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质量月”活动及成效综述

2018-02-07施京京

中国质量监管 2018年9期
关键词:质量活动

文|本刊记者 施京京

金秋九月,一年一度的全国“质量月”再次来临。

在清爽明朗的季节里,精彩纷呈的质量活动陆续展开,如绚丽的画卷舒展铺排。

这幅绵延的画卷,描述着我国改革开放40年里,政府部门、广大企业和群众对质量的重视和追求,也记载着持续的探索与创新、全社会知识碰撞的火花。

质量是兴国之道、富国之本、强国之策。在全国“质量月”活动第40个年头,回顾与展望,“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坚持“质量第一”建设质量强国

1978年8月31日,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这一天,第一次全国“质量月”广播电视动员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此时正值我国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初期,许多企业生产效率低、质量问题严重。原国家经委向全国发出了《关于开展“质量月”活动的通知》,决定每年9月份在全国工交战线开展“质量月”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质量第一”的思想,树立“生产优质品光荣、生产劣质品可耻”的风尚。在“质量月”期间,厂长、局长、部长们纷纷“站柜台”,听取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意见,把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带回去研究解决……

这一天,拉开了每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帷幕。从此,全国“质量月”活动成为我国长期开展的一项重大质量活动,也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改革开放一起走过了40个春秋。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全社会对质量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6年12月24日,国务院颁布了首个质量领域的纲领性文件《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明确提出开展全国“质量月”活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投身质量振兴事业,形成全社会重视质量的环境和风气。

1997年至2010年,政府相关部门每年都会联合发出在全国开展“质量月”活动的通知,提出当年的全国“质量月”活动主题,部署重点活动,如召开主题大会、开展大规模咨询服务活动、宣讲《质量振兴纲要》、拍摄质量月主题公益电视广告、举办质量知识竞赛、表彰质量管理企业、组织专项监督检查及打假活动、表彰名牌产品、宣传展示名牌战略成果等,引发了热烈的社会反响。

2012年2月6日,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规定:深入开展全国“质量月”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质量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质量舆论宣传的渠道作用;严格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发挥优势企业引领作用,带动提升整体质量水平;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以确保质量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鼓励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强化诚信自律,践行质量承诺,树立对社会负责任的良好形象;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质量发展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时光流转,我国“质量月”活动成为在政府部门的倡导和部署下,发动全社会尤其是广大企业积极参与,旨在动员全社会增强质量意识,积极参与质量强国建设事业,努力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注质量的浓厚社会氛围,促进社会质量共治、推进建设质量强国、提升国家质量竞争力的群众性质量主题活动。到2018年,已有34个部门联合主办“质量月”活动,涉及产品、服务、工程、环境等各质量领域,160项活动在全国各地火热开展。

从1978年的“生产优质品光荣,生产劣质品可耻”,1983年的“坚持质量第一,提高经济效益”,到1999年的“创造高质量,迎接新世纪”,2008年的“质量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再到2016年的“提升供给质量,建设质量强国”,2018年的“加强市场监管,建设质量强国”……每一年的全国“质量月”活动主题都紧跟党中央、国务院对质量工作的最新要求,既振奋人心,又贴近实际。实践证明,围绕实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动员和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质量月”活动,对提高全民质量意识,推动质量振兴和质量发展事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世界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约瑟夫·朱兰说:“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将成为和平占有市场最有效的武器,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质量摆在战略位置来抓。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质量工作的重视前所未有,“质量强国”明确写入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2016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提出“实施质量强国战略”。 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强调“将质量强国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质量第一为价值导向、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等一系列重大命题,并将“质量强国”郑重写入了党的报告,“质量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从2011年开始,连续八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主题也都出现了同一条“主线”:建设质量强国。

40年来,全社会参与“质量月”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纷纷动员起来,参与人数越来越多,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扎实有力。据统计,每年参与“质量月”活动的企业超过50万家,一线职工超过3000万人次,参与群众超过9000万人次。党的十八大以来,“质量月”的主办单位已全面涵盖党、政、军、群、团5个领域,全国共有超过2亿人次基层一线员工、4亿人次群众参与了“质量月”活动,广大企业、公众对质量发展的参与和关注,汇聚起质量强国的强大力量。

40年来,全国“质量月”活动的蓬勃开展,推动着我国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伴随着各项质量工作的有效实施,国家监督抽查平均合格率整体呈现上升态势,重点消费品质量逐年提升,服务业质量发展政策不断完善,重点服务行业质量监测扎实推进,服务质量满意度稳中有升。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制造业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达93.9%,网民对服务消费、商品消费、消费维权满意度达到93.9%、88.2%、72.3%。全国“质量月”活动已经成为推动建设质量强国的重要平台和抓手,“建设质量强国”也已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全力提升质量迈向质量时代

时间回溯到2013年,党的十八大在此前刚刚召开。这一年的“质量月”前夕,深圳获评首个“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这座生机勃勃的南方城市曾经以“三天一层楼”的奇迹为全国树立了“深圳速度”的标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深圳在第一个30年以惊人的速度创造了巨大的经济规模,但没有改变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痛点”。直至2011年,它再次引领改革,首次明确提出把“深圳质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新标杆。

这一理念成为深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破局之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深圳质量”的示范效应下,我国一大批城市加入到“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的队伍中来,使“质量强市”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新战略。

这其中,就有获得“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命名的首个县级城市永康。2015年9月,永康市“质量月”活动启动,这是该市首次举办大型“质量月”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新诞生了三个提升质量的“神器”:质量志愿者服务队、行业质量监督员、首席质量官。通过这三个有代表性的人群,全社会不断提高质量意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环境,推进“制造向创造、速度向质量、产品向品牌”转变。

与此同时,“质量月”的时间和概念在永康被拓展。2015年5月开始,一场名为“业业质量月”的活动在永康门业、杯业和电动工具等行业相继启动。与传统“质量月”不同的是,永康的“业业质量月”是一场以支柱产业为重点、以行业为单位,集中提升产业质量发展水平的活动。门窗行业“质量月”活动率先在5月展开,全行业紧紧围绕“品牌强行业、质量赢未来”的活动主题,开展了包括质量管理孵化、QC小组实践、专家讲座研讨在内的系列质量提升活动,参与企业达270家次,人数达600余人次。

一系列探索和创新背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的新变化,以及由此在质量领域掀起的滚滚巨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工作时,不仅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新常态,还提出了质量领域著名的“三个转变”: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4年12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全面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9大特征,质量成了贯穿会议公告全文的主题词,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新常态中的鲜明质量特征,更强调了质量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也正是在2014年的全国“质量月”,9月15日,首届中国质量(北京)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当党和国家领导人首次在全世界面前宣布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迈向质量时代时,它既像是一个质量宣言,向世界表明了我国政府和全国人民着力实现质量强国战略目标的决心和信心;也如同一个质量号令,动员全社会成员迅速行动,共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三年后的同一天,2017年9月15日,黄浦江畔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第二届中国质量(上海)大会隆重开幕。“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质量。千百年前,精美的丝绸、精制的瓷器等中国优质产品就走向世界,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今天,中国高度重视质量建设,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努力为世界提供更加优良的中国产品、中国服务……”当国务委员王勇向大会宣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门给大会发来的贺信时,现场的600余名中外嘉宾送上了雷鸣般的掌声。

2017年9月5日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当天,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出台质量工作纲领性文件,在我国质量发展史上尚属首次,必将对我国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文件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总体要求到全面提升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破除质量提升瓶颈、夯实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改革完善质量发展政策和制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向全党全国作出了最有力、最集中的质量动员,全面提出了新形势下质量提升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质量提升,落实在一次次具体行动中。2017年全国“质量月”活动期间,我国质量工作主管部门除了举办中国质量大会,还围绕重点产品开展质量提升活动,针对中小企业质量发展难点和瓶颈开展质量技术服务中小企业活动。其中,以“服务零距离、质量零缺陷”为主题的质量技术服务中小企业活动包括:摸清企业质量需求、帮扶企业升级质量基础、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品牌建设、助力出口企业质量升级、强化服务型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宣传贯彻质量政策、开展质量培训咨询、优化质量政务服务、实施“一站式”质量服务共10项内容。活动中,全国质检系统累计开展计量领域服务170次、标准领域服务1465次、检验检测领域服务1929次、认证领域服务551次、质量咨询培训3712次、服务中小企业60万家,活动效果显著。

质量提升,既可见于“质量月”,也发生在每一天,推动我国凝聚日益浓厚的质量发展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提出了实施质量强(兴)省战略,28个省的180个市(区、县)申请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在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的带动影响下,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实施了对下级政府的质量工作考核。当前,我国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高,相当数量的原材料、基础元器件、重大装备、消费类及高新技术类产品质量接近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一批国家重大工程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中国制造”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这底气,来自于中国质量。

增强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时间的车轮飞速前行。“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作出了新的判断。

2018年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进行机构改革,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加强和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在这次大规模的改革中,市场监管总局组建成立,此时正值改革开放第40个年头。

2018年的全国“质量月”活动,成为市场监管总局成立之后的首次“质量月”活动,以“加强市场监管建设质量强国”为主题。“今年的‘质量月’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大力搞好‘质量月’活动,有利于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环境,督促企业履行质量主体责任义务,从源头防范化解风险,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吃得放心,也有利于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意义十分重大。”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在全国各地,继续掀起了“质量月”活动的热潮。聚焦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河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构建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城乡建设管理、政府服务“六大质量”体系。近日,以“树立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8年河北省“质量月”活动正式启动。今年该省将开展“工程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农机质量调查、监督检查”、“教育产品质量大检查”、“重点区域、重点消费品专项整治行动”、“质检利剑”等专项行动,组织“河北品牌宣传活动”、“诚信兴商活动”、“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职工素质提升活动”等19项活动,从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夯实质量技术基础、大力宣传质量知识等多个角度,引导企业科学追求质量,全力确保民生民安,努力推动标准、质量、品牌、信誉联动提升,营造质量强省的浓郁氛围。

近年来,通过质量强省建设,湖北省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为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截至目前,该省共有8个城市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13个县市争创“质量强省示范市(县、区)”。2018年湖北省“质量月”活动的主题是“深化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质量强省”。活动期间,武汉地铁首趟“质量专列”在4号线正式上线运行。车厢内以绿水青山为背景,印有“质量月”主题和宣传口号,还有计量、标准、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的科普知识,以及“质量月”宣传活动的推广二维码,向广大乘客传播质量知识、开展质量宣传。

在提出“深圳质量”的新理念后,深圳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形成了以标准、设计、质量、品牌、信誉组成的五位一体,最终形成一个政府、社会、企业、市场共同推进质量建设的大格局。2018年“质量月”期间,深圳将开展包括召开全市质量大会、优质工程现场观摩活动在内的91项活动。近年来,深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的成绩,质量提升成为“深圳质量”的“重头戏”。该市围绕重点产业机器人、无人机、服装、钟表、眼镜、珠宝等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打造深圳工程制造精品,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目前,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正在打造一个数据全面、功能齐备、应用广泛的三次信用和事中、事后智慧监管系统,让守信者走遍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

全国“质量月”活动如火如荼,人们对质量的重视、追求与探索从未停息。

40年砥砺前行,40年春华秋实。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全社会奏响了新时代的最强音!

猜你喜欢

质量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质量”知识巩固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牛年到,节日活动可以这么“牛”
“拍手歌”活动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关于质量的快速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