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紧扣民心”,新长征路的召唤

2018-02-05文丨蔡建军

遵义 2018年15期
关键词:长征路民心党员干部

文丨 蔡建军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后的动员令,也是向全党发出走好新长征路的风向标。

历史总是有迹可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既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党夺取新胜利的根本保证。早在1929年初,毛泽东在兴国召开干部会议时就强调:“每个共产党员应加强争取群众的观念,要如和尚念‘阿弥陀佛’一样,随时都要念叨着‘争取群众’。”我党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能够生存下来、发展起来,创造奇迹、迎来曙光,与这个“随时念叨”密不可分。周总理在战争年代就曾说:“不怕战争失利,就怕战争失了民心!”

民之所望,当是我们的行动所往;民心所指,当是我们的前行方向。杨善洲为绿化家乡的荒山,不辞辛苦,宵衣旰食,活到老,干到老,奉献到老;沈浩为带领小岗村父老乡亲走上致富路,日夜操劳,废寝忘食;林俊德忠心报国,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回望党的历史,多少优秀共产党人正是这样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信赖与拥护,凝聚了无往不胜的力量。

毋庸讳言,时下少数领导干部把群众意见当“耳旁风”、把群众路线当“套路”的怪象仍有发生。有的党员干部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只琢磨上面怎么想,不考虑下面怎么盼;有的不愿不会不屑与群众打交道,听不到真声音、摸不到实情、找不到好办法;有的把群众路线改为“上层路线”,围着自己、盯着“上头”,把领导点头当劲头、领导爱好当嗜好;有的只栽花不拔刺,遇到问题绕道走,只当和尚不撞钟,占着位子不作为。一身官气者,市侩气必多,质朴气必少;铜臭气必多,清新气必少;邪气必多,正气必少。一个人,不论当什么官、在多高位置,如果不把基层放在眼里,不把老百姓当回事儿,政治上就会变质,党性上就会失传,蜕化病变就是迟早的事。

共产党人永远在赶考的路上,掌权越大考验就越大,位置越高考官就越多,头上有组织,身后有群众,当下有考题,历史有评判。能不能赢得群众的爱戴,关键要看为群众做了什么。习近平当大队党支部书记时,带领群众修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筑起了时至今日仍在发挥作用的淤地坝,培植知青林、兴办打铁社……多少年过去了,梁家河的百姓仍念念不忘,充满敬佩之情。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如果不以群众之心为心,怎能得群众满意?无论身处何时何地、身居何职何位,领导干部都要宁让自己吃苦,不让群众受累;哪怕提升自己的“辛苦指数”,也不能降低群众的“幸福指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党员干部必须“把心贴近人民”。以心换心,以情换情,是党心赢得民心的基本经验。

推开新时代的大门,面向更加美好的未来,下一个胜利正等待我们去夺取。接好这一棒、跑好这一程,就要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的价值追求、无愧于心的精神品格,不负时代重托,不辱历史使命,勠力同心、闯关夺隘,为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起磅礴力量。如此,伟大事业定能完成,伟大梦想定能成真。

猜你喜欢

长征路民心党员干部
党员干部新书架
回望长征路
追忆长征路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党心民心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追寻长征路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驻”入民心“帮”出实效
走好新的长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