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职水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建构

2018-02-09陈建国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3期
关键词:水利水利工程教学内容

◆陈建国

(宁夏水利电力工程学校)

就目前我国中职教育的宏观形势来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重于实践、教学方法脱离学生实际的情况普遍存在。目前,国内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多为中考的落榜生,因此,学校方面在制定教学方略、设计课程体系时要从实际出发、从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水利工程专业也不例外。

一、结合专业特色,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要结合水利工程专业的就业范围和就业岗位,成立由专业带头人、用人单位专家、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认真讨论与研究的基础上,确立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应当包括岗位能力分析以及关于能力培养所需的各门课程,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有效精简和压缩理论教学内容,从而生成恰到好处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要以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为目标,通过增加实训环节、强化实践教学,采用学分制的自主选课模式、体现弹性教学的特征,来制定出适用于本校的水利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

二、围绕社会需求,构建教学实践体系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调研、总结,同时结合社会用人单位的意见,从具体的目标出发,制定出符合社会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教学实践体系。首先,该体系突出对学生实践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在校内建设实训基地的方式,让学生在校内便完成基本的工种实习;其次,与用人单位开展长期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可以到具体的工作环境中进行认知实习、工程实习及毕业实习。而校内的基本工种实习和校外实习的总体时长要与校内的理论教学持平,不得低于1:1的比例;最后,对于即将从校内毕业的学生,教师将指导他们从适于水利工程专业就业的4个工种中选择1~2个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为未来就业提供最为基础的保障。

三、结合水利实际,融入资源水利思想

自建国以来,我国各大院校的水利工程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工程水利”的思想指导教学,即如何围绕一项具体的工程进行理论教学、实践应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社会接轨的频率日益加快,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各类工程建设的大主题。我国在21世纪初便提出了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迈进的全新思路,这意味着中职学校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要及时调整个人的思想意识,适应我国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学习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的全过程。教学体系的设计者和执行者更要追随这种“潮流”,及时转变教学思路和治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新意识,不断拓展其知识层面,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水利事业。

四、采取直观教学,增加学生感性认知

水利工程是一门实践性颇强的应用型学科,其涵盖了诸如水利工程的施工工艺、质量操作标准等一系列难以量化、操作性极强的知识。所以,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要点。因为水利工程投资大、建设局限性多,学生在涉及到具体的教学内容时,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恰到好处地观摩到具体的水利工程,因此,直观教学所采用的录像资料、施工现场照片、实物模型等都有助于学生直观地感受施工现场。此外,随着社会发展速率的提升,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随时会面临新问题、呈现新技术,采用直观教学法、使用各类辅助性教学工具,可以随时结合实际进行调整,使其更适于时代所需。

五、进行系统总结,深化知识接收效果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用课件、影像资料等辅助教学,而学生大多通过这些可视化的教学内容获取感性知识,并在教师的解说、指导的辅助下,阶段性地掌握相关要点。但是,从严格意义来说,这些知识出现的前后、章节的设置都有其潜在的规律,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累积,这些规律会愈发凸显、细腻和表象。为了让学生深化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把握其内在联系,教师要适时进行总结,或指导学生进行自行总结。比如,以某关键词为核心,形成放射状的思维导图,或以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方式为核心,形成线性知识网络,让学生可以随着知识的增加,不断增补内容,完善系统,助力自我研究的实现与实践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中职水利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建构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与人才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相结合,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让学生在水利资源及水利工程意识生成及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培养其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方向去学习、前行的意识,从而成为社会和国家所需的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水利水利工程教学内容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