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及应对

2018-02-07张绍利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31期
关键词:财会管理层管理制度

张绍利

(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山东省立医院西院)),济南 250022)

1 引言

近些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大部分使用的都是内控管理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内控管理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其缺点与不足也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来。在财务会计管理过程中,财务信息需要满足真实性以及可靠性,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内控管理时,需要注意科学合理性,并且同时能够满足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建设的需求,才能最终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安全可靠性。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不仅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准确的信息,还能够降低行政事业单位的成本支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产生薄弱环节的原因

2.1 内控管理分工问题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都采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措施与模式,并不能满足社会时代发展的需求,也不能满足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采用内控管理方法过程中,也没有对内控管理进行明确的分工,因此导致工作职责不明确。为了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有效明确内控结构分工管理,就需要将内控管理部门独立设置,避免其依附于别的部门,抑制内控管理部门作用的发挥[1]。同时,建立内控管理监督部门,监督内控管理的独立性。

2.2 财务管理理念问题

现如今,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仍然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通常采用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并没有认识到先进管理理念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逐渐趋向国际化,仍然采用传统财务管理理念的行政事业单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不能良好的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控制,阻碍行政事业单位实现现代化财务管理目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仅仅是对资金的收入以及支出进行管理,没有将管理理念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从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3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薄弱环节

3.1 缺乏健全的内控制度

内控管理制度的有效制定,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其主要就是通过借助合理内控方法与模式,从而实现会计内控目的,但是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情况来看,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同时内控管理流程也缺乏科学合理性。对于相关的财务工作没有进行详细的划分,不仅使得单位的资金具有一定安全问题,也不能满足内控管理的制衡性需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2]。

3.2 基础财务工作内容缺乏规范性

现如今,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先进的财务团队,整体业务水平相对较低,财务人员的工作素质也具有一定差异性,并且对新入职的财务人员没有相应的入职培训,对其财务能力没有详细的了解,使得分配的岗位并不能与其能力相匹配。同时,财务工作人员在对单据进行审核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监督,过于形式化,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部分财会工作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对财务资料进行完善,导致对最后的查账工作产生一定阻碍作用。

3.3 预算缺乏准确性

现如今,大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都缺乏完善的预算体系,没有对预算工作进行细节化的划分,并且对于单位各部门之间的经费也没有进行准确的预算,大部分都是通过经验对各部门的经费进行预估,其预算结果不具备准确性。与此同时,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经费预算的过程中,还缺乏相应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经费支出也缺乏相应的管理体系,导致经费在支出过程中较为随意,落实不到具体的部门,最终使资金的预算和实际用量有一定的差异性,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年度预算执行后没有进行分析和评价,预算执行差异得不到解决和反馈。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编制下年度预算,如此往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增加了内控管理的难度。

4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薄弱环节的应对措施

4.1 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体系

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效率,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明确内控管理结构分工。合理有效的内控管理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一定程度上还能够解决单位内部的财务资金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内控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对单位内部财务数据进行辨别分析,及时发现其中错误以及差异,并进行快速合理的解决,还可以对内控管理运行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内控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内控管理的透明性,并对财务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在发生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对问题源头进行处理,降低因为失误对行政事业单位造成的损失。另外,行政事业单位针对资金的支出以及收入可以实行登记制度,便于财会工作人员详细掌握资金情况,便于财务管理。

4.2 提高会计人员,特别是管理层的专业素质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基础财会工作进行规范化的过程中,需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创建专业财会团队,为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在选择会计人才时,需要对其专业素质进行严格的把关,并对其进行背景分析,明确其是否具有从事财会工作的资格,并且对于聘用的新会计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上岗培训。与此同时,还需要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进行深层次培训,因为管理层的支持和理解是内控管理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只有加深管理层对内控管理的认识与了解,使管理层深刻认识到内控管理的积极作用,才能保证内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有效建立和实施。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开设与内控管理有关的专题讲座,使得管理层人员对于内控管理的执行内容有详细的了解,并能够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自身情况,将内控管理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另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可以定期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继续教育,有效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控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3 提高预算估算准确性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预算的准确性,行政事业单位就需要对预算编制进行严格的规范,明确其预算时间,并将年度预算及时传达给下属单位,预算如果需要进行调整,就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流程进行上报。另外,行政事业单位还需要依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使预算执行效率有效提高。并且,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在执行的过程中,还需要符合相关的规定,明确其资金支出范围,项目支出预算资金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流程进行实施,并确保专款专用,避免出现专款用于其他资金支出,项目如果中途调整中止,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报批。

4.4 规划内控管理工作流程

内控管理的有效应用,可以使行政事业能够及时了解财务运行情况。但是在应用内控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其工作流程进行严格规划,从规划好的流程中找出风险点,进而对风险点加以重点关注和监控,以预防风险的发生。也可以使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层从流程中及时发现资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解决。内控管理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管理方法,更具科学合理性,使得财务工作结果更具有准确性与可靠性。与此同时,内控管理的合理应用,还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减少人力的浪费。并且,内控管理还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出会计审核监督管理的作用,很大程度上规避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5 结语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在应用内控管理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其应用过程中薄弱的环节,积极应对其中的不足,不仅需要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体系,提高会计人员、特别是管理层的专业素质,还需要提高预算估算准确性以及对内控管理流程进行合理规划,从而确保内控管理工作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其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财会管理层管理制度
机构投资者与管理层共同持股存在联合效应吗?——基于企业创新的视角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中小企业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策略
核安全文化对管理层的要求
企业财会内控监督机制的现状与思考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2017年全国商务财会学术论文获奖名单
发挥财会管理功能促进企业提高效益
论管理层收购的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