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02-11

乡村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园艺农作物设施

杨 惠

(盐城市大丰区草庙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江苏 盐城 224134)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饮食餐桌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设施园艺是现代农业和园林艺术相结合的形式,其充分利用大棚、温室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改善农作物、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生长条件,充分调节水分、光照、热量,面向广大消费市场对一些蔬菜、水果进行反季节生产,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而且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让农业生产不再受到气候、土壤的影响。虽然我国设施园艺有着广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但是发展现状不理想,存在很多阻碍性因素,仍然需要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和科研开发力度、整合市场资源,促进现代化设施园艺体系的完善。

1 新时代我国现代化设施园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内容

虽然我国传统的园林艺术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但是,设施园艺作为现代化农业体系的一部分,在我国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全面推行以后设施园艺才开始逐步得到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完善过程中,设施园艺相关的栽培、育种技术才开始大规模的推广和普及,朝向制度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现阶段,我国设施园艺的种植规模在国际上排在前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相关的经济收入也逐年增长,推动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设施园艺不仅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促进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针对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人们的消费需求早已发生转变,不再是简单的填饱肚子,而是追求精神方面的享受以及健康的生活,在市场上绿色产品往往更受消费者的青睐。因此,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应朝培育绿色食品方向发展,大力培育绿色蔬菜、水果。同时,可以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提高经济收入。另外,设施园艺发展不仅解决了我国冬季蔬菜的供应难题,而且能够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提高国民经济收入[1]。

2 现阶段我国设施园艺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2.1 忽略设施园艺生产水平的提高

由于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是围绕农作物种植展开的,提供的是绿色蔬菜,因此,产品的质量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但是,由于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时间较短,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园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研究、市场战略定位制定等方面,这些方面的不足对设施园艺产品的质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设施园艺的生产主体是农民,而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专业素质和能力。而且我国缺乏设施园艺方面的人才,相关的技术理论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科学创新能力、管理体制都严重制约着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另外,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农民在蔬菜种植和生长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大量的肥料,加快植物的生长速度,如给番茄使用催红剂、给苹果使用荧光剂、给蔬菜使用生长素等。在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病虫灾害,而农民为了提高蔬菜的产量,往往过量使用农药,导致大量农药残留在蔬菜上,通过蔬菜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那些大量渗入土地的农药又会进行二次污染,严重降低土壤肥力以及污染地下水,对该区域人们的饮水和动植物的生存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设施园艺发展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在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

2.2 缺乏完备的高科技机械设备支持

设施园艺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机械设备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设施园艺的设施配置和质量水平都比较低。例如,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离不开大棚,而大棚的质量直接影响棚内的温度、湿度及日照强度,进而影响产品质量。而目前我国的大棚设计结构单一、设计材料落后,而且占地比较广,导致一个棚内作物的种植数量比较少,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采光能力比较差,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大大降低。而且大棚内的生产经营活动以人力输出为主,机械化水平较低。例如,在灌溉方面,有些基地仍然采用漫灌方式,不仅浪费了水资源,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农作物得不到有效的吸收;在农作物的采摘方面,在农作物成熟时基地仍然雇佣当地的劳动力进行采摘,不仅提高了生产成本,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缺乏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农作物的播种、灌溉等技术仍然有待提高[3]。

2.3 缺乏集约化管理制度

当前,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以家庭经营为核心,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和商品化程度较低。而设施园艺本身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因此,如果缺乏国家相关方面的政策支持以及完善的管理体制,设施园艺很难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当前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因缺乏完善的组织制度,导致没有打开市场大门,销售渠道狭窄,没有形成厂家、商家、销售之间一体化,从而大大降低了我国设施园艺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力度及竞争力。设施园艺的生产活动相当于一家企业的经营,不断优化内部的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开发技术、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将制度化的管理渗透在生产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4]。

3 今后我国设施园艺的发展对策

3.1 提高设施园艺生产的标准化、科学化程度

虽然我国设施园艺的总体发展前景良好,但与其他大国相比竞争力水平较低,尤其是园艺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标准化程度以及安全隐患方面仍需要大力改进。我国应完善设施园艺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应对设施园艺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相关设备制定标准,确保园艺基地的生产经营活动法律化、规范化,进一步降低设施园艺的投资风险。在初步建立设施园艺基地时,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选购建设材料、施工工具,同时大棚的设计也要符合国家标准。在设施园艺工程建设竣工之后,相关部门要对设施园艺基地进行严格的审查,减少安全隐患。

3.2 生产过程中要重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于我国东西跨度、南北跨度都比较大,各地区气候差异明显,土壤条件也各不相同,而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生存条件,因此,在设施园艺的生产活动中要充分立足于当地的气候、土壤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规划和管理。设施园艺的生产规划不仅要考虑空间上的距离,还要考虑时间上的差距。由于我国大陆性气候比较强,四季温差、光照、水分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要针对不同的季节特点来调整设施园艺的发展战略。总之,设施园艺的发展要始终立足于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栽种农作物。

3.3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设施园艺本身就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农作物创造适合的人工环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要想提高我国的设施园艺发展水平,就要加强对设施园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国家要建立健全人才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修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同时鼓励大学生下乡,培育出一批掌握了高新技术的设施园艺人才,从根本上减少设施园艺的发展阻力。另外,国家还可以加大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力度,提高设施园艺的生产水平。

3.4 制定严格的信息管理体制

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均得到了广泛应用。设施园艺也应迎合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建立信息化管理体制。通过建立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园艺经营者可以及时了解市场供求变化,调节生产经营活动,降低农业生产风险。

4 结语

我国设施园艺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开发潜力,国家要加大对设施园艺的财政补贴力度,提高对该方面的科研研究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机制。同时,从事设施园艺生产与管理的相关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技术水平,推动生产经营活动与市场全面接轨。

猜你喜欢

园艺农作物设施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民生设施非“摆设”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园艺奇葩
园艺系
园艺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