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里VS亚马逊:NBA式巨头对决

2018-02-09李北辰

商界评论 2018年2期
关键词:马刺勇士亚马逊

李北辰

以国家安全为由被否决,阿里对 MoneyGram(全球第二大的美国汇款公司)8.8亿美元的并购案,于2018年的第2天宣告失败。

有别于美国政府的戒备心态,追逐经济回报的美国投资者,给出了更符合他们实际利益的理性选票。3日之后,在全球64家優秀企业中,阿里经投资机构和基金经理的6轮投票,最终被选为“最值得投资并长线持有10年”的公司。

这是美国知名风险投资数据分析公司CB Insights,按照NBA季后赛规则组织的一次评选。入围企业包括苹果、谷歌、Facebook和特斯拉等科技明星,通用电气、大众、高盛和星巴克等传统巨头,以及BAT等中国科技公司。

阿里之外,腾讯、百度、京东、小米、滴滴和今日头条等纷纷入选,但它们的境遇各不相同:京东、今日头条分别败给迪斯尼与Airbnb,首轮出局;滴滴、小米战胜索尼和Snapchat后,在8强赛中败给了Uber和苹果;百度战胜了摩根大通、优步,却在1/4决赛败给了老冤家谷歌;腾讯打败Stripe和英特尔后,倒在亚马逊的战地。阿里过关斩将,完胜诺华制药、迪斯尼、特斯拉和苹果,并在1月5日的最终投票轮中击退了亚马逊。

既然此次赛事是仿照NBA季后赛模式,今天不妨通过对比不同NBA球队的战术和运营思路,分析一下不同公司的商业逻辑,以及阿里和亚马逊为何会师决赛。

骑士VS勇士:模式之争

作为科技公司之间的对决,技术是最直接的“能力值”。而当今最前沿的AI技术,理应是衡量技术值的参照物。

AI的头部梯队,无疑是微软和谷歌。但就在去年,陆奇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直言不讳:谷歌和微软的路径都错了,亚马逊是对的。

“我4年半前开始开发Cortana,当时我们觉得亚马逊技术很落后,但在AI竞争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把握正确的应用场景和生态系统。谷歌和微软的技术大幅领先亚马逊,但今天亚马逊Alexa生态系统遥遥领先美国其他企业。这是因为他们找对了场景,找对了设备。”

事实上,在不少美国投资经理眼中,微软和谷歌的商业路径更像一种“中心化创新”,底层技术基础非常牢固,但缺乏向外辐射的能力。

而科技领域最佳的商业路径,应该是打造生态系统,完成分布式网络化创新。纵观全球科技巨头,将后者体现得最淋漓尽致的,是阿里和亚马逊。

中心化与分布式

在这样的商业路径打造中,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中心化创新和分布式创新。

2017年NBA总决赛第三场上半场,骑士主场迎战勇士。骑士当家球星詹姆斯半场狂砍近30分,骑士却半场落后。篮球评论员杨毅说,詹姆斯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篮球运动员,但勇士才是最好的球队。

知名媒体人李翔曾从商业视角,对这场比赛进行了精彩分析。在他看来,这不是两支球队在对抗,而是两种组织样态在对抗。

骑士有一个超级巨星,一个同样有能力的二号球星辅佐,其他位置也有不错的阵容。但就像某种“资源的诅咒”,它只围绕超级巨星发起进攻。对应到商业组织,这就是一个典型工业时代的中心化组织样式,所有决策发起都由一个确定的角色完成。

勇士也有能力出众的球星,但它真正可怕之处是每个球员都能发起进攻,完成得分。2010年,前硅谷知名风投KPCB合伙人乔·拉科布以4.5亿美元买下了勇士队。他请工程师团队为球队进行大数据分析,计算出全队12人相互传球的几百种组合,这大大提升了球队组织进攻的效率。

对应到商业组织,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分布式网络化组织。诚如李翔所言,“每个结点都有能力独立完成任务,当一个结点被堵塞,信息和任务就会流畅地被分配到其他结点上去。”

某种意义上,阿里和亚马逊的商业模式就像是勇士队,能够为价值网络里的所有合作者赋能,让所有人变得更好,从而瞬间形成合力;谷歌和微软更像是骑士队,拥有一批特定领域的技术天才,但由于对用户需求理解相对较弱,技术能力很难转化为实际的“比赛结果”——产品和场景化难落地。

技术与商业

“勇士”不是一天练成的,生态系统的打造尤为重要。其本质是以你为价值核心,让周围合作者的利益最大化。它需要的不只是技术,而是技术与商业的结合。人类社会进步的底层驱动力永远是技术,以及让“技术扩散”的商业,二者缺一不可。

而如果将球员的个人天赋比作“技术”,将球队战术比作商业模式的话,那么像勇士这种最能平衡二者的球队,才是最终赢家。

企业亦如此。以AI为例,在某种集体亢奋状态过后,如今投资界的共识是,消费者以及越来越多的企业不会为技术本身埋单。产业和场景化的落地,是检验技术的唯一标准。

不难发现,亚马逊和阿里将技术和商业结合得很好。如陆奇所言,亚马逊的Alexa生态系统遥遥领先于美国其他企业;而阿里对AI最基本的判断就是去泡沫化的“产业AI”,它基于城市、工业、零售和汽车等多场景推出了ET大脑:ET城市大脑将杭州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ET工业大脑突破了提升良品率和预测故障率等制造业难题,已在光伏、橡胶和能源等行业落地;ET金融大脑改善贷款流程,免去不必要的人脸核验和视频核审,减少重复验证打扰等。

所以,分布式创新的运作模式、技术与商业的平衡,可能是美国投资界看重阿里和亚马逊的直接原因。

20年马刺:转折求变

分布式创新、技术与商业平衡,这都需要长久磨练,亚马逊创业以来就处于长期亏损。但资本是趋利的,睿智的投资人,更看重长期利益。巴菲特就坚信,如果你不愿意拥有一只股票10年,那就不要考虑拥有它10分钟。

这也是为什么此次CBInsights提出关键定语,“值得投资并长期持有10年”。你得保证10年不下牌桌,并保持长期竞争力。

这让我想到了一支NBA球队,马刺。

10多年前那些NBA强队,今日大多都已衰败,甚至变成“鱼腩”球队(例如湖人)。但马刺例外,它几乎年年都是总冠军有力争夺者。在北美4大主流体育联盟中,没有任何一支球队能像马刺一样连续20年杀进季后赛。公允地说,马刺或许才是过去20年NBA的最佳球队。

这颇为不易。要知道,NBA没有足球联赛的升降级制度 ,是典型的风水轮流转。现在的“当红炸子鸡”金州勇士队,几年前还是联盟倒数。这意味着,如果一支球队能一直保持稳定,它一定做对了什么。

马刺稳定的核心秘诀,是主动投身于每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可能来自战术,譬如最先接纳底角三分战术,当其他球队开始重兵布防外线时,马刺又开始布局中距离跳投;它可能来自理念,无论数据分析或是起用国际球员,这么多年在轮流坐庄的NBA联盟,马刺一直在不断为赢球做出改变。

这种对环境的渗透和改变,与企业何其相似。在商业世界,外部环境日新月异,企业必须像生物一样冲破时间的牢笼,做“时间的朋友”。

而这次CBInsights竞赛的冠亚军,在价值观上都着眼于未来。马云说阿里要活102年,过去18年,从淘宝开始,阿里一步步进化为一个仍在跳舞的巨兽。这一方面取决于它对商业环境的敏感,另一方面它也从不缺席任何一次重要的技术转捩点,譬如去年阿里宣布3年投入1 000亿元成立“达摩院”,为未来20年储备核心科技。

亚马逊亦如此。贝佐斯每年的“致股东信”被美国投资界奉为圭臬。他在2017年致股东信中,再次重申了成为“Day1”公司 的重要性。

最后,同样身兼勇士队和马刺队属性,阿里和亚马逊最后的比拼,为什么是阿里胜了?

就好比当年姚明在NBA时,大部分中国人将姚明等同于NBA一样。被视为中国经济变革中的“全球化代表”,应当是美国投资界看好阿里的原因之一。

“一带一路”、亚投行、金砖国家发展银行、丝路基金……中国的全球化进程之于阿里,恰是乔·拉科布的数据引进之于勇士。

但亚马逊真的输了吗?这场NBA对决或将进入加时赛。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刺勇士亚马逊
以一己之力拯救尴尬的都是勇士
亚马逊雨林在燃烧
亚马逊卖的最好的100款玩具
追求美的人 从来都是勇士
黄金时代 金州勇士 GOLDEN STATE WARRIORS
节俭又“浪费”的亚马逊
亚马逊推荐:TOP 25热销玩具清单
真的勇士,取于直面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