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树林人工造林关键技术

2018-02-11万本清

乡村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霞浦县胚轴幼林

万本清

(霞浦县林业局柏洋林业站,福建 霞浦 355100)

红树林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福建等省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红树林逐渐成为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类型。红树林在沿海防护林建设过程中可以作为整个体系的前沿屏障,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采取合理的造林技术,提高造林质量,恢复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1 科学选择红树林造林地

在选择红树林造林地时,应充分考虑温度、潮位、潮水流速、水体盐等各项因素。一般选择热型温度地类,海水盐度较低的河流出海口,退潮之后不会出现积水的滩涂。

此外,潮汐内,在发生低潮时,潮水未浸没滩涂,可以将其作为宜林地。该项内容可以作为选择红树林宜林地的一项重要基准线。在红树林造林过程中,在准线以上可以作为宜林地,适合造林;而在基准线以下,由于土地长时间遭受海水浸泡,不适合种植红树林,如果强行在该区域种植红树林,种植的红树林不仅生长缓慢,而且成活率很低,无法达到人们的需求。在福建省霞浦县种植红树林时,选择中潮带造林地栽植红树林最好。互花米草对红树林幼林的生长会造成影响,红树林造林地有互花米草时需对互花米草进行化学或物理清理,为红树林的健康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2 造林方法与抚育管理

2.1 造林方法

霞浦县在营造红树林时,树种选择以秋茄品种为主。红树林对海水盐度和温度都十分敏感,霞浦县通过大量的种植试验发现,最佳的种植温度为22℃,盐水浓度则应在1%以下,该环境适合红树林生长。具体造林应选择在潮落时,同时要对造林的密度进行合理控制,因为秋茄相对比矮小,具有群居性,密植会产生群体效应。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可以将株行距控制在1.0 m×1.0 m或者0.8 m×0.8 m,造林密度控制在667~1 042株/667 m2[1]。苗木规格以胚轴长度15~30 cm为宜。栽植深度为胚轴长度的1/3~1/2为宜。栽植时,应弄清胚轴头尾,防止倒插。在实际造林过程中,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可以采用容器完成相应的育苗作业,在该过程中相应的工作人员应小心作业,以免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树种死亡,对红树林造林造成不良影响。

在秋茄种植过程中,造林选择在5—6月端午节前后进行,气温适宜,水温适宜。依据当年的实际气候情况,选择生长良好的母树,对临近胚轴掉落的成熟种子进行采摘。需要注意的是,因为秋茄的花期相对较长,并且成熟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依据秋茄的具体成熟情况,分期分批完成相应的采摘作业[2]。从具体情况来看,早期采摘的胎生苗的生长情况明显优于晚期采摘的胎生苗,因此,早期采摘的胎生苗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及相应的抗寒性,种植后成活率相对较高。

如果采取胚轴方式造林,在完成相应的采种之后,应利用当地的海水对胚轴进行浸泡,一般应浸泡1 h左右,完成浸泡后应快速送到造林地。在胚轴插植前,可以对其进行杀菌处理或杀虫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确保秋茄种植后能够健康生长。处理时可以用浓度为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4 h,完成相应的杀菌处理。与此同时,可以采用0.05%~0.10%的乐果溶液浸泡24 h,杀除食心类害虫。

2.2 抚育管理

新种植的红树林幼苗对各种不良影响因素的抗性相对较差,因此,在人工造林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做好对幼林的管理。幼林种植完成后,要利用高1.0 m的塑料网用竹竿插入泥土将幼林围住,避免人畜活动对幼林造成破坏,对其正常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在幼林生长过程中,如果因为雨水、涨潮等因素,导致幼林出现流失、倒伏等各种不良情况,应及时进行补种与扶正,确保最终红树林能够达到人们的具体需求。

在红树林生长过程中,要依据季节的变化做好施肥作业。由于红树林的生长会受到海水浸泡和潮退等各项因素的影响,施肥会受到一定的限制。通常,应选择长效性相对较好的肥料,为红树林的生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红树林造林1 a后,幼林耐寒性相对较差,因此,需要合理控制植株的生长,这是提高红树林耐寒性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红树林健康生长[3]。红树林在幼林区常见的病虫害有豹囊蛾、毛颚小卷蛾等,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措施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红树林的生长将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红树林遭受毁灭性打击。因此,要利用合理的药物对红树林进行处理,常用的防治药物有青虫菌和苏云金杆菌,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日后红树林造林过程中,可以加强对这两种药物的合理应用,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霞浦县红树林造林容易受到海藻、藤壶、招潮蟹等海洋生物的影响,藤壶采用漂白粉或者用石灰水加农药进行防治。用石灰水绞拌茶箍(茶粕、茶麸)粉,撒于招潮蟹穴内,可以毒死招潮蟹,避免出现严重的机械危害,造成不良影响。

3 红树林人工造林管理措施

3.1 做好协调与管理工作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红树林造林会对许多行业的发展造成影响,直接影响林业、国土、水产、海洋、环保等多个部门,涉及的面积相对来说比较广泛。同时,红树林造林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做好该项工作,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认识到营造红树林的重要性,从多方面入手,做好相应的统筹规划工作,一边种一边管,实现管种结合。霞浦县红树林秋茄种植五六年后才能郁闭成林,最好能实行封滩,并且要配备专人管护,防止人群或竹排船只或鸭群破坏,确保红树林健康生长。

3.2 明确滩涂产权

红树林人工造林过程中遭受来自多个方面的阻碍。例如,没有对滩涂进行合理规划,霞浦县沿海部分群众讨小海、挖土钉、养蛏、放置地笼等渔业生产,抢用已清理的造林地在滩涂进行海水养殖,而海水养殖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当地群众养殖行为进行制止,造成纠纷,将会导致滩涂遭受破坏,不再适合红树林人工造林,错过了最佳的造林季节,增加了人工造林难度,对于红树林人工造林来说十分不利。由此可见,在红树林人工造林过程中,要明确滩涂的产权,确保红树林人工造林顺利进行。

3.3 适当增收生态公益补偿费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红树林实际造林过程中,以生态公益为主,实际投入与产出的比值相对较低,依靠红树林获取的直接经济收益十分有限。在人工造林过程中,如果简单依靠政府投资,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将会导致人工造林的速度发展缓慢,不仅会对红树林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影响当地的环境,这与人们期望的效果存在较大差距[4]。基于此,在红树林造林过程中,可以通过征收生态公益补偿费或者植被恢复费的方式,适当增加在人工造林方面的资金投入,实现对红树林的保护,促进红树林健康生长。

3.4 加强科技投入

红树林的发展离不开人工造林的支持,通过对红树林的种植与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因为红树林的生产环境相对比较特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也就提高了造林成本。此外,由于红树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较低,霞浦县红树林造林后,需连续补植3 a,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红树林人工造林的难度。基于此,在红树林人工造林过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政府应适当增加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加强容器育苗、残次群落改造恢复等方面的分析,同时应加强对红树林生物防治措施的研究,通过合理的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确保红树林健康生长。

4 结语

红树林人工造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实际造林过程中会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对红树林造成不良影响,不仅会影响红树林的生长速度,甚至会出现死亡,影响红树林人工造林成效。因此,应选择科学的造林技术方法,做好幼林管理,同时还应从协调与管理、明确滩涂产权、适当增收生态公益补偿费、加强科技投入等方面入手,提高红树林人工造林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猜你喜欢

霞浦县胚轴幼林
速生桉树幼林抚育及施肥管理
花椰菜幼苗下胚轴紫色性状的遗传分析
快乐佳县人
控制水稻中胚轴伸长的QTL 定位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着着寸进 洋洋万里 漫谈郑幼林寿山石雕刻
精准发力拔穷根——霞浦县扶贫攻坚侧记
利用重测序和集团分离分析鉴定水稻中胚轴延长相关染色体区域
水稻中胚轴伸长研究进展
试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对林农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