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探索

2018-02-09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2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交流评价

(吉林省四平市中央东路小学)

一、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中,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交给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自学能力。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会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看过很多的公开课和听过很多语文推门课,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存在不少问题。

1.注重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在一些公开课中,有的老师为了制造热烈的学习氛围,也安排了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但是提出问题后却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就草草收兵,学生没有真正进入合作探究的状态,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样只能流于形式。

2.完全放手,缺乏有效的调控。听课中发现,教师在进入小组环节时,秩序混乱,发言的总是那几个学习好的学生,有的小组真正讨论问题,而有的小组借这个机会干啥的都有,有小组发言的时候相互推托,这就说明,我们课堂主导者教师没有进行有效地调控,没有一定要求。

3.评价不全面。教师及时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小组学习兴趣以及整体目标的达成有着积极的作用。可是有的教师只注重学习结果的评价,却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还有只是对学习好的学生进行评价,而忽视对学困生的评价;还有对小组学习效果的整体性评价重视不够。

第四问题是缺少规范。比如,小组组内学习规则,确定发言讨论的规则,还有是发言的流程等问题。

二、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才能发挥小组学习的实效性,真学习、真讨论、真合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如下尝试:即按照“课前预习——课中展示——课中检测——及时评价”的学习流程进行教学活动。在此之前,学习小组的组建很关键,特别是分组时,要科学合理,组与组之间实力要大体相当,小组内同学学习力能够互补。小组内选好负责人,明确分工,同时组与组之间为了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竞赛。以每天课堂学习时的表现,以得分的形式进行记录,定期表奖,及时反馈。按照小组合作学习流程具体如何操作呢?

1.课前预习,做好铺垫。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相互帮助,相互提高,那么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高度重视,贯穿到整个学习活动中。要想小组合作学习收到良好的效果,一定要做好课前学习的内容的预习,这个环节教师一定要事先设计好,不能简单地和学生说“预习下一课”,这样,学生不知道预习啥,也不知道咋预习,预习到什么程度,所以说,老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学习新课之前,一定要事先以作业的形式布置好预习内容,预习要求,并且要做到课堂教学中要检查、评价。预习作业的设置要以“问题”为线索,比如一篇新课文首先要让学生通过工具己扫清学习障碍,学会生字和生词;其次是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题思想是什么?课文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积极思考,你还能什么不懂的地方,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做到每课的学习之前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理解的,不理解的,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展示,相互提高,相互促进。

2.课中展示,相互学习。学生每天在课堂教学之前的预习成果,教师一定要以课堂展示的形式检查、评价,形成规律,形成铁打不动的模式,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预习习惯得以培养,自学能力得以形成。那么课堂展示交流如何进行呢?我是这样做的: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组间学习竞赛,每个小组都自己起个名字,如“永不言败小组”“超越自我学习小组”,等等,根据人数在全班分成8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固定,分工明确,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小组汇报交流的问题,有固定的,也有指定的,总之,汇报交流的内容涵盖整个新课的所有内容。时间大约控制在25分钟,在交流展示的时候,教师要事先规定好程序,特别是在语言表达上,在做到规范,环节过渡上要自然,事先教师要做到培训,同时要求学生在讲台前展示时要大方,面向同学,声音洪亮,锻炼在众人面前讲话的能力。这里必须强调的是学生在交流展示时,教师一定全程把控,及时纠正、点拨、讲解,确保知识的准确无误。该学生的讲的一定要让学生讲,该教师说的一定不能放过,做到重点突出,难点解决,不留死角。特别说明的是每个小组的汇报交流要有互动,台上台下相互提问,相互解答,教师做裁判。

3.课中检测,及时反馈。在学生交流展示之后,教师绝不能万事大吉,一定要通过检测来对学生进行知识掌握程度的验证,以及时对我们的学习活动进行及时的调控。教师在课前就要事先根据新学内容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梯度设计检测题,或通过纸质试卷或通过白板呈现,时间控制在10分钟,题量适度,难度适中。教师要在全班选几个学习突出的孩子作为助手,检测结束后,要快速做出检测结果的评价,及时在全班同学面前反馈,以便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掌控,及时反思、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4.及时评价,体验成功。根据课堂展示和检测结果,要对各学习小组的展示情况和检测得分,对本节课要进行全面细致的总结,该加分的加分,该指导的指导,根据小组学习竞赛规则落实相关细则,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即使落后,也要让学生知道差在哪里,及时鼓励。我在具体的操作中,一周一总结,一月一奖励,期末进行总的表奖。同时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相应的指导、跟踪,最后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心得体会

经过几年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索,我认为这种学习方式是可行的,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课堂实效性非常有好处。有很多切身体会,如果说上升到理论角度的话,有以下几点体会:

1.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单边的,即教师面对全体学生,学习方式是学生被动学习,老师满堂讲,满堂灌,学生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后,学习活动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变单纯的单纯学习活动为双向多维的学习格局,学生的主体得到张扬,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通过组内互相帮助,组与组之间合作,老师的引导点拨,学习兴趣提高了。

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行前后的成绩对比,学生的语文成绩有了很大提高,而且提高的幅度平均在5~8分,这还是实行这个学习模式一个学期后的统计分析结果。实践证明,小组学习收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2.促进了语言思维能力的提高。在小组学习中,通过合作学习,学好好的孩子养成了大胆质疑的好习惯,学习中等的,平时不善言谈的孩子也不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了,学习困难的孩子有时提出的问题,竟然出乎大家的预料,令老师同学们刮目相看,能过大胆的语言表达,大胆的观点交流,有理有据的讨论,不但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还极大地促进了思维能力的提高。

3.学生的团队精神得以发扬,班级学习有凝聚力。孩子们在合作学习中知道了“团队的学习力量是无穷的,大家在一起思想会相互碰撞,哪怕是一句话,有时也会给大家以思想上的启迪。”通过合作交流,大家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总结了简单易行的学习小窍门,你说一个方法,我说一个方法,大家的方法放在一起就有很多个学习方法,团队学习的力量得以彰显,智慧的火花得以碰撞,有时不仅表现在学习中,就是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他们表现得非常团结,项项活动都位居同年级的平行班级的前列。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交流评价
如此交流,太暖!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莲心宝宝有话说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