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中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2018-02-06朱珊珊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带头人队伍建设

朱珊珊

【摘 要】目前,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普遍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和挑战,如推动精准扶贫能力不足、队伍建设后继乏人、权力监管缺失、保障机制不健全等,成了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选任、培训、监督、保障机制,才能更好地调动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工作的积极性,推动精准扶贫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Abstract】At present, the leader teams of rural party organizations are generally facing different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such as the lack of ability to help the poor, the lack of successors, the lack of power supervision and the insufficiency of guarantee mechanism, which become the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We must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selection, training, supervision and guarantee mechanism of rural party leader teams to better mobilize the enthusiasm of the leaders of the rural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promote the achievement of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关键词】精准扶贫;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问题对策

【Keywords】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rural party organizations; leaders; team build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D2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12-0125-03

1 引言

打赢扶贫攻坚战役,实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整体脱贫,是一项惠及7000万贫困群众的民心工程,也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农村精准扶贫的核心在于农村基层党组织,但关键还是要有一支素质高、肯吃苦、能力强、敢担当的党组织带头人,他们是带领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是落实党的脱贫攻坚政策,推动精准扶贫的“火车头”、“总指挥”,加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对于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提升精准扶贫工作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精准扶贫中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决战决胜深度贫困,推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影响和制约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选任后继乏人。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优秀青年就业创业的选择更加丰富多元,大量农村优秀青年选择离开家乡,外出学习务工生活,农村人口老龄化、村庄空心化等问题的出现,导致了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年龄结构老化,后备力量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等问题。一些贫困村受自然环境、发展条件、贫困程度、干部晋升难等因素的影响,很难留住人才,尤其是留住年纪轻、素质高、本领强的致富能人。在村干部的选配方面,一些地区的下派“第一书记”,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镀金”思想,驻村工作“蜻蜓点水”,不善于做群众工作,带领村庄致富的能力得不到群众的认可[1]。

②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素质有待提升。目前,一是部分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学习进取意识不强。对党的政策法规,对精准扶贫的价值意义缺乏深入的学习理解,习惯于沿用老套路、老办法处理解决农村精准扶贫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工作上守摊子、混日子,导致村庄面貌长期得不到改观。二是一些党组织带头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对贫困群众的矛盾诉求束手无策,未能及时有效地沟通处理,导致群众信访矛盾、群体事件集中,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三是发展意识不强。部分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思想观念陈旧保守,发展视界不宽,致富思路不清,创新点子不新,脱贫攻坚存在畏艰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工作干劲和能力不能滿足贫困群众求知求富的实际需求[2]。

③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加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权力监督约束,是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在精准扶贫中,由于部分村庄财务制度不健全、村务公开不透明,为一些农村党组织负责人利用国家政策和职权之便,挪用、截留、套取农村扶贫支农惠农资金提供了可乘之机,严重损害了贫困群众利益,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在部分贫困地区,一些农村宗教黑恶势力代言人长期把持操纵农村基层政权,影响基层党组织运作,工作动机不纯,扶贫缺乏公允心,成了乡村治理的一大“公害”[3]。强化对农村组织带头人的监督管理,给权力戴上“紧箍咒”,才能更好地确保农村党组织带头人的权力在制度的约束下平稳健康运行。

④农村党组织带头人“三个待遇”难以落实。一是上升通道狭窄。由于我国目前自治体干部与国家公务员序列干部之间的互通管道尚未打通,大多数村干部在农村干出一番实绩后,却很难转变身份、发展晋升。二是在薪酬待遇方面,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劳务报酬已远远高出村干部的工资水平,加之多数贫困村缺乏集体经济支撑,无法为村干部提供额外的工资补贴,村干部收入十分微薄。三是在退休保障方面,一些村干部卸任后年岁已大,缺乏收入保障,要靠自掏腰包购置养老保险,后续生活常常无法保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工作积极性的发挥。endprint

3 精准扶贫中有效推动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作为村党组织中的“关键少数”,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是推动精准扶贫不可替代的主导性力量。必须建立健全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选任、培训、监督、保障“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才能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推动精准扶贫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①坚持选任并举。一是要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利用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契机,组好班子,建好队伍,把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为农村党组织选优配强带头人。要适时转换思路,突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选拔从以往强调政治挂帅向经济能人主导转变。让更多的“双带”能人进入到村干部队伍中,不断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吸力力和凝聚力。二是大力推进后备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建立党组织带头人后备人才库,注重从后备人才中挖掘、选拔、培养农村党组织带头人。要大力实施“回归工程”,鼓励本村土生土长、能力强、素质高,对家乡有感情、愿意回乡工作的致富能人、返乡学生、回乡创业人员回村任职,有效解决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断档断层、后继乏人的问题。三是拓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来源渠道。针对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无人选、人难选的问题,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打破“限定村内人选,固定本村任职”的思维定势,突破行业地域、农村城市、身份职业等界限,内选加外引相结合。在选拔本村现有人才的同时,鼓励从本村以外的能人中选派选聘带头人,积极探索村际、村镇、村企间优秀人员跨村跨行交流任职的村干部选任模式,引导社会各类优秀人才积极向农村基层党组织靠拢,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四是要管好用好“第一书记”,逐步完善第一书记综合业绩考核机制体系,通过群众评议、村两委考评,上级组织部门评定等方式,对“第一书记”驻村以来的工作能力、业绩表现、扶贫成效、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将考评结果与“第一书记”的奖励惩处、工资绩效、职位晋升相挂钩,充分调动“第一书记”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倒逼“第一书记”在扶贫一线谋实事、干实业、带致富。

②健全培训机制。一是要完善内容,提高质量。要突出培训的政策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紧贴农村实际,立足本地特色,优化选定农村党组织带头人的培训内容。多形式开展党组织带头人理想信念教育,党内政策法规的学习,筑牢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坚持分级分类培训与扶贫攻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等工作实际相结合,侧重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农业实用技能、美麗乡村建设、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的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培训,为带头人带村致富打好素质基础。二要改进方法,增强效果。树立全方位、开放式培训理念,积极探索干部培训的新路子,结合农村党组织带头人的不同特点,通过远程教学、网络互动、专家答疑、专题讲授、结构化研讨等方式,不断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三要调查研究,拓宽视野。坚持需求导向,结合农村党组织书记的不同培训需求,综合确定调研主题,安排贫困落后村庄党组织书记到周边或外省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先进示范村参观考察、学习取经、挂职锻炼,让农村党组织书记在交流学习中激发灵感、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切实提升扶贫攻坚,带富致富的能力。

③强化监督约束。一是要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对涉及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并严格履行审查签字手续。定期开展村级财务清理公示工作,确保村级财务运行公开、透明,坚决遏制集体财产被侵占、挪用、挥霍的行为,确保村级资金安全。二要强化村级事务监督。建立健全村级民主管理和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将涉及农村“三重一大”的重要事项向群众及时全面公开,让群众了解实情,接受群众的监督。加强对涉农强农惠农资金及应急抢险、救灾救济等资金的监督管理,对涉嫌违规违纪的行为绝不姑息迁就,坚决给予严肃查处。三要强化协同监督,建立上级乡镇党委监督、同级党组织内部监督、群众民主监督的三级联防协同监督机制,让村带头人的权力始终在群众的监督之下,有效解决村干部监管缺失的问题。四要强化对村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问责。坚决对村干部贫腐行为“零容忍”,严肃查处个别村带头人为政不廉、损公肥私、侵占侵害村集体和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突出严打“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筑牢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防线,为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完善保障激励。积极落实农村党组织带头人“三个待遇”。一是提高农村党组织带头人的政治待遇,加大优秀农村党组织带头人考录公务员的数量和比例,注重在“两代表一委员”中推选优秀农村党组织带头人。二是要建立农村党组织带头人薪酬增长和激励机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年提高村干部特别是农村党组织带头人的工资补助和补贴,确保村干部的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社平工资水平。要按照村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各类工作指标完成情况,量化设定绩效工资阶梯式定档标准,争取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及村两委主干工资报酬逐年递增10%~15%,实现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及主干力量基本薪酬不低于当地社平工资收入的两倍。实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年度绩效奖励政策,对脱贫致富贡献突出的干部给予一次性特殊奖励。三是建立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养老保险制度、退职金保障制度,探索建立个人缴纳、集体补助、政府补贴三方共担的社保缴费模式,统筹办理在职离职农村党组织带头人社会养老保险,排解他们的后顾之忧。要注重人文关怀,建立定期走访慰问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制度和定期生活补助发放制度,切实关心关怀农村退职老同志的晚年生活,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各类实际困难。不断激发农村党组织带头人全身心投入本职工作,干事创业、带村致富的工作动力和热情。

【参考文献】

【1】龚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脱贫攻坚耦合效应提升探论[J].行政与法,2017(3):54-63.

【2】山西党建研究会课题组.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7(1):41-47+53.

【3】景雅丽.加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以新疆哈密市伊州区为例[J].实事求是,2017(1):61-63.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带头人队伍建设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老兵变带头人助农民脱贫致富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贫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养猪群体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