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018-02-10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课外读物名著古诗词

(吉林省洮南市蛟流河乡中心小学)

语文,可以分成语言和文字,顾名思义,学习语文即为学习语言和文字。而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认字、识字、写字和阅读的能力。因而,我们在对高年级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应当着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更多地让孩子接触实践阅读材料,为孩子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高年级小学语文教育中阅读现状

阅读,是人类学习知识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我们注重孩子的教育,在小时候尤其是在小学时重点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但作为具有数千年文化传承的国家,语文的教育在整个教育中的比重并不算大,这就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时间紧迫和不够全面,过度重视孩子的识字、认字、书写能力,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却没有养成,这一情形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育中普遍存在。大部分学生除了四大名著以外,几乎未接触过其他的书籍,甚至对于四大名著也不甚了解,仅限于名著作者和故事梗概。对于各类传统文学著作和古诗词等很少涉及,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和古诗词类的阅读更加陌生,难度极大,在这种情况下,十分不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孩子对于国外的名著或书籍的阅读量更是少的可怜,这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对加大文化的接受程度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方面,加大关注力度并对阅读的方式做出适当的改进。

二、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几条可行性建议

(一)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孩子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减少对学生阅读的过度指导,将自主阅读的权利交到学生的手中。增加学生课外读物的阅读量,将课后预习以及课后复习的内容提前告知孩子,在阅读中动手做标记和不明之处划出来,在下次课上提出由老师进行讲解和回答,充分调动课堂的活跃气氛。如课文《窃读记》,在布置预习任务后,让孩子自由发挥,将他们自己认为写的好的句子或段落划出来,并说出来觉得这句话或段落好在哪里。如“转过街角,看见三阳春的冲天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我松了一口气,放慢了脚步。下课从学校急急赶到这里,身上已经汗涔涔的,总算到达目的地——目的地可不是三阳春,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这段话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的描写将人带入情景之中,为下文的叙述打下基调。通过课堂互动,提高孩子的阅读积极性。

(二)给孩子推荐课外读物,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争取在每周的教学中,抽出两节课的时间为学生播放一些名著改编的电影,如《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对哈利、罗恩、赫敏等三位主人公进行了细致的刻画描写,通过看电影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原著的兴趣,并且将课外读物的一些情节和主线列入考试的范围,如《三重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名著,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动力。

(三)增加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

传承中华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尤其是古诗词和经典文言文的阅读培养。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古诗词和文言文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因此,有必要增加对古诗词和经典文章的学习。如《草船借箭》这篇文章,出自《三国演义》的经典章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优越感,从而激发其对我国经典文学著作的学习和阅读兴趣,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孩子自身的文学素养。

(四)全方位立体培养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

随着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和普及,人们对于知识的获取也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网络、电视、手机、报刊等获取信息方式多元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正确的获取知识和信息,全面提升孩子的阅读学习能力。例如,在《少年闰土》的学习中,让学生自主查询作者信息,写作背景和浏览文章等,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在授课过程中将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和主要文学作品讲给学生,从而和他们自己查询的信息相印证,全方面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

三、结语

文字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而阅读则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提高孩子的阅读水平是为了孩子将来更全面地发展和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综上所言,语文教学中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位同仁和学生家长共同努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名著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国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