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信息技术让教学课堂更高效

2018-02-09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2期
关键词:金箍棒正确率线段

(山东省临沂第一实验小学)

一、创设趣味化的教学情境,引生入境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灵活多变的教学情境,变枯燥知识为趣味故事,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如在执教《线段直线和射线》时,为了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能进入学习状态,我利用PPT软件制作了一个动态情境,先出示长度有限的金箍棒,给学生介绍这是一条“线段”;动画显示金箍棒向一端无限的延伸,形象的画面配合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孩子认识射线及其无限延伸的特点;接着让金箍棒向两端无限延伸,借助想象,引导孩子认识直线及其特点。这样利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金箍棒素材导入新课,孩子们理解深刻,经久不忘。导入环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件中的光影、音响、动画等因素,能迅速地把学生带入到学习情境中,对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二、将抽象问题具体化,突破难点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参差不齐,生活经验不足,空间想象能力有待加强,如果使用传统教学工具进行教学,教师单纯使用语言的描述或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可能会花费很大的精力,学生还是如坠云烟。而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能使重点、难点“易化”,有效地让学生取得突破。

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内容时,通过PPT课件演示“两条较短的线段和较长的线段具备什么关系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一动态情景,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先演示“两短边之和小于较长边”的情况,在两短边逐渐向下合拢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即使两短边和最长边重合在一起,也没有围成三角形,这样演示非常清晰直观,很容易得出结论。接着演示“两短边之和等于较长边”的情况,学生会发现两短边越来越接近较长边的时候,似乎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又似乎不能围成,这时学生之间就产生较大的分歧,此时课件出示用放大镜放大的图像,学生一眼就看出了“两短边之和等于较长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多媒体辅助动态演示教学,起到了传统教学方式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的效果。轻松突破了教学难点。

而在探究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单位是cm)2、6、a,其中a的取值范围时,我们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制作动画来演示a的长短变化,,这是显示的是a必须大于4的画面,然后演示当a不断增大,增大到7.97cm时,显而易见还是可以围成三角形的,直到8cm便围不成三角形了,这样通过演示,学生很清晰的看到了a的取值范围,以及围成三角形的过程。还可以通过演示a不停地变大变小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a留下的轨迹,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三、改变课上课下练习方式,实现高效学习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能否及时掌握学情并迅速加以反馈和补充练习,决定着一节课的高效与否。在课堂上,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操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APP教学软件还会对每个同学的答题情况、全班的正确率情况进行及时分析,为下一步的补教补学,指明方向。

一次市级教学研讨会上,我校老师做了大胆的尝试:平板电脑进课堂。每个同学自备一台平板电脑,均装有一款名曰“作业盒子”的软件,并事先加入“作业盒子”的班级群。在这节课的“有效训练”环节,老师利用作业盒子布置与知识点相关的练习题,学生在ipad上作答后提交,系统自动批改完成所有学生的作业,并统计出每个同学的正确率、全班的正确率,学生在ipad上查看答题情况,错题及时订正。老师可以在教师端查看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及出错较多的题目等大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教补学。孩子们在新的学习方式下学习兴趣浓厚,同时也极大地解放了老师,教与学相得益彰。整节课高效的达成了教学目标,令人称赞。

不仅在课上可以进行如此的练习,还可以利用“作业盒子”软件布置家庭作业,在课下进行练习,后台也能及时给参与练习的同学提供反馈和评价,既可以适时地采用即时在线评价,也可以将其与网络统计式评价相结合。而且还可借助多媒体终端,对学生实现有针对性的一对一评价、信息反馈和有效指导。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有机结合是时代的必然产物,这样的课堂集声音、动画、图像于一体,以丰富的教学呈现形式给高效课堂的实施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它能有效激活课堂气氛、轻松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更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让我们的高效课堂插上腾飞的翅膀。

猜你喜欢

金箍棒正确率线段
大老粗也能耍得起“金箍棒”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金箍棒
得意的代价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