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这个世界,并且依然喜爱它

2018-02-09河南开封中学王云鹤

初中生 2018年2期
关键词:弗斯巨石独立思考

河南开封中学 王云鹤

最近,一位名叫林嘉文的被保送北大的同龄少年走进我的眼帘。最令我赞赏的是,他从小学起,就胸怀对史学的热爱。一个很早就有理想作为指路明灯的人,当然应该是幸运而坚定的。最令我钦佩的是,作为高考压力下“难以喘息”的高中生之一,他竟不顾“道阻且长”,逆流而上,饱览群书,纵观历史,甚至出版了两本专业性较强的学术著作。

这样一个对史学兴趣浓厚、思想深邃的少年,一个超越当今牢不可摧的应试教育体系的不凡者,其未来应该是充满光明的。

然而,这颗被众人寄予厚望的、冉冉升起的新星,却以跳楼的极端方式过早陨落,让人扼腕叹息。我不能也不愿对这样一个陌生的生命妄下断语,毕竟,我对他的全部了解,仅基于网络上的消息和文章。而我想说的,并非这个陌生而独特的林嘉文,而是千千万万个“林嘉文们”。

时下对“抑郁症”的解释,我认为实在是浮于表面了。我们在为林嘉文的悲剧感到痛惜的同时,更应该深思:是什么引发了他的厌世情绪?是什么矛盾在他心中激烈冲突,以致让如此年轻的他跃入死亡的深渊?

站在历史高峰而“一览众山小”,林嘉文无疑比多数同龄人看得更远。或许他困惑于王朝盛衰的轮回,上下求索而得不到答案;或许他哀叹历史真相的永不可完全还原,而迷失于寻觅真知的意义;或许他忧愤于与其理想大相径庭的复杂莫测的社会现实而望不到前路,终于无可奈何——“青云失路初心远,白雪盈簪壮志闲”;又或许,他看到了知识的无限、生命的须臾以及死亡的必然,如鲁迅所说,都是坟,而坟也最终都要湮灭的。我想,林嘉文正是对求知甚至人生意义产生了质疑和迷惘,才会悲观而厌世的。

不禁想起一则希腊神话:西西弗斯触怒了诸神,被罚将一块巨石推上山顶。而每当西西弗斯推着巨石接近山顶时,这块巨石就会重新滚下,令他前功尽弃。他不得不永无休止地做着这无效而无望的事情。也许每个人都为这悲剧而哀痛,但我想问:西西弗斯到底快乐吗?答案似乎是否定的。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倘若西西弗斯面前只有荒凉的大地,那么,他的生命岂不是会在无尽的孤独中无声无息地逝去,世上再无他的痕迹?因而,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也可能是快乐的。这高山,这巨石,对他形成了一个可观的世界,唯因他,才有一条荒草间依稀可见的小路,蜿蜒而上,指向山顶。我们总是看到他身上的重负,殊不知,西西弗斯的全部快乐就在于他的命运是属于他的。他已获救赎,那就是苦难之中生的力量和心的安宁。他推石上山所要进行的斗争,本身就足以使一个人心里感到充实。

这何尝不是人生的一个缩影?我们到达理想峰顶之途,也负担着现实巨石之重。有限的光阴让我们难以触及知识的彼岸,但我们可以毫无遗憾地畅游一小片智慧的海域。正如史铁生所言:“死亡是一件最不需要着急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在此之前做许多事,有许多经历。”所谓求知,也许是为了在无限的时空中为人类的存在建立一个较为稳固、准确的坐标。认识我们自己,认识宇宙兴衰,剖析万物之理,或许是人类终不可及的梦想,但其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这给了许多人去奋斗并乐在其中的目标,给了我们仰望星空的理由,给了我们存在的意义——“我思故我在”。因此,即使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登上学术的顶峰,但每个人都能离真理更近一点,距蒙昧更远一点,同时人生的意义也就更加明晰。

我惊异于精通历史的林嘉文,竟不能从历史长河中淘洗出那些亘古不变的生命本质意义,竟不能呼吸英雄豪杰的精神而更接近永恒。一时迷惘,本不至于引起终结生命的念头——何况是以如此消极的方式。有什么样的疑问,不能在岁月冲刷下浮现独属于自己的答案?有什么样的现实无力去改变,以致需以死明志?对人生问题的讨论其实贯穿着整个历史。我曾揣摩过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搏斗后空归的心绪,也思索过博尔赫斯《沙之书》中蕴含的无限神秘。我看过毛姆小说《刀锋》中拉里跋涉万里寻觅善与恶、生与死的答案,也读过莎翁笔下永恒的疑惑:“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独醒于浊世,不只有屈原投江而逝,还有巴尔扎克深刻剖析人性的《人间喜剧》。荣耀加身,不只有仲永终泯然于众人,更有居里夫人淡然一笑继续攀登真理高峰。人生的意义可以是工作,可以是善,可以是真理,但归根结底是归属感。社会与人生并不尽善尽美,但每个人都可以以豁达的心胸泰然纳之,或许就能尽一己之力,为世界做出些许贡献。

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中这样写道:“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即认识这个世界,并且依然喜爱它。”对人生意义的解答,或许正是在这对生活的接纳与热爱中。

编 辑 絮 语

读完云鹤同学这篇文章,我的感觉是四个字:荡气回肠。这是一篇极富思想力的中学生议论文。在文章的前半部分,我找到了云鹤写作的第一个诀窍:独立思考。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又找到了他的第二个诀窍:喜欢阅读。在独立思考下阅读,在阅读中独立思考,这就是我们中学生应该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弗斯巨石独立思考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世界上最大的巨石建筑
Easter Island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爱心树(上)
巨石:千古之悲痛,书法之绝唱
西西弗斯的神话
阁楼上的光
谈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