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2018-02-07福建省编办

中国机构编制 2018年2期
关键词:机构编制管理体制福建省

●福建省编办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明确了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措施。在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方面,提出要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责,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福建省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使命重大,任务艰巨。机构编制部门肩负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科学配置党的执政资源的重要职责,把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和自然资源资产改革和管理任务逐项落实在机构编制工作的实践中,是机构编制部门的职责所在。

一、遵循自然规律,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取得成效

福建省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生活将近18年的地方,早在2000年,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就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设生态省战略,并推动制定了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习总书记指出,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多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注重发展绿色低碳循环新兴产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实行比国家更严格的环境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坚持绿色导向,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取消了34个县的GDP考核,建立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促使广大干部履行保护生态的职责;坚持绿色创新,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几年来,福建省一直保持了环境质量的全优:空气平均达标天数占比98.4%,12条主要河流一到三类水质占比96.5%,森林覆盖率达到了65.95%,保持全国第一。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福建省经济持续中高速发展,2016年福建GDP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在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中找到了一条共赢的路径。

正因为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2016年,福建省被中央确定为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根据中央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要突出制度创新、聚焦难点重点问题,在体制机制上力求突破,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等要求,福建省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为了稳妥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省编办与高校合作,专项开展了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课题研究,理清了相关理论问题,对体制改革提出了可行性建议。省编办把研究成果应用在政策制定实践中,拟定了《福建省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实施方案》,省国有自然资产管理局正式挂牌办公。同时,福建省坚持以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管理体制、增强全民公益性为目标,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充分发挥机构编制资源“绿色”配置作用,推进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建立。目前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运行顺畅。为保护好生态环境,打击破坏生态的犯罪行为,福建省在多个领域加强了立法,在省市县三级法院和检察院分别设立了生态资源审判和检察机构。长汀县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建立完善了保护和治理体系,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保护好生态环境,让自然资源得到永续利用的格局正在形成。

二、学懂弄通十九大精神,真正树立保护生态、珍视自然资源的理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上还很脆弱,福建省有着良好生态基础,自然资源资产丰富,种类齐全,有条件为全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更大贡献。机构编制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把精神牢记在脑子里,落实在行动上,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当前,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梁八柱”之一的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以及推进省以下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等都是机构编制部门的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习总书记的分析,点出了现行体制的弊端,那就是各自为政,无法形成合力。因此,机构编制部门必须统筹谋划,在当前严格控编减编的大背景下,通过内部调剂等方式,主动把有限的执政资源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倾斜。

三、贯彻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省强化顶层设计,绿色导向,坚持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强大动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部署的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建立多元化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完善绿色发展绩效评价考核体系6个方面、38项重点改革任务,2016、2017年32项已形成改革成果,2018年6项中有2项已形成改革成果,其他改革任务正在抓紧推进中。《福建省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试点实施方案》已正式批复。当前,正在扎实推进贯彻落实。根据习总书记提出的“按照所有者和管理者分开和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管理的原则,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建立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所有权人职责的体制”要求,在横向上按照“山水林田湖”有机统一要求,将国土、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履行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整合交由拟组建的省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局承担;在纵向上将市、县政府履行的所有者职责集中上收,实现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由中央和省级集中统一行使,构建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福建省选择南平市试点,探索不同层级政府代理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的实现形式,积累经验,以便在全省范围推开。同时,进一步完善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试点,理顺公园管理局与当地政府的关系,理顺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实现武夷山国家公园从碎片化管理向统一管理的转变。

四、强化法制保障,确保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成果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高度重视法治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法治中国。在推进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强化法制保障,是重要的一环。一是推进立法,做到有法可依。福建省目前针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中间过渡地带适用法律法规各异的现状,在梳理、吸收试点区内现行各类法律法规规章有关规定的基础上,研究起草《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条例》,对国家公园管理相关问题予以规范,目前立法工作正在推进。将来,随着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还会出台更多的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使用相关法律法规,使各类机构能够秉承依法、公开、专业、程序化、可问责的原则,对自然资源资产实施有效监管,使公民能够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依法开展各项活动。二是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要实行最严格的自然资源保护和管理制度。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严惩,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都要补偿环境损失。三是积极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解决制约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健全执法机构,整合执法资源,形成多层级的环境执法监管网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能力建设,增强监管执法的独立性、权威性和有效性。强化部门间协调联动,建立会同其他部门的联合环境执法机制,打通环境监管“最后一公里”。

猜你喜欢

机构编制管理体制福建省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 义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释义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网通政务新浪潮 共话机构编制新未来
——2017年第一期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专项培训班(领导力班)顺利举办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