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水河谷:烂漫旅游路

2018-02-05李安心

遵义 2018年15期
关键词:沙坪土城仁怀市

文 ■ 李安心

“我和我老公在外打工十几年,如今回到土城开饭馆,年收入30多万元。我们吃上了‘旅游饭’、发起了‘旅游财’,过上了小康生活。”7月20日,习水县土城镇居民谢娜娜,在中国建筑“建证”40周年赤水河谷旅游公路最美生态之旅活动现场的讲述,赢得阵阵掌声。

由中建四局三公司承建的赤水河谷旅游公路交付两年多来,这条“贵州第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全国首条生态绿道旅游公路,迸发出极大的能量,游客从五湖四海涌来,领略了生态文明、红色文化、国酒文化、千年古镇、丹霞世界遗产之美……让仁怀市、习水县、赤水市沿线百姓吃上“旅游饭”、发起“旅游财”,甩掉“贫困帽”,走上致富路、小康路!

匠心“智”造,一切为了绿水青山

2015年1月25日,在“四渡赤水”第一渡的千年古镇土城,伴随挖掘机挖起第一铲土,中建四局三公司拉开了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建设的序幕。

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工程,是贵州省委、省政府实施赤水河流域“四河四带”战略,是遵义市委、市政府打造的“贵州第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千亿级文化旅游产业路。在开工仪式上,遵义市领导强调,生态为先、环保为要,安全为重、质量为本,这是“高压线”,谁都不允许触碰。

中建四局三公司在施工中,不折不扣地践行着“绿色发展”的理念。

“生态保护、绿色施工”是建设开工的第一课。160公里的施工线上,数千名建设者进入现场,项目部首先向他们灌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这一理念。

项目全线有桥梁162座,框架梁孔桩基础4277个,30%的机械挖孔桩都要产生大量的黄色泥浆。为此,在孔桩附近开挖足够大的泥浆池,在池底垫上油布,最后用混凝土覆盖。为了不让石头和泥土滚落到赤水河,临时搭设了钢管竹条板挡墙51000米,挡住泥土、石头落入赤水河。

合马镇沙坪村有一棵500多年的黄桷树妨碍道路施工。直接砍掉省事省钱,

如不砍掉,就要增加10多米架桥长度和施工成本。但项目最终选择了保住这棵黄桷树,并对沿线的20多棵100年黄桷树都做了保护。

在工程后期的生态修复中,全线共清理砾土35万立方米,种植绿草70万平方米,栽花200余万株,栽竹子12000笼,种栽树木6万余棵(株),投资约3亿元。

除了路,项目部对沿线12个驿站建造了一套小型、分散式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确保赤水河不受污染。

梦想变现实,村民脱贫奔小康

在当日活动上,仁怀市合马镇沙坪村老支书何龙修给大家讲述过去艰苦的日子。

1953年初夏,赤水河发大水,由于没有跨河大桥,沙坪村里过河船在河中翻覆,20多个村民无一生还;2000年11月,村民何家强运电杆过河,船翻了,31岁的何家强被淹死,老婆跑了,留下3个幼小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

2015年4月,为让村民安全过河,中建四局三公司搭建了一座钢便桥;2016年4月又建起了两座公路大桥,结束了仁怀市最后一个村通公路的历史!

如今,沙坪村组组通公路,户户通公路达95%。孩子上学,不再担忧涨洪水了;村民生病、生孩子,不再翻山越岭用滑竿抬几十里路看病了;种的高粱、玉米、红薯、蔬菜、水果,养的猪、牛、羊,不再担心过不了河卖不了钱;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大多数家里修建了小洋楼;300多个在外务工的村民回乡搞起了种养殖业,还有人开起农家乐;村民年收入从两年前的2000多元,增加到8000多元;103户贫困户,两年来脱贫82户,剩下21户也即将脱贫。

“今天,我要代表全村291户1498个村民,感谢政府,感谢中建的建设者们为我们修建了公路,让村民们脱贫、致富、奔小康!”何龙修激动不已。

古镇换新颜,成为旅游黄金线

谢娜娜是土生土长的土城人,2014年回家过春节,听说政府要修建赤水河谷旅游公路,还要把土城镇打造成一座历史文化旅游名城。于是,她和丈夫没有再外出打工,租了一间铺面开起了小饭馆。2015年初,赤水河谷旅游公路工程在土城镇开工了,饭馆生意逐渐好转起来、火爆起来。随着2016年4月旅游公路通行,2017年正月十五那天,全镇从国内外来了10多万人,大街小巷摩肩接踵。她家饭馆从上午10点到晚上10点,6张饭桌不间断轮番上座,当天收入3万元。如今,淡旺季平均每月收入2万多元。现在,重新租了大门面开饭馆,年收入30多万元,全家步入了小康生活。

据土城镇委书记刘绵定介绍,类似谢娜娜回乡经商吃“旅游饭”、发“旅游财”的全镇有3000多人。旅游公路建成和土城打造以来,国内外游客不断涌入土城镇,两年来,接待游客320多万人次,收入32.5亿元,占土城镇GDP40%以上,脱贫1720户7131人。

赤水河谷旅游公路的开通给仁怀市、赤水市、习水县带来了人流、资金流。2017年春节黄金周,根据旅游大数据分析结果,仁、习、赤旅游线成为最受省外游客欢迎的旅游黄金线,累计接待游客96.0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1%和52.5%,其中,接待省外游客50.89万人次,同比增长62.7%。

城,还是这座土城;河,还是这条河;人,还是这些人。但是赤水河谷旅游公路“通游”后,点燃了老区百姓经商的激情,他们都回到家乡,吃起了“旅游饭”,并正一步一步走向致富路、小康路、幸福路!

猜你喜欢

沙坪土城仁怀市
吹牛大王
贫困地区小学体质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小学为例
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仁怀地方酒企2019年产量23.6万千升
“中国大学之父”张百熙出生长沙沙坪
中国酒都·贵州仁怀食品生产许可证(SC)获证酒厂名单(截止2019年2月11日,共506家)
土城镇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多元发展模式研究
土城虫茶与茶帮
潘闻丞的土城随笔
仁怀市关工委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