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网红餐厅“花厨”

2018-02-05飘飘

北京纪事 2018年2期
关键词:菜品网红餐厅

飘飘

对于我这个奔五的女人来说,所有网红餐厅都不在我的品尝计划当中。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这些熟龄吃货,越发在意的是食物本身的品质、味道,而非环境与主题。然而,架不住我有个混时尚圈的妹妹,一天到晚拐带着我家丫头一门心思地往网红堆里凑。在她们的精心策划下,丫头的10岁生日这天,我被逼走进了这家名为“花厨”的餐厅。

网红餐厅,卖的是情调

90年代末期,我在赵登禹路开过一家花店。虽然最后因为经营不善而草草收场,但好歹我也是曾经的“业内人士”。对于花艺与吃联系在一起,我并不觉得惊奇。10年前,花艺学习班的同学和我一起去过牡丹园附近的一家以花为主题的餐厅。品尝过后,大失所望。尽管我国厨艺里以花为材料并不鲜见,然而,花在成为食物之后,很难保持美观,或者失去香味,或者失去造型,只留食疗功效。基本上,这世界上的花除了在盘子里做装饰物更动人以外,以此为食,除桂花之外,并不见得讨好。所以牡丹园那家店铺在两年后匆匆关张,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在去“花厨”的路上,因为堵车,我在车上用手机大致搜索了一下关于“花厨”的评价。和我想的没有太大的出入,“花厨”说是餐厅,卖的其实是情调。这大概也是老板的精明之处。花这种东西好看是好看,做成菜,未必好吃。因而,我对这里的食品期待不高。更何况,这里经营的是花式西餐,对我这种以中餐为食品最高追求的人来说,期待过高,只能以失望结束。

“花厨”开在三里屯的一栋写字楼里的地下一层。我带着丫头从停车场走进地下一层,推开门的一瞬间,一个穿着黑色围裙的帅小伙险些与丫头撞了个满怀。看到我们,他稍退两步,扶住门,让我们先行。我于是向他询问“花厨”怎么走。他立刻笑了,满脸都是阳光般的亲切:“我就是‘花厨的员工。你们从这个门出去,左转或者右转都可以很轻易找到我们。”突然间,我对“花厨”有了期待。网评中这家店铺有时因为人过多,而服务态度受到质疑的评论,被我立刻抛到脑后。有这么谦和又自豪的员工,这是一家值得期待的店铺。

我们去的这天,虽然还在“十·一”期间,但是因为第2天就要开始上班,“花厨”里的客人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多。据说在这里订位需要提前一周;据说这里动辄就要排队等候一到两个小时才能吃上饭……我们顺利坐下,环顾四周,却也是满满的人,并没有其他空位了,但也没有开始排队等位的现象。

这里和网上说的一样,说是餐厅,更像是花店。餐桌上、餐桌旁、吧台里外、墙壁上下……各种各样,见过的、没见过的花材占据了所有餐桌之外的角落。然而也并没有网上说的,可以闻着花香进餐。之前我就对此怀疑,这世界上不乏花香浓郁的花材,然而过于浓郁的花香适合餐厅吗?食物的香气永远会高过花香,因为食品中的调味料是最具有侵蚀性的味道。凡是炸过辣椒油、花椒油的人必然知道我所说不假。

“花厨”的每一道菜都更像艺术品。它的口碑宣传其中之一就是有机食品的制作。对于我这种人来说,这里的菜品味道不够丰厚,即便是意面、烤鸡这样的重口味菜品,这里也是少盐状态,唯一口味浓厚的菜是一道炖牛肉,而配它的米饭,里面放着杏仁等干果,却是米是米,干果是干果,完全可以独立当家却非要混在一起,中西合璧,好看超过好吃的东西。让我惊艳的是这里的饮品。每一道饮品都是色彩丰富、美丽至上的绝佳摆设。著名的“花厨水”有着浅粉色的诡异色彩,但却让人并不怀疑它的品质。喝上一口也很惊艳,很淡的柠檬酸味伴随着水果馥郁的香气,让人瞬间有了食欲。而每一道菜都有着鲜花作伴,也都有好听的名字。花朵们在汤里漂着,在餐盘中摆着,在饮品里露着头……总之,美丽大于口感,但口感也并不太差。因为它是网红餐厅,而其除了美,竟然食物也是可吃,而且并不难吃的,这就已经超过了我的期待。

再看丫头和我妹妹,吃得非常开心。人们常说,吃饭,吃的是心情。果然如此。随意打量周围,坐下来踏踏实实吃饭的人并不是特别多。很多年轻的男孩女孩,在我看来,不是来这。吃饭的,而是来这。照相的。

“花厨”的光线很暗,用手机拍摄很难使人像摄影达到完美。于是,就出现了我旁边桌的男孩拿着单反相机为其女友拍摄的情景。我一度很是同情这个男孩,这哪里是请女朋友吃饭,明明就是受累来了。但是,当我看到他愉快的神色后,我明白了,本来吃什么对于情侣来说就不是什么要务,吃个饭,顺便讨女朋友欢心才是更重要的。而女孩这种物种,用花来打动,真是再好不过,更何况还能吃。所以,来这里请女孩子吃饭,确实是来对了地方。因为,这里的花不仅仅能看、能吃,还卖。我就看到很多男孩子,最后临走时,从这里买了鲜花送给女友,亲亲密密携手离开。不禁感慨,如今作为男友,果然费钱还累心。哪如我们当年,一个可乐拉环都以为是浪漫的,于是托付了终身。

网红餐厅背后的艰辛创业与梦想

我很好奇什么样的人开了这么一家以花为噱头的餐厅,并成为网红餐厅中的翘楚。虽然我说了很多貌似并不认同的话,但是对于这种以美为噱头的餐厅,我心里还是颇为认同的。固然,民以食为天,餐厅应以食物的味道博人眼球,然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伴美而食,也是人生雅事,好过以搞怪成名的其他餐厅。至少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美丽的鮮花、浪漫的情人、漂亮的男男女女、一往情深的老年夫妻……看到人们轻言漫语地品尝食物,而不是大呼小叫的中国式用餐模式。环境的营造,使身在其中的人们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放轻了语声,放松了神经。在这里吃饭,确是一种享受。

“花厨”的老板是一位海归硕士,北京姑娘,今年34岁,名叫Karen。Karen的妈妈是个很会做饭,并且颇有创意的女士。Karen很小的时候就渴望长大后开一家雅致、温馨的小餐馆,自己当厨娘,给吃货们烹饪各种美食。不料父亲听了这想法却被逗得哈哈大笑,他说,“我希望你将来能当个很牛的银行家,像电影里的美国大亨那样!”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不过,成长道路上,Karen还是按着父亲的期待留学英国学了金融专业,最后回北京做与金融证券有关的工作。endprint

和很多女人一样,有了孩子以后的Karen开始从关注事业,改为关注家庭。对于从小体弱多病、不爱吃饭的女儿,Karen想起了小时候自己妈妈的那些创意菜品。于是她开始用鲜花装饰食物,用鲜花做菜吸引女儿的注意,并成功地让女儿爱上了每一餐。如今的女人最爱做的事就是晒朋友圈,Karen也不例外。她把做好的菜品发到朋友圈里,得到了众人的夸奖,闺蜜还劝她开一家以花为主题的餐厅。于是,便有了“花厨”的最初设想。

创业永远是艰难的。Karen的“花厨”从一开始就举步维艰。可是她为了这家餐厅,毅然辞了职,北京姑娘那种一往直前的劲头,让她排除所有的困难,打造出她心目中的“花厨”。

在三里屯选址的时候,她就被巧舌如簧的二房东骗走了10万元。身为北京姑娘的Karen,采取死缠烂打的战术,软磨硬泡3个月,硬是把对方“耗”得不胜其烦,终于讨回了这笔钱。

好不容易盼到“花厨”开业那天,谁知水管却忽然爆裂,瞬间都快把店给淹了,所有人在5分钟内紧急撤离。Karen自己也变成了“落汤鸡”,真是尴尬、狼狈至极。有人讥讽说,这店名应该改叫“威尼斯”!

这次水灾给餐厅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之后,厄运依旧随行。开业前她兴冲冲地挂上了招牌,但logo全黑了。后来才知道,长途跋涉而来的招牌没做氧化处理。于是这里成了个名副其实的“黑店”。

“花厨”装修得实在太像花店,很多客人从“花厨”路过卻不知道这里是一家餐厅。生意清淡的时候,一天也来不了几个人。店员也都无精打采,有的甚至躲在角落里玩手机。

一连串的挫折和清冷的生意,让Karen心灰意冷。她想起家人在她开店前对她的劝阻,终于明白她一直活在“真空”里,并不了解从商到底有多艰难。她想回去上班,可又不甘心。

现做logo还需要一段时间,没有办法,为了吸引顾客,到了晚上,只好点上蜡烛来对付。没想到,这些蜡烛营造的柔和光线,却让“花厨”吸引了不少情侣。“花厨”慢慢走上了正轨。

我有时候想,北京姑娘有着敢打敢拼的名声,在Karen身上得到了证明。从高薪收入的白领,转换成餐厅的老板,Karen的勇气令人佩服。而Karen更应该感谢的是她生活在一个网络时代。“花厨”没做过广告,Karen自身也很低调,但她的“花厨”可以依赖朋友圈的转发成为网红餐厅。这在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生活在网络的时代,每个人都会做出或多或少的改变。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样。也许,你也像我一样,对网红餐厅充满不屑,其实,没有必要。走进网红餐厅,听听他们的故事,品尝一下菜品,感受周边的氛围,也许你也会从中找到乐趣,看到网红餐厅背后,每一位老板的创业艰辛,和他们对梦想的执着。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endprint

猜你喜欢

菜品网红餐厅
TARENTUM萄木餐厅
LUNAR餐厅
城里的怪餐厅
不要上“网红”的当
假蒟叶系列菜品的开发利用现状
网红滚滚
“秀色可餐”的虚拟餐厅
«ВаНхУ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