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机器人对企业转型及人才需求影响的研究

2018-02-06黄敏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机器人人才影响

黄敏

【摘 要】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对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转型、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论文通过分析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和技术基础,探讨了工业机器人对企业转型及人才需求的影响,并剖析了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对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的影响。

【Abstract】The popularization of industrial robo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upgrad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the labor market and so on.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echnology foundation of industrial robot,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robot on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and talent demand is discusse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use of industrial robot on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labor market is analyzed.

【关键词】机器人;企业;人才;影响

【Keywords】robot; enterprise; talent; 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2-0132-02

1 引言

现代工业技术不断发展,智能制造日益成为促进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目前工业机器人技术正逐渐向着具有多种感知能力的方向发展。技术先进工业机器人集精密化和智能化于一体,通过对过程实施精确控制和优化管理,实现了系统的智能控制,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

机器人的广泛使用,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使现代生产进一步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面迈进,机器人技术是全面延伸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新一代生产工具,机器人技术融合了检测技术、伺服控制、网络及通信等技术于一体,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1]。

2 工业机器人对企业转型的影响

2.1 工业机器人对劳动力市场及产业结构的影响

2.1.1 劳动力市场

根据报道,随着机器人的大量使用,劳动力市场对普通工人的需求减少,近几年来,美国的普通工人数量每年下降约6万人,到2016年普通工人的数量不到30万人,在机器人应用广泛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领域,每万名工人就拥有300个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和普通工人的数量比高达1∶3以上。机器人的应用无疑给普通工人的就业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国内,随着机器人普及率的逐年提高,机器人与普通工人的竞争、替代关系也慢慢显现出来,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和维护成本逐渐降低,从长期使用的成本看,已经逼近甚至低于人工费用,因此,工业机器人在逐渐代替普通工人,将会导致某些制造业普通工人在市场上供大于求,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从事机器人生产及其相关领域的新型技术人才则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2.1.2 产业结构

对美国、德国和日本等相对发达国家而言,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经相当普及,在农业生产、工业制造等领域生产效率较高,同时也向发展中国家大量出口工业机器人,使得发达国家的劳动力向电子技术、信息处理及自动控制技术等领域聚集,而农业、汽车制造业等方面的就业工人越来越少,近年来,优质智能制造业回归本土已成为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的一种趋势。而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欠发达,大量的普通工人就业于农业和工业生产第一线,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对国家产业结构的影响尚未完全体现出来,在我国由于机器人应用的不断普及,机器人技术已经影响到了农业生产、食品加工、汽车生产和机械制造等各行各业,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地优化和创新。

2.2 工业机器人对企业转型的影响

2.2.1 工业机器人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使企业的生产更加安全可靠,随着视觉技术不断发展,机器人的视觉系统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深深地影响着现代工业的生产格局。例如,普通焊接机器人售价不到30万元,可以不分昼夜连续工作,焊接质量高,至少可以顶替5位焊接工人,按照每月5000的人工成本,初期的投资一年即可收回。特别是在上料和送料等自动机床加工控制系统中,机器人一次就能抓取数吨重的加工材料,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在高危或各种不适合人力工作的環境下,机器人更是体现了其优越的性能。机器人替代普通工人,不仅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控制,而且利用其柔性控制技术,可以轻易实现不同工位、不同产品的生产制造的灵活运用。显然,机器人的广泛使用,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提升企业制造的智能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2.2.2 工业机器人促进企业经济转型

在我国出口导向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数量较多,其经济发展模式以低成本的劳动力为依托,欧美国家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再工业化进程给低端制造模式带来巨大冲击,许多国内企业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来应对西方发达国家带来的冲击,通过推动制造业升级,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逐步淘汰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能的小型规模企业;经济发展模式上,从劳动密集型模式向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模式转变,同时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使经济稳步发展。endprint

3 工业机器人对人才需求的影響

3.1 工业机器人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用、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人技术成为世界强国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智能机器人融合了机械、电子、人工智能等技术。机器人技术引入教育,不仅有利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促进我国智能机器人事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创造能力和跨专业的综合应用能力。智能机器人集成了数学、物理、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等众多领域的科学和技术知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在美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机器人相关的课程,同时机器人作为课程的学习平台,已经慢慢应用于高校其他课程中。在日本几乎每所大学都有高水平的机器人研究会,每年定期举行机器人设计和制作大赛,大赛得到日本政府、企业界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大赛不仅加速了日本机器人文化的普及,而且调动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发了大量的机器人产品,增强了社会应用机器人技术的积极性,也为日本的创新教育提供了好教材,好课题,不断培养了大批创新人才和机器人研究和应用人才。机器人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日本工业的发展,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为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机器人相关人才需求与预测

随着企业智能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伺服控制技术等自动化设备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到生产线中,工业机器人替代了大量人力劳动,实现更加精确、更具效率的自动控制,不仅大大释放了生产力,也产生了许多新兴产业,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据不完全统计,一台机器人需要3到5名相关的操作维护和集成应用人才,因此机器人高端集成应用的技术人才和操作机器人的专业技术人员需求保持强劲的增长,需求缺口较多。目前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增速在20%~30%之间,相应的人才储备数量和质量却难以跟得上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步伐。机器人的使用需要技术工人来操作、维护、保养,机器人产业壮大的同时也造就了机器人操作、机器人维护和保养、机器人技术开发等新的市场机会,伴随国内制造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可以预计机器人相关产业的技术工人会供不应求。

【参考文献】

【1】吴雯芳,刘昕.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顾震宇.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与趋势[J].机电一体化,2006(2):121-122.endprint

猜你喜欢

机器人人才影响
人才云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