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雄安新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意义及其对北京人口的影响

2018-02-07周冬雪魏林妍鲍辉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15期
关键词:职能新区京津冀

周冬雪,魏林妍,鲍辉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沧州061100)

1 引言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习近平同志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调发展而选择的一条具有历史性改革意义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促进北京、天津和河北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最重要的环节。雄安新区由国务院批准建立,定位于二类城市,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地区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要意义。[1]当然,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雄安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北京的资源配置,使得人口压力有所减缓。

2 雄安新区现状分析

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2018年4月6日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将与“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心不相符的城市功能适当转移。不难发现,一直被人们看重的经济中心职能将部分转移至雄安,这将吸引很多企业入驻雄安,由此吸引大量人口涌入。同时,我们所谓的“北漂”也可能一部分转换为“雄漂”。不仅如此,较首都直上云霄的房价,雄安新区的房价更易让人接受。据产地方试行方案,新城试行以公租房、廉租房为主的建设模式,也为雄安新城成为万众聚集的新都提供了好的条件。

3 建设雄安新区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2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指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大国的首都,不应承担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过多的功能”。从人口膨胀到交通拥堵,从房价高涨到环境恶化,一系列“大城市病”成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限制,不进行功能疏解,城市运行终将无以为继。[2]而目前聚集在北京的非首都职能例如:一般的制造业、区域性的物流基地和批发市场、中心城区过于密集的教育医疗资源,部分行政、事业、服务业单位等,这使得北京出现了很多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等问题承载能力较强,可见其区位优势明显,可塑性极强,具有可开发的潜力,让雄安非首都职能能够有效配置资源并实现内涵集约发展。因此,建立雄安新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北京的人口压力,改善环境情况,优化了京津冀的产业结构,促进京津冀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也正是如此,北京的问题成为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接受到北京的辐射和带动,并且能够承接北京部分非首都职能的城市,为北京实现“瘦身健体”,建设开辟新的道路。而参考类似于北京这样人口规模大的城市,基于东京、首尔等地区运行的发展模式,疏解城市中部分不符合世界城市发展目标的职能,对于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有很大的意义。这恰恰是建立雄安新区的意义所在。

4 雄安新区对北京人口的影响

雄安位于距离北京140多公里的地方,在距离上可能没有廊坊,天津等地区有优势,但独特的是保定、天津和北京连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无论是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试验田,还是优化北京的布局、空间结构,探索新的开发模式,这个等腰三角形无疑是最佳的选址区。雄安交通便捷,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开发潜力无限,为北京提供了这样足够优良的条件。

雄安新区要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不是对北京功能的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有计划地进行适当疏解,其本质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疏解北京人口压力,进而,随着北京人口的流动,影响到北京的部分企业。而任何人口流动变化,都将可能加速市场整合、重组,并激励创新,而能够适应这种变化趋势的企业也能崭露头角。同时雄安会吸引一部分企业搬迁过去。作为一个新城,肯定也会有学校、医院,部分搬迁到雄安,这也可使北京的人口数量不会增加那么快。

2018年4月1日,中国提出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一周年。有资料显示,自2017年7月份北京至保定途径雄安的2对动车组列车开行以来,北京至雄安新区之间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探亲流、通勤流、商物流和旅游流。至2018年3月30日,两对雄安动车组共计发送旅客49万人次。其中,地处雄安新区的白沟、白洋淀两站共计发送旅客约15万人次,占发送总数的约三分之一。虽然新区还没有建设完全,但是人口的流向也表示雄安未来一定可以减少不少北京人口压力。

雄安新区的建立,可以帮助北京探索人口密集经济地区发展新模式。从东京、首尔等人口规模大的大都市地区发展经验来看,北京自2000年以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主要表现就是北京人口规模的迅速扩张。在这样非常态的人口膨胀下,北京的城市压力越来越大。面对棘手的人口、产业问题,北京也可采取东京、首尔等大都市一样严格的行政手段、恰当的市场引导和适当的产业结构调整,例如,东京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从城市化初期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知识密集型逐步过渡的过程。1959年,日本政府颁布《工业控制法》,对一定规模以上的工业、大学等新增项目进行控制。《工业控制法》的实施,促使东京大批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一些重化工业相继迁出,而以研究开发型工业、都市型工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工业开始聚集。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劳动力逐渐转移,大大降低了东京的人口规模。[3]基于此经验,北京也需要注重人口调控,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人口流动。建立雄安新区正是为疏解北京非首都职能,为北京人口调控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优化北京人口结构,进一步提升北京的世界影响力。

通过分解核心功能做大做强,有效缓解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减缓北京的人口增加速度,因此,以雄县、安新、容城特有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环境的区位优势,雄安新区设立的首要目的就是疏解北京的非首都职能,究其根本还是疏解北京中心城市过大的人口压力。在疏解人口的过程中,雄安新区需要借鉴国际大都市,尤其是拥有相似文化背景的日韩国家的城市的疏解经验,在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公共服务水准上加强自身的吸引力,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打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区。此外,政府应该出台强力的政策与市场利益机制相配合,共同分担人口疏解的任务。[4]

5 结论

雄安新区应主动加强与北京建设的工作对接、服务支持,协同与北京的联动,将雄安新区的设立意义有效的发挥出来,最大程度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出去,积极引导北京人口向雄安新区转移。雄安新区需要增强自身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打造一个比北京更具吸引力的城市,让大家愿意去并且主动地去。作为千年大计,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坚定不移跟党走,就能探索出一条更具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职能新区京津冀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职能与功能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宁波三门湾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