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意膏穴位贴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观察

2018-02-05徐敏敏刘绍凡王定菊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1期
关键词:痛风性痛风关节炎

徐敏敏 刘绍凡 王定菊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21)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多由尿酸钠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引起[1]。近年来,本病发病持续增高,主要与人们膳食饮食结构的改变、营养物质的过度摄取有关[1-3]。 痛风可使患抑郁症[4]、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5]的风险增高,且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该病起病急剧,疼痛呈撕裂样、刀割及咬噬样,患者强迫体位,辗转难眠甚至痛不欲生。现代医学目前对该病尚无根治疗法,而中医中药在治疗本病具有显著的优势[6]。笔者近期在口服依托考昔基础上加用肿意膏穴位贴敷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7]。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辨证为湿热痹阻证。 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型诊断标准;2)年龄29~65岁;3)对本实验知情自愿接受治疗。排除标准:1)继发性痛风患者;2)既往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服用非甾体类药物无效者;3)局部肿瘤、化脓性感染,以及有皮肤病变者;4)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5)伴有活动性胃肠疾病者;6)孕期、哺乳期妇女及精神障碍患者;7)已知对本次研究用药过敏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在门诊治疗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3例;年龄29~62岁,平均(42.22±7.84)岁;平均病程(1.33±0.65) d;红肿部位为跖趾关节处24例,膝关节2例,内外踝14例;累计关节为1个关节31例,多个关节9例。治疗组男性38例,女性 2 例;年龄 30~64 岁,平均(43.22±5.74)岁;平均病程(1.43±0.45)d;红肿部位为跖趾关节处26例,膝关节1例,内外踝13例;累计关节为1个关节25例,多个关节1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参照原发性痛风诊治指南,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患肢,疼痛缓解3 d后方可恢复活动,低嘌呤饮食、禁止饮酒,限制吸烟,每日保持2000 mL以上饮水量等。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片(美国Merck Sharp Dohme Corp公司生产,批准文号H20080510)120 mg/片,每日 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本院自制膏剂肿意膏 (渝药制字Z20051117),药用天花粉、黄柏、大黄、姜黄、红丹、白芷、厚朴、苍术、甘草、陈皮、天南星、石膏(煅)、冰片、凡士林适量、菜油适量。具体方法为先查看患者穴位治疗处的皮肤有无红肿、破溃,并询问患者对中草药、医用敷料有无过敏史,然后清洁需要贴敷处皮肤,以局部阿是穴、患侧足三里、三阴交为主穴,第一跖趾关节配大都、太白;踝关节配申脉、邱墟、照海;膝关节疼痛配膝眼、梁丘、血海。将肿意膏均匀涂抹在3 cm×3 cm的医用敷贴内,厚度为2 mm,每穴1膏,贴敷12 h后取下,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7 d为1疗程。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实验室指标检查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7 d抽取痛风患者血清,各检测 1 次 UA、ESR、CRP。

1.5 疗效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文献[8]拟定。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完全恢复正常。显效:全部症状消失或主要症状好转。关节功能明显进步。无效:临床症状依然存在,未明显改善,关节功能没有好转。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d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VAS评分分别为(2.03±0.24)分、(3.82±0.78)分,分别低于治疗前的(7.91±1.56)分、(7.83±1.61)分(P<0.05);两组患者治疗 7 d 后 VAS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UA、ESR及CRP水平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UA、ESR及CRP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UA、ESR及CRP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UA、ESR及CRP水平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 时 间 CPR(mg/L)UA(μmol/L) ESR(mm/h)治疗组 治疗前 33.43±8.34(n=40) 治疗后 8.02±1.16*△对照组 治疗前 30.45±9.78 521.11±52.32 46.12±13.31 357.12±21.12*△ 17.34±7.07*△498.23±63.22 47.23±12.96(n=40) 治疗后 9.05±2.13*456.32±20.58* 22.21±7.19*

3 讨 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脾失健运,加之过食膏粱厚味,以致湿热内蕴,兼因外感风湿热邪,或因人素体阳盛,阴液不足,感邪从阳热化,脏腑积热,热郁为毒,热毒气壅于血脉,循于经络,湿、热、瘀、毒留滞经络骨节,气血不能畅通,导致本病发生。病机为湿热阻滞,气滞血瘀。本病发作急性期以湿热痹阻,痰淤互结为标[9-10],同时炎症指标如 UA、ESR和CRP水平均较平时升高。治疗以清热除湿,行气止痛,活血消肿为主。

肿意膏为本院自制膏剂,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已在本院广泛应用于跌打损伤、乳痈、腮腺炎、湿疹等,临床疗效好,使用方便,无需住院治疗,患者易于接受。方中大黄配伍黄柏,天花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除湿止痛;以白芷、苍术燥湿健脾、祛风除湿;红丹活血化瘀,通脉舒络;冰片、陈皮、石膏、姜黄清热凉血、散郁火、消肿止痛;白芷、天南星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甘草抗病毒、抗菌、抗过敏;菜籽油外用有局部消炎、止痛之功效,可润燥杀虫、散火丹、消肿毒。“急则治其标”,故应清热利湿、化浊解毒,临床选用此膏方,尤为适宜。全方清热解毒,除湿止痛,活血通络,结合穴位敷贴,更好地在局部病灶发挥效用[11]。

穴位贴敷疗法,结合了传统针灸和药物,既有药物本身的作用,又有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而且这几种治疗功效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起到了整体叠加、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12]。本方选穴局部阿是穴,三阴交、足三里。其中足三里为多气多血阳明要穴,三阴交为足三阴交会穴,诸穴结合,可起到扶正培元,加强通经活络的功效[13]。三主穴联合各患病关节的穴位行肿意膏贴敷治疗,诸穴合用,相得益彰,可使药物直达患处,通过透皮吸收直接刺激穴位并明显提高患处药物浓度,改善患处血液循环,促进炎性物质吸收,加强了化瘀利浊、清利湿热、通络止痛的功效,且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即使在临床使用时出现皮肤过敏或水泡,也可及时中止治疗,给予对症处理,症状很快便可消失,还可酌情继续使用[14-15]。

本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示,在口服依托考昔基础上加用肿意膏穴位贴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湿热痹阻证)患者,是辨证与施治相结合,是现代西药与传统中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此法具有简、便、效、廉的临床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经加用肿意膏穴位贴敷治疗7 d后都取得了确切而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疼痛明显缓解;从表2可以看出,两组均可降低UA、ESR、CRP水平,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本研究表明肿意膏穴位贴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可快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实验室指标,促进临床康复。

[1] Yu KH,See LC,Kuo CF,et al.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in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 in Taiwan[J].Arthritis Care Res(Hoboken),2013,65(2):244-250.

[2] Singh JA.Racial and gender disparities among patients with gout[J].Curt Rheumatol Rep,2013,15(2):307.

[3] 匡红,曾琳,刘书蓉,等.成都地区28097例健康体检者血尿酸水平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6):2121-2122.

[4] Changehien TC,Yen YC,Lin CL,et al.High risk of depressire disorders in patients with gout: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J].Medicine(Baltimore),2015,94(52):e2401.

[5] Huang CC,Huang PH,Chen JH,et al.An independent risk of gout on the development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embolism:a nationwide,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J].Medicine(Baltimore),2015,94(51):2140.

[6] Li XX,Han M,Wang YY,et al.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 gout: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J].Clin Rheumatol,2013,32(7):943-959.

[7] 薛耀明,李晨钟.痛风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0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10-214.

[9] 刘宏潇.冯兴华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J].中医杂志,2012,53(21):1814-1830.

[10]朱婉华,张爱红,顾冬梅,等.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J].中医杂志,2012,53(19):1667-1670.

[11]傅平,胡涛,杨明杰,等.白虎加桂枝汤配方颗粒炼膏外敷治疗手足痛风性关节炎30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6,25(1):11-12.

[12]曹晶晶,杨卫杰,曹轶.电针拔罐艾灸三联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60 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2):110-112.

[13]胡蓉,王丽华,张珺珺,等.玉屏风颗粒联合三伏天穴位敷贴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43(9):38-41.

[14]曾英展.电针配合穴位敷贴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15]顾文.基于仲景“温化痰饮”理论探讨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哮喘的效应机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痛风性痛风关节炎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痛风的治疗
四黄散外敷联合平衡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