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2018-02-02王铭

机构与行政 2018年1期
关键词:公务员职业道德道德

王铭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在干部的选拔和使用中坚持的基本原则,这一用人原则也充分说明了道德在我国广大干部和公务员的选拔使用以及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性。公务员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影响到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提升广大公务员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既是解决当前部分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的必然要求。

一、公务员职业道德及其特殊性

2016年7月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程的意见》,就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程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保障措施、组织领导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意见》指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要突出政治性、示范性、约束性、可操作性,以“坚定信念、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依法办事、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

公务员职业道德是公务员职业活动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公务员政治信仰、工作宗旨、职业理念和道德品质的具体体现。公务员的职业特征决定了公务员职业道德相比于其他职业有其不同的、特殊的一些特点。

首先,公务员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根据2006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其《实施方案》的规定,在我国,公务员并不单指国家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只要是“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都属于我国公务员的范畴,各级党委、政府、人大、政协、检察院、法院以及民主党派、工商联机关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都属于公务员。因此,公务员的职业行为体现的是执政党和国家的意志,分配的是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这必然赋予公务员职业道德以鲜明的政治属性。

其次,公务员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前面提到,道德不同于法律,它主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等因素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本身不具有强制性,但公务员由于其特殊身份和职业特点决定了其职业行为除了受一般善恶标准的约束之外,更多地还要受到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等的约束,也就是说,对公务员来讲,一些常规的道德规范特别是职业道德规范被纳入到法律条文中,以法的形式规定下来,使公务员职业道德具有法制化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较其他行业的职业道德来说,公务员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或者说是强制性和非强制性并存的。

再次,公务员职业道德具有特殊的社会示范性。公务员作为行使党和国家公共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作为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精英群体,其职业道德和行为必然具有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较强的社会示范性。公务员的言行举止和道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社会其他行业甚至是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一定程度上说,公务员群体的职业道德水平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价值标尺。

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广大公务员是制定和执行党和国家政策、法律、制度的主体,其正确、合法的职业行为反映的是国家意志,体现的也是执政党的主张,因此规范公务员职业行为,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确保党的正确主张能够得到正确执行的前提条件和要求,必然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前提和保障。

(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进一步提升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需要

一段时间以来,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部分职能部门和公务员不能够真正做到依法行政、恪尽职守、敢于担当,甚至出现权力滥用、权力寻租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造成的,而这些现象的出现与部分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的缺失是紧密相关的,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务员的职业行为是否尽职、规范、合法,因此,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也是各级政府提升自身执行力和公信力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引导规范公务员正确履职尽责,不断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需要

要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落实和实现好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确定的各项改革目标和任务,就必须通过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的职业行为,提高公务员队伍整体能力和素质,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四)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提升全民族道德水平,营造全社会良好道德氛围的需要

公务员队伍由于其职业特征和社会关注度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和状况对其他领域职业道德、对全民族道德状况和社会风气必然产生一定的引领作用。只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自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人生观、价值观,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上,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才能以自身的良好德行引领全社会的思想道德进步。

三、进一步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建议

(一)制度约束是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的前提和保障

首先,应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制度。特别是需要根據新形势新特点,健全、修改、完善那些已经明显滞后于形势发展的政策规定。如针对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一些发达省份和城市干部队伍中逐渐出现的、存在一定范围和数量的“裸官”现象,中办、国办以及中组部、中纪委等相关部门及时修订、完善原有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等方面的制度,根据新形势的发展,进一步细化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申报内容和程序,更加明确地界定“裸官”的范畴和任职要求等,使因“裸官”身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管控。

其次,在制度的健全、完善过程中,既要注重负激励,也要注重正激励。在制度设计上,既要对那些工作态度恶劣、工作作风懈怠、做“太平官、老好人”以及严重失信等违反职业道德的情况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纪处分,也要对那些恪守职业道德、正确履职尽责、敢于担当、表现优秀的公务员从政治、生活、精神、经济等各个方面关注、关心和激励。要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选树那些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模范践行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先进典型,以各种形式加大对他们的宣传力度,扩大正面影响,充分发挥他们对整个公务员队伍的示范带动作用。endprint

再次,要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在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不管是正激励措施还是负激励措施,都要注重其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相关制度能真正发挥作用。比如可以探索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把公务员个人事项报告查核情况、档案填写登记情况、遵守规定和承诺践诺情况、廉政记录情况等,都列入公务员个人的诚信记录范围,并把诚信记录情况作为对公务员培养、考核、使用、奖惩的重要依据等。

(二)加强自律是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的关键

首先,要通过各种方式强化对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培训要突出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公务员责任、义务、纪律的培训,增强其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此外,通过开展典型案例剖析、警示教育展览参观等活动,利用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贪污受贿、失职渎职、滥用职权、吸毒、参与或者支持迷信等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

其次,公务员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处理好各类关系,模范践行职业道德。要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坚持从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出发,真正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要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尊重群众,信任群众,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要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工作和家庭,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基础。

再次,要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实践养成。如,通过设立公务员职业道德主题实践日,每年确定不同的主题和重点,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持续深入开展;深入推进“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积极开展公务员“职业道德标兵”、“为民服务示范岗”等创建活动,大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继续加强公务员忠诚建设,坚持开展新录用、新任职公务员宣誓活动,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增强公务员的职业责任感、使命感。

(三)完善监督是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有益补充

首先,要加强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各级纪委、监察机关等专职监督机构对公务员的监督。党的十八大以来,更进一步强调对广大干部和各级公务员“德”的考核,从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到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提出,一方面体现了党中央在对干部的监督问题上先“治标”,即抓早抓小、从细节小事抓起的思路,同时也体现了对干部的监督更要“治本”,即必須从“德”这个根源上着手的战略定位,广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道德状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他们的公务行为和日常行为是否合法、依规。

其次,要加强对广大公务员职业道德状况的社会监督。要通过社会监督,进一步推进党务、政务的公开,进一步畅通群众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随着广大人民群众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特别是信息社会下网络媒体的广泛运用,论坛、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手段对约束、监督公务员职业道德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务员群体必须要正视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特别是网络舆论对其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监督这样一种现实,密切关注网情舆情,主动回应群众关切,敬畏人民,敬畏监督,时刻提醒自己模范践行公务员职业道德。

再次,要加强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日常考核监督。要将公务员遵守职业道德情况列入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重要内容,查找不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和行风评议监督工作,如,可以建立从同级人大代表、党代会代表、政协委员和群团组织代表中选聘公务员职业道德社会监督员制度,通过例行检查和随机暗访等方式对公务员践行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监督,建立健全窗口单位和服务部门服务对象评价机制,探索建立投诉举报处理和问责制度。

(四)营造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是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的正能量

公务员队伍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职业道德水平高低对社会有示范和引领作用,反之,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的状况也必然受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氛围、道德文化、道德环境的影响。

首先,要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阶段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道德的引领作用,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

其次,要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文明的滋养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重大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特别是其中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合同等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再次,要通过各种方式在全社会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良好道德素养的养成离不开个体和社会的道德实践,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公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使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落实到每个个体具体的行动和实践中去。要不断创新道德实践方式,让道德行为真正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行为。通过大力弘扬先进,树立道德表率,争做道德模范,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风气,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公平、正义、诚信的道德环境。□作者单位:中共济南市委党校E:TC

关键词:公务员 职业道德 能力建设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务员职业道德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篮球公务员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