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生态廊道” 赢取“金山银山”
——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增强传播力生产力的思与行

2018-02-08

中国地市报人 2018年9期
关键词:廊道金华报业

(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浙江 金华 321000)

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一道不能回避的必答题。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努力构建提升传播力生产力的“生态廊道”,在赢取“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上积极进行探索。

一、提升“传播生态廊道”,做好“加减乘除”算法

着力做好“加减乘除”。以“四专”(专心、专注、专业、专一)为目标,大力打造绝对忠诚、勇立潮头、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新闻铁军,加强自觉性、主动性,加强团队作战、连续作战,减少被动性、盲目性、随机性,去除畏战、厌战心理;以“四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为引导,加大主旋律、重大主题报道,加大真善美传播,从而使采编团队策划能力、采编水平不断提高,主旋律、正能量传播形成几何级增长效应。

2016年以来,在金华市委部署“走在前列、共建金华”这一中心工作主题宣传报道中,《金华日报》锚定坐标,对齐标杆,把准脉搏,连续不间断地推出“走在前列、共建金华”系列报道,做到天天有报道、各方有声音、多种新闻形式齐上阵。这一系列报道有力地引领了舆论,金华市委、市政府和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多次充分肯定,称赞“《金华日报》充分体现了政治家办报,不愧为市委机关报”。这一系列报道也获得了2016年度浙江新闻奖重大主题报道一等奖,是该奖项中唯一一件全面反映市级中心工作的一等奖作品。

《金华日报》正是通过瞄准重大主题报道这个核心,创新管理模式,强化制度保障,创设了重大主题报道管理制度化、组织团队化、操作项目化的运行模式,从而做大做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都需要的“真新闻”“正新闻”,不断改善“传播生态”,始终保持党报的“重量”和“质感”,使得报纸始终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充分体现其在市场上的不可替代性,订阅量一直保持在10万份以上,加上随后创办的《金华日报·金报东阳》《金华日报·永康金报》《金华日报·今日开发区》等系列专刊,总发行量达到15万份以上,创历史新高,成为浙中地区发行量最大、最受读者欢迎的报纸。

二、彰显“价值生态廊道”,做好“速度与温度”“形象与灵魂”融合

建设综合交通廊道、金义科创廊道、浙中生态廊道是金华市委继2017年提出“走在前列、共建金华”要求后,在战略层面的具体谋划和部署,从金华市委六届十三次全会首次提出建设“三条廊道”,到“三条廊道”被写入金华市第七次党代会报道,再到一条一条谋划部署,一条一条落地推进。可以说,“三条廊道”建设是去年底以来金华地方发展最鲜明的主旋律,也是《金华日报》时政报道的最强音。关于“三条廊道”建设的系列报道与《金华日报》2017年“走在前列、共建金华”重大主题报道一脉相承,书写出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共建廊道的精彩续篇。而这一续篇是由媒体深度融合、齐心协力写就的。

“三条廊道”是2018年占据《金华日报》头版、新媒体平台首页频率最高的热词。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报纸刊发和新媒体推送的报道达到350多篇。为鼓舞全市上下人民的干劲,2018年5月8日至9日,金华市委在义乌市召开常委会暨重点项目现场推进会。《金华日报》抓住这一有力契机,展开大张旗鼓的宣传报道,在常规会议宣传报道之外,于会议开始当天配发综述稿《义乌:干事创业得有那股劲》,紧接着又结合省委、市委精神,连续配发评论员文章,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上下的士气,兴起了各地以大干项目推进“三条廊道”建设的热潮。

媒体深度融合,在“三条廊道”建设重要节点重磅发声、铿锵有力。2017年12月28日综合交通廊道标志性项目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项目开工,2018年3月18日浙中生态廊道项目集中开工,6月28日金义科创廊道建设启动,“三条廊道”建设的相继开工,标志着战略构想成为具体现实,值得浓墨重彩地书写。开工当天报纸刊发连版,配发综述;新媒体推送专题,进行活动直播;次日报纸刊发开工消息,摘编会议发言,配发重磅评论。这成为“三条廊道”开工报道的“标配”,强势的宣传引来市民欢腾、读者赞誉,体现在新媒体信息的传播上尤为直观,3次开工主打稿件在新媒体平台上的短时点击量达到300多万次。

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APP能赢利吗?”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业界人士。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认为,在“三金合一”的价值生态链条中,“APP”是其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重要环节,虽然其本身创收数字也在较快增长,但其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的战略价值远超其自身创利能力。可以明确的是: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通过媒体深度融合,“价值生态廊道”逐步成形壮大,在报媒的广告经营能力减弱的情况下,整体效益仍保持着持续增长。而这一增长,少了“APP”是不可想象的。

三、拉长“产业生态廊道”,做好“飞地”“热土”连接

在媒体传播格局发生剧变、纸媒赢利能力减弱的情况下,如何使“产业生态廊道”变长?

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把户外广告做到居民区,在金华市区108个主流社区中,建设了1000个社区灯箱广告,基本上达到中高端小区全覆盖;把户外广告做到闹市区,在集团大楼、金华市体育中心体育场、金华第一百货,集团拥有金华最大、最先进、地理位置最优越的户外视频,广告视觉效果震撼,充分吸引了受众的眼球。把广告做到了高铁站,目前已经拥有杭长线、金丽温线、沪杭线21个高铁站(包括杭州东站、杭州城站、温州南站)的广告经营权,从而,金报跳出版面经营、跳过房地产经营,转战到了高铁线上,成为省内高铁站广告经营的NO.1,牢牢掌握主动权,报业经营从金华市布局到在全省布局,新闻传播平台更多、更宽、更亮、更高了,产业生态链更长了。

“无奇不有”,体现的是勇探新路;要奇崛处寻风景,潮头上勇站立。涉足文化产业,为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的转型发展,推开了门,也打开了窗。近几年来,集团先后运营乒超联赛、中国新歌声、中国小小舞蹈家等活动,与中国婺剧院联合经营演出市场,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6年,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成立了“三分田”电子商务公司,但一直起色不大。2018年上半年,我们除了继续服务好政府项目,做好农民电商培训、积极承办会议和培训,与第三方合作运营微信项目外,还瞄准了“云”“大数据”“算法”等崭新领域,与“今日头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获得了“今日头条”金华、衢州两地的广告经营权;与阿里云达成合作意向,筹划成立“金报浙中云”阿里云区域合作中心,目前已获得了金华、丽水、衢州三市的经营权,完成了阿里云合作平台的开通,从普通的电子商务行业,“华丽丽”的转身进入了信息产业的最前沿。

“点石成金”,体现的是精准施策;要开拓思路、持续改革、久久为功。应对市场变化,我们的服务理念和方式手段也跟着变。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坚持主题化、系列化、日常化创新服务的基础上,突出抓好项目团队的“五化”。一是工作项目化,每个宣传和经营工作,都把它当成一个项目来打理;二是项目团队化,一项目一团队一召集人一班成员是团队的标配;三是团队协作化,团队中要形成“项目找人、人找项目,召集人找成员、成员找召集人”的双向互动、自由组合、有机融合的良好局面;四是成效考核化,项目实施过程中盯人盯事盯时间盯成效,及时评估考核,科学激励奖励;五是管理精细化,定量为主,让数字说话,同时辅以一定的定性评估。

项目化团队化,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注重抓实落细。每年在年初确定班子成员领衔负责的“十大攻坚克难项目”,年底则发布“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十大新闻”来检验成效。我们的目标是,通过项目团队化,人人争当项目经理,对产品负责,为产品运作,众人拾柴火焰高。

猜你喜欢

廊道金华报业
张金华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岁朝清供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陈金华
蜘蛛王要“吃”蓝脸兔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报业转型路径——报业地产走势探析
报业数字化及媒体使命——中日学人、报人关于报业未来的思考与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