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8-02-09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2期
关键词:结合点读写结合中职

(山东省曲阜中医药学校)

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实现语文教学的课程任务,还应肩负起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任务。中职护理生,在将来实际工作岗位上要观察记录病情,书写护理报告等,这些工作都需要一定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培养这种职业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中职语文课应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理论基础

“以就业为导向”是2003年国家教育部给职业教育指出的发展新方向,也是对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提出的新要求。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由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组成。两种课程同样都是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现服务的,都应该以就业为导向。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师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道德文化素养的重任,还要明确认识语文教学与职业需求的相互关系,开辟通过语文教学促进学生卫生职业素养形成的途径。

二、基于护理生职业素养的“读写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策略

护士服务的对象是患者,要观察记录病情,书写护理报告,进行个案研究及制定护理计划等,这都需要一定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的学科性质与课程任务,决定了语文课有助于护理生这种职业素养的培育与养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助推这种职业素养的有效策略。

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育书简》中说过:“阅读和写作是对等的两回事,并不等于说彼此是不相干的两回事……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由外到内,一个是出,由内到外。”

基础教育中的新课标也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朱作仁教授说过:“大量读写,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张田若教授说过:“阅读教学要把‘写’挤进去,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学素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语文教育的起源和长期发展中,“读写结合”是我国语文教育发展长河中涌现出来的重要教学方式。

三、如何运用“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提高护理生职业素养

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人做文章,若是仔细看得一般文字熟,少间做出文字,意思语脉,自是相似,读得韩文熟便做出韩文底文字,读得苏文熟便做出苏文底文字。”

中职生普遍语文基础较差,对写作具有畏难情绪,“模仿”正可以弥补他们在写作技巧、写作方法方面的不足。下面笔者主要以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为例,分析“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在提高护理生职业素养方面的运用。

第一步:在常态教学中挖掘文本与专业素养的结合点。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丰富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凸显作品主题起了重要作用。

心理护理是护士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想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他们具有敏锐的临床评判性思维,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出最佳的心理护理措施。语文课中对人物心理描写的学习,有利于这种评判性思维的养成,对学生将来胜任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心理描写”是小说《项链》文本与护理生专业素养的结合点。

第二步:在资源开发中生成文本与专业素养的结合点。

既然“心理描写”是该文本与护理生专业素养的结合点。教师可以制作《心理描写》微课,让学生首先在课前自主学习这一人物描写方法。

由此,学生了解到在人物心理描写的写作过程中,可以运用包括内心独白、从旁叙述、梦境描绘、幻觉展示四种方法在内的直接心理描写方法和环境烘托、动作暗示、语言表露、神情展示四种方法在内的间接心理描写方法。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使用四步法:①明确描写人物性格特点;②分析人物所处环境特征;③揣摩具有性格特点的人物在该环境中的心理状况;④选择恰当的心理描写方法,展现该人物的心理状况,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

第三步:在研读教材中探析文本与写作技巧的结合点。

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找出文本中心理描写的语段,并分析该语段中使用到的心理描写方法。

通过研读文本,帮助学生明确文本中对于主人公马蒂尔德的心理描写语段,如“她梦想那些幽静的厅堂……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等等,作者通过对其梦境的描绘,揭示她爱慕虚荣的性格;在借项链情节中,使用了动作暗示法,如“她先看了几副镯子,又看了……随后又看了……她在镜子前面试这些首饰,犹豫不决……”作者通过她选首饰时不断挑拣不断试戴的动作描写,向读者暗示她迫不及待想选出最佳饰品来凸显个人美貌,以在舞会上得到他人仰慕来满足虚荣心的心理特征。

所以,通过研读文本,品味文本语言,学生进一步明确了各种“心理描写”方法如何在写作中进行应用。

第四步:在随堂练笔中强化文本与专业素养的结合点。

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对未来职场的好奇心,制作护士新入职的职场视频,让学生分组按照微课“心理描写”中介绍到的四步法:明确视频情景中新护士的性格特点,分析其工作情景中遇到的各种情境特征,揣摩这位新护士在不同工作情境中的心理状况,选择恰当的心理描写方法,展现这位新护士的心理状况,对该人物进行心理描写。

在前面三个环节的基础上,学生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已经具有了可操作性,从而达到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输入与生成相结合,语文素养与职业素养相对接的教学效果。

第五步:在作业布置中巩固文本与专业素养的结合点。

针对人物心理描写与护士心理护理相互对接的问题,课后可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要求学生运用文本中学到的“心理描写”方法、构思步骤对案例中乳腺癌症患者出现的“恐惧”内心活动进行多角度详尽描摹。并根据此癌症患者的复杂心理特征,对其“恐惧”心理提出心理护理措施。

此环节,实现了语文与专业的有效对接,巩固了人物心理描写能力,助推了学生专业临床评判性思维的养成。

综上所述,教师按照这五个步骤,环环相扣,运用“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提升了护理生的职业素养。

四、结语

综上,运用“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提高护理生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应该是在遵循语文课自身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选好切入点,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专业课教学,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学内容的整合要融会贯通,切忌牵强附会。教学活动的组织要自然流畅,不要因为嵌入专业课内容,而生硬呆板。

猜你喜欢

结合点读写结合中职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黑龙江省史志系统抗“疫”风采(下)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三个“结合点”分析
寻找科学与新闻的“最佳结合点”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