那样,需要设备足够精密,程序编程正确合理,加工出来的零件必然每一件都足够好。因此,护理和治病一样,只要有爱心,处处为被护理人着想,通过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慎重判断,找出最合理的方法,并认真实施,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

4.2 遵从科学

中医泰斗邓铁涛教授给笔者的信[7]中提到:“过去认为医学只是自然科学,是生物医学。现在加上心理和社会是一大进步,但仍不够。中医是天、地、生、文、史、哲、艺术的综合体,……。”健康护理最主要的理论依据是健康学和医学,正如邓教授所说,涉及众多学科。

健康护理要讲科学,要符合科学道理。大的方面还比较容易做到,常规护理一般问题也不大,但对一些特殊的护理,要找到最佳护理方法,特别是在细节上全都做好,较为困难。这是因为健康护理学涉及的学科很多,要把这么多的科学知识与人这个极其复杂的生物系统相结合,选出最佳方案,并实施到位,其难度可想而知。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多学习、多思考,做到尽可能科学。

4.3 尊重被护理人员的意愿

护理人员与医生的主要区别是,医生有处方权,可以给患者开药方。至少按现行的法律、法规,健康护理人员没有类似医生给患者治病的权力,而且不能像医院里的护士,只要遵照医生吩咐,按规定操作流程去做就行。所以在健康护理中,用大家公认的、成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没有问题。但对于比较特殊的护理,为了增强身体机能、提高健康水平而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或者使用某些有治疗作用的护理时,就不能在被护理人不知情、不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需要向被护理人或其监护人讲清道理,说明利弊及风险,在他们同意的情况下再实施,以免万一出现不测事件时产生纠纷。

5 小结

本文只是提出了健康护理学,给出了定义,并说明了现在提出健康护理学的意义,进行健康护理的工作原则等内容。然而,健康护理学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由于它是应用科学,其理论、方法、技巧主要来源于实践。因此,要使其发展,任务非常艰巨。希望愿在此领域做贡献的人共同努力,尽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1] 范振英. 健康新定义的提出[J]. 医学争鸣, 2014, 5(3): 9-12.

[2] 世界卫生组织. 阿拉木图宣言[E]. 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 1978.

[3] 范振英. 健康学新论[J].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6, 7: 137-139.

[4] 习近平.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EB/OL]. (2016-08-16).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8/20/c_1119425802.htm.

[5] 王宇鹏, 赵敬菡, 万世成. 习近平的健康观: 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EB/OL]. (2016-08-19). 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6/0819/c385474-28650588.html.

[6] 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 (2016-10-25). http://www.nhfpc.gov.cn/guihuaxxs/s3586s/201610/21d120c917284007ad9c7aa8e9634bb4.shtml.

[7] 邓铁涛. 邓铁涛给范振英的一封信[N]. 中国中医药报, 2008-08-13(3).

猜你喜欢

护理学活力定义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杂志》稿约
活力
成功的定义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全公开激发新活力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
山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