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铁的金相组织结构(三)

2018-02-10本刊

新疆钢铁 2018年4期
关键词:魏氏固溶体针状

六、魏氏组织。它是一种过热组织,由彼此交叉约60°的铁素体针片嵌入钢铁的基体而成。粗大的魏氏组织使钢材的塑性、韧性下降,脆性增加。亚共析钢加热时因过热而形成粗晶,冷却时又快速析出,故铁素体除沿奥氏体晶界成网状析出外,还有一部分铁素体从晶界向晶内按切变机制形成并排成针状独自析出,这种分布形态的组织称为魏氏组织。过热过共析钢冷却时渗碳体也会形成针状自晶界向晶内延伸而形成魏氏组织。

七、马氏体。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称为马氏体。马氏体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但塑性很差,几乎为零,用符号M表示,不能承受冲击载荷。马氏体是过冷奥氏体快速冷却,在Ms与Mf点之间的切变方式发生转变的产物。这时碳(和合金元素)来不及扩散只是由γ-Fe的晶格(面心)转变为α-Fe的晶格(体心),即碳在γ-Fe中的固溶体(奥氏体)转变为碳在α-Fe中的固溶体,故马氏体转变是"无扩散"的根据马氏体金相形态特征,可分为板条状马氏体(低碳)和针状马氏体。

(1)板条状马氏体:又称低碳马氏体。尺寸大致相同的细马氏体条定向平行排列,组成马氏体束或马氏体领域;在领域与领域之间位向差大,一颗原始奥氏体晶粒内可以形成几个不同取向的领域。由于板条状马氏体形成的温度较高,在冷却过程中,必然发生自回火现象,在形成的马氏体内部析出碳化物,故它易受侵蚀发暗。

(2)针状马氏体:又称片状马氏体或高碳马氏体,它的基本特征是:在一个奥氏体晶粒内形成的第一片马氏体片较粗大,往往贯穿整个晶粒,将奥氏体晶粒加以分割,使以后形成的马氏体大小受到限制,因此片状马氏体的大小不一,分布无规则。针状马氏体按一定方位形成。在马氏体针叶中有一中脊面,碳量越高,越明显,且马氏体也越尖,同时在马氏体间伴有白色残留奥氏体。

(3)淬火后形成的马氏体经过回火还可以形成三种特殊的金相组织:回火马氐体、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

八、莱氏体。铁碳合金中的共晶混合物,即碳的质量分数(含碳量)为4.3%的液态铁碳合金,在1480摄氏度时,同时从液体中结晶出奥氏体和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称为莱氏体,用符号Ld表示。由于奥氏体在727℃时转变为珠光体,故在室温时莱氏体由珠光体和渗碳体组成。为区别起见将727℃以上的莱氏体称为高温莱氏体(Ld),727℃以下的莱氏体称为低温莱氏体(L'd)。莱氏体的性能与渗碳体相似,硬度很高塑性差。

猜你喜欢

魏氏固溶体针状
针状焦生产技术及行业发展探讨
二维MXene固溶体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针状焦技术的研究进展
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固溶体的应用研究
针状焦市场分析与生产技术研讨
钙掺杂对铈锆固溶体性能的影响
湖南桂阳县魏氏宗祠舞台题记考述
谈电视剧《延禧攻略》中的“魏氏叛逆”
魏氏组织对Q245R焊缝材质状态的影响
固溶体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有效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