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司徒文聪:实体经济想要跟上潮流,不是要发展而是要革命

2018-02-03

大武汉 2018年1期
关键词:实体店业态花园

“每次到武汉,都有很特殊的感受。其他城市喜欢用国际品牌来打造商业中心,武汉却懂得用自己的品牌来培养商业项目,而且依然感觉很时尚。”

尽管一手打造了上海新天地,在北京、上海、武汉、成都等全国各地都有开发的商业项目,但司徒文聪毫不掩饰对武汉这个城市的偏爱。对武汉花园道的看重,是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把不一样的国际时尚艺术带入武汉的载体。2017年12月25日的圣诞节,在众多城市项目的商业活动中,他独选择了这里。

作为武汉·江汉特色商圈,花园道地处于西北湖畔,连接金融街与CBD的美丽街道。它曾经是武汉近代的工业旧址-武汉中南汽修厂第五车间厂房,后被日本设计师伊东孝创新改造,成为集“艺术、时尚、科技、创意”于一体的时尚生活区。

谈及花园道未来的发展,他说,并不排斥国外的创意和好品牌,希望给武汉的年轻人带来更多国际化接轨的内容,更好的艺术感受,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他还说,正在研究如何联合江汉区政府,把花园道的发展理念扩散,提升西北湖板块整体的城区人居环境、城市功能和城市形象。

Q:现在实体商业都在强调“体验”这个词,您怎么看?

A: 时代不同,体验的门槛也不同。举个简单例子:今天我们坐在火炉边拿着一杯咖啡聊天,这在十几年前就是体验,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过去,商家创造出这样的环境就能赚钱了。现在呢?这只是标准动作。像户外座椅、外摆区这些,十几年前我们申请上海新天地的外摆区用了两年时间,因为当时市政府不批,认为是影响市容。今天来看,只是基础的配备。

商业的体验没有终点,不同年代在不断演变,不同消费群对体验的要求也不同。注重科技的人,觉得VR、AR是体验;喜欢艺术的人,觉得能跟雕塑,绘画作品有互动是体验;喜欢美食的人,则认为看到厨师在自己面前做菜是体验……

商业是很多元的文化,它的体验不仅仅是在某一件事上,而是要不停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能让当下消费者喜欢的,就是成功的体验。

Q:您认为网络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冲击到底有多大?

A:去年11月,我在读《哈佛商业评论》杂志时,里面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大卫·贝尔(David Bell),他的一篇文章《不可消失的门店》就对这一问题做了回答。他有个核心观点我很认同,那就是:never,实体店永远不会消失。

将来的实体店,比如饮品店,一定不是简单提供饮料,否则就会真的消失。实体商业一定和网络经济要发生密切关联。可能是你在实体店品尝后,再通过网络下单。以前是喝咖啡、买咖啡的地方,以后可能就是试咖啡的场所。

未来的实体店肯定不会消失,但一定不是简单提供商品,而是和线上经济很好地融合。将来的实体经济想要跟上潮流,不是要发展而是要革命。

Q: 武汉人都喜欢美食,会不会考虑加大花园道餐饮业态的比重,又是否担心餐饮比重太大会影响整个业态的调性?

A: 不会,也不担心。未来餐饮的比重不能简单以百分比来决定,因为将来没有单一的餐厅,什么地方都是crossover(跨界)。花园道并没有单独做餐饮,也不会把单一的业态做成唯一的业态。我们会做很多crossover,这里教人做法国菜,那里可能是教人剪头发,把很多跨界的东西整合到一起。

像未来花园道准备引入的品牌,纽约大火的甜品店Lady M,在上海开店后,每天都有上千人排队。我们想引入不是因为它火爆,而是因为他们做蛋糕的方法和用到的材料都很讲究,代表了一种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我们希望花园道不是一个只简单提供餐饮的地方,而是可以用新理念引导潮流生活,可以创造美好、智慧的商业生态。

猜你喜欢

实体店业态花园
发挥示范功能,探索数字助农新业态
唤醒街区想象力:多元业态赋能创意社区
“共享员工”更需共同呵护——新业态劳动者的权益如何保障?
这15种新业态、9 个新职业“拍了拍你聪明的小脑瓜”
全国宠物实体店名录连载(广州)
浩声乐享家李松:体验感,是实体店最有价值的东西
可爱花园
夜晚的花园
眼镜零售实体店再次吹响扩张号角
实体店转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