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刊点评

2018-02-07

中国民政 2018年24期
关键词:德班民政残疾人

2018/12/4—2018/12/19

1 12月4日,北京文化志愿者主题活动上,主办方梳理了超过3万名北京文化志愿者累计10万余小时的服务成果。

本刊点评:经济的拮据只是贫困的表象,根源还是缺乏文化知识和致富意识。为老年人、残疾人、外来务工子弟提供超过10万小时文化服务,体现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双管齐下的治理理念。

2 12月4日,青海福彩APP正式上线运行。据介绍,它将成为集信息服务、政策宣讲、日常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本刊点评:当今是信息化时代,民政部也明确提出要充分运用“互联网+”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创新的要求。青海福彩APP的正式上线将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和服务能力。值得借鉴和推广。

3 12月5日,武汉市武昌区借助信息化手段创新社区治理铺设大网格,党建引领社区自治、法治、德治与服务一体化模式。

本刊点评:“身边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服务型党组织搭建上下贯通的“大网格”,逐步完善的组织体系、治理体系、服务体系让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4 12月6日,第六届全国智能养老战略研讨会在重庆召开,讨论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本刊点评:新兴技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任何技术都只是手段。只有以老年人为本、读懂老年人真实需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才能真正地实现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目标。

5 12月7日,《中国青年报》对浙江宁波“顺其自然”的捐赠发表评论文章,“20年匿名捐款逾千万 让爱心顺其自然”。

本刊点评:“顺其自然”曾在信里说:“坏事不做,好事不说”。这也许就是他善举背后的理念:慈善应该是纯粹的,不需要额外的表演与炒作。这才是真正的慈善。

6 12月11日,多段卧底实拍未成年人“女德班”的视频在网上流传。温州市未成年人“女德班”被关停。

本刊点评:有人认为 “女德班”屡禁不止的原因是不涉及体罚和非法约束未成年人人身自由等行为,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宪法已明确男女平等的原则,“女德班”已违背了宪法精神。

7 12月12日,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正式上线,将形成全国有机统一的系统架构,实现补贴制度的精准实施。

本刊点评:系统的上线,不仅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更是“互联网+民政”的具体实践。这对于提高信息透明度、提高办理效率、杜绝腐败等具有重要意义。

8 12月12日,内蒙古准格尔旗法院发出首份离婚证明书,只记载部分信息的证明有着和裁判文书同等的效力。

本刊点评:离婚裁判文书包含大量当事人的隐私,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证明书充分考虑了当事人的感受,体现了家事审判专业化、人性化、社会化的改革方向,也彰显了司法温度。

9 12月15日,山西确认曲沃县起名于西周,被确认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本刊点评:“千年古县”旨在重点保护置县千年以上、专名沿用也达千年以上的地名。不妨拓展此思路,将那些百年以上或者人们耳熟能详的地名也通过项目的形式予以重点保护起来。

10 12月19日,海南省将培育一批与自贸区(港)建设相适应的社会组织。

本刊点评:社会组织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海南省有针对性地孵化、培养社会组织,提升了民政工作的重要性,也预示民政事业发展所面临的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

猜你喜欢

德班民政残疾人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女德班”与“傻家长”
“女德班”与“傻家长”
救助寻亲,民政做了什么
月度关键词
我骄傲
引民政之“水” 浇卫生之“田”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