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心聚力推进质量强区建设砥砺奋进助力经济转型发展
——北京市昌平区全力争创“全国质量强区示范城区”

2018-02-07文丨李凌松

中国质量监管 2018年9期
关键词:强区昌平区区政府

文丨李凌松

昌平位于中国首都北京的西北部,是首都城市发展新区和重点新城之一。昌平区始终坚持质量优先的发展战略,以深入推进质量强区建设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中“质量第一”和“质量强国”的战略部署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创新质量发展机制,优化质量发展环境,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凝聚先进质量文化,全区上下凝心聚力,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质量工作机制,发挥出强大的质量强区创建合力。

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 扎实推进质量强区工作

一是以质量强区为抓手,建立健全质量工作机制。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自强区伊始就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主管区长任副组长的“质量强区”领导小组,2017-2018年,连续两年把质量强区工作写入区委、区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8月,区委理论中心组以质量强国战略为专题,邀请总局黄国梁司长为全区正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授课。2018年5月,组织质量强区各委办局主管领导和部分企业代表,召开了2018年昌平区“全国质量强区示范城区”创建暨推进昌平区标准化建设部署大会,市质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姚娉和区委常委、副区长苏贵光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二是制定质量提升政策,加强财政资金保障。制定并落实《昌平区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意见》,陆续出台《昌平区质量提升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20多项配套政策,拨出1440余万元作为“全国质量强区示范城区”创建专项保障资金,两年发放质量提升奖励资金428.06万元。组织起草了《昌平区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方案》对全区各委办局质量提升相关重点工作任务进行了全面细化和分解,为质量提升行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夯实质量基础,服务经济发展。利用昌平区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高等院校集中的优势,区政府以“人人实验”为平台,有效整合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资源,为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检验检测提供便利,目前平台已上线各类仪器设备50余万台,基本形成检验检测机构的虚拟聚集。

发挥品牌和标准化引领示范作用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一是积极推动“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工作,打造行业品牌示范高地。积极推动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打造生物医药行业品牌示范高地,为支持园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政策扶持,2016年中关村生命科学园获批筹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二是实施标准化战略,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品牌。积极推进未来科学城科技创新工作和中法商务区可持续发展标准化合作,签署《中法商务区可持续发展标准化合作谅解备忘录》和《中法商务区可持续发展标准扩大化合作意向书》。三是积极推进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建设。金隅凤山温泉度假村获批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昌发展公司获批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四是广泛开展旅游文化品牌培育、宣传和推广工作。目前已形成十三陵国际旅游文化节、苹果文化节、温泉文化节、农业嘉年华等特色旅游文化知名品牌,培育老字号企业2家,国家地理保护产品3个。

创新完善质量发展机制 打造强劲质量供给体系

一是创新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区质监局制定发布《昌平区质量安全三级监管实施办法》,对全区515个村(社区)530余名质量安全信息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初步完成全区工业生产企业和特种设备的摸底调查,为质量安全动态监管奠定了基础。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高精尖产业结构。区政府研究制定了《昌平区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实施意见》,切实把生产性服务业打造成昌平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三是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服务。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景区改造投资,使得“老景区”旧貌换新颜;区旅游委着力推进“厕所革命”,共计获得市、区两级资金629.6万元,用于十三陵、居庸关等10余家景区的厕所改造工程,提升了旅游服务品质。四是畅通诉求渠道、提高维权效率,全面保障消费者权益。区工商局会同各部门立足自身职能,通过“1+N”工作模式,纵深推进消费教育引导,提高消费维权工作实效,消费教育更加贴近消费者和实际生活,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猜你喜欢

强区昌平区区政府
旅游兴区 产业强区
昌平区总工会 关心关爱显温情 爱心传递共战疫
昌平区总工会深入基层开展服务阵地建设调研
我眼中的缤纷世界
基于“三公消费”视角的地方行政成本控制研究
人才强区:杭州高新区“5050计划”
努力建设旅游强区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区长“不开心”
西咸新区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