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主任张华:物联网建设要面向师生真实应用场景

2018-02-08杨燕婷

中国教育网络 2018年12期
关键词:江南架构联网

在“2018中国高校CIO论坛”开放论坛中,江南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主任张华作了《校园物联网应用及规划》的报告,介绍了江南大学的智慧校园建设情况。以下为报告重点内容。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能源监管

当今社会已进入物联网时代,江南大学广泛应用了很多物联网技术,如校门道闸、监控、警务、路灯、校园公交、门禁、智能门锁、照明灯光红外感应、图书馆、智慧教室、智慧教学等均实现了远程智能控制。

针对学校老校区存在的基础设施老化严重,校园管理较为粗放、能源费用支出较多、人力成本较高的状况,学校自主研发了基于物联网架构的智慧能源监管平台,架构为1+1+N+M模式,即 1 个能源服务门户,1 个系统平台,N 个业务子系统 :水、电、气、空调、配变电、路灯、管线、建筑、用户服务等17个子系统,移动应用(Mobile),基本实现了数字能查、操作能控、状态可视、数据分析。

智慧能源监管平台建成以后,能够实现异常报警,及时发现用水用电过程中的问题,如通过发现地下管网漏失,做到一天节约了200多吨水;在用户行为方面,促进了良好的节能行为,如师生离开房间后自觉拉闸;在用户服务方面,用户能够随时掌握自己的用能情况,实现了自主查询、自助服务。

物联网建设对校园各项工作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江南大学,曾经常见的长明灯、长流水难觅踪迹,下班关电脑、拉房间总电闸已经成为每个人的自觉习惯,为学校产生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推动了智慧校园的建设研究,同时在社会上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智慧校园中的物联网应用

对于学校而言,如何建立更好的物联网呢?一是,面向学生学习生活应用场景,进行精细化的学生管理,整合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刷卡、上网、人脸识别等数字信息,建立了基于统一身份认证、智能校园卡的“学生学习轨迹跟踪”体系。二是,面向教师教育教学的应用场景,提供精准化的教师服务,从管理、教务、教学等方面提供课程录播、教学督导、教学安排等多种服务。

江南大学的智慧校园架构的特点主要是:厚基础、全数据、大平台、小应用、强服务。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定位表现在通过智慧服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倒逼改革并进行创新。提前准备和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寻找、创新业务需求,通过创新理顺物联网的建设和应用服务。

物联网的典型架构要从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进行整合。在感知层,通过教室内外的传感器等智能设备,实现对物的感知;通过智能校园卡、二维码、人脸识别、NFC等途径实现对人的感知。

在传输层,实施了LORA网络校园覆盖计划。学校从能源监管应用需求出发,建成了以物联网学院楼宇为中心部署覆盖全校范围的LORA网络。

在应用层,建成了物联网公共平台——IoT OS,采用OS操作系统,能够实现对物联网软硬件资源的管理。同时开放“API接口”和“标准”给第三方调用,便于第三方利用校园资源创建更多应用。我们希望IoT OS能够成为物联网建设资源聚合的“市场”与应用聚合的“平台”,同时也能成为物联网建设厂家协同的“生态”和物联网建设规范规则的“标准”。通过IoT OS平台将校园的数据进行接管,通过整合打造新的应用。

最终,通过物联网的应用,当一切被连接起来,使得更美丽的校园、更好的学习环境成为Enable(使能)。

猜你喜欢

江南架构联网
基于FPGA的RNN硬件加速架构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物联网技术》简介
功能架构在电子电气架构开发中的应用和实践
基于云服务的图书馆IT架构
小编有话说①
小编有话说②
小编有话说①
抢占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