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物理专家型教师的课堂特征分析

2018-02-01弯晶张红洋��

考试周刊 2017年91期

弯晶+张红洋��

摘要: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是课堂主要的教学活动方式,要研究课堂教学就要着眼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行为。本文选取专家型教师的课堂录像作为研究对象,对弗兰德斯互动系统的编码进行改进,从课堂行为结构、教师倾向特征、课堂情感气氛、媒体技术、实验操作五个维度对师生的互动行为进行定量分析,为新手教师指出发展方向。

关键词:专家型教师;课堂教学互动;行为特征分析

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跨越许多自然学科领域,对提高人们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建模能力、计算能力等大有益处,因此物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发展也受到了教育界广泛的重视。皮连生认为,在教学领域当中,专家型教师更具丰富和组织化的专门知识,能高效解决教学中的多种问题,更具有职业洞察力和创造力。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对专家型与新手型教师的研究,发现相比于新手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有预见性。因此以专家型教师的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的方式对其课堂互动过程进行分析,可以深入发掘专家型教师的教学优势,为新手型物理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指导,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一、 研究过程

1. 研究對象

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是中国物理学会在中学物理教育教学方面的一项全国性重要教学交流活动,参赛教师都是各省的优秀青年教师。本研究选取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大赛高中组H老师的“电阻定律”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H老师来自陕西省西安市某重点中学,从教二十余年;教学对象为成都市某重点中学高二年级学生。H在此作为专家型教师,其研究结果对新手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2. 研究方法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简称FIAS)是美国学者弗兰德斯(Ned Flanders)通过现场研究(field study)的方法提出的一种结构性的、定量的课堂言语行为分析技术,至今仍是西方教育界分析评价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教育研究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工具。弗兰德斯对课堂师生言语的分类几乎包括了师生所有的语言行为,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在沉默和混乱该分类当中,有可能存在课堂分组实验或者教师板书等情况,如果都笼统地以沉默或混乱来进行编码,就无法区分当时的具体情景,在分析教师的教学能力时就会产生偏差,因此在本文中对弗兰德斯的编码系统进行改进,将原来的沉默或混乱一栏重新分类,含括实验过程、媒体技术以及沉寂三个方面,希望可以通过更加详细的分类来区分课堂的具体情境。

3. 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编码及结果

按照编码系统赋予的意义将课堂中的每一项行为用编码进行归类统计。在进行课堂观察的过程中,每3秒记录一次编码,则一节正常课堂(40分钟)大概要记录800~1000个编码,将这些编码前后连接起来,就按照时间顺序构成了整节课堂的教学活动。

在统计编码过程中,先将该序列展为序列对,例如:3、5、5、5、6、6、10、4……则将这些编码表现为序列对:3-5、5-5、5-5、5-6、6-6、6-10、10-4……再将相同的序列对进行统计,将统计出来的次数记在统计表相应的表格中,例如3-5出现5次,则在第三行与第五列相交的单元格中记录5。以此类推,最后得到迁移矩阵。

二、 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分析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应当考虑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活动形式等多个要素。因此,为进一步分析专家型教师的教学优势,下面将从课堂教学行为结构、教师倾向特征、课堂情感气氛、媒体技术和实验操作五个维度对该案例进行分析。

1. 课堂教学行为结构

图1是根据林康立对课堂行为动态曲线的分析方法所绘制,林康立认为曲线的对称性反映课堂利用率的高低,曲线分布中交叉代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图1中曲线的对称性好,说明该节课堂的利用率高,无效的课堂行为出现次数较少;教师的比率曲线高峰与学生的曲线高峰依次交替,则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良好,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学生的反应。

2. 教师倾向特征

根据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分析方法可得,教师的语言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这两类语言的使用频次代表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倾向于哪种风格。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的迁移矩阵中,间接影响为1-4列,直接影响为5-7列。表2中数据显示,教师对学生的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的比率小于1,说明教师更倾向于对学生做出直接控制,这也是教龄长的教师所具有的共同特点。

迁移矩阵中1-3列更注重于鼓励、赞扬、肯定,为积极强化;6-7列侧重于指令、批评,为消极强化。在表3中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强化与消极强化的比率小于1,说明在这节课中,H教师的消极强化占了主导地位。例如,在课堂总结的过程中,教师点名请同学回答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东西,在学生积极回答的过程中,教师突然打断要求学生简洁一点,存在下课铃响起的缘故,但这对于学生以后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所打击,不值得提倡。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用到指令性的语言,若这种语言过多就会显示出教师的强势,增加师生间的距离,不利于教学的展开。

3. 课堂情感气氛

在分析矩阵当中,1-3行至1-3列的交叉区域称之为“积极整合区域”,若该区域的数据分布比较密集,则课堂的气氛就比较融洽;7-8行与6-7列的交叉区域称之为“缺陷区域”,若该区域分布的数值较大,则说明课堂上师生感情之间出现隔阂。

综合表4中的数据可以得到,在H教师的“欧姆定律”课堂中,积极整合区域次数较大,缺陷区域次数较少,教学气氛明显比较活跃,教师在指导学生演示实验的过程中说道“这是你的舞台,由你充分展示”,在鼓励学生上台时说道“这是一盏智慧之灯,需要有智慧的人来点亮”,在学生回答以后又经常说“好”、“很好”、“谢谢”,这些言语充分展现了H教师的高情商,以及在对待学生时平等、尊重的态度。endprint

4. 媒体技术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育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学中运用该技术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它的使用解放了教师传统板书的时间,使有限的课堂时间利用更加充分。同时,可以将一些学生难懂的静态模型,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大家,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

6.1

由表5可以看出,在“欧姆定律”这节课堂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应用到了多媒体技术,PPT展示教学课件,节省教师大量的板书时间;在教师与学生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实物操作台与计算机的连接,将水平的实验台投影至黑板上,使课堂上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清晰地看清楚演示实验的过程;在学生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实验所得数据输入Excel,再利用其做出表格,学生组内的计算機与教师的计算机相连接,利用软件实时传送到教师的电脑中,教师可以将每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处理展示给大家,在课堂有限的40分钟里,有效地减少学生传统的作图时间,使课堂更加高效。

5. 实验操作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大量的事实需要实验来支撑。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是实现物理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发展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手段。

从表6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教师操作实验次数较少,学生操作实验次数较多,且两者的比率远小于1,真正的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欧姆定律》的三维教学目标中要求: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学会科学分析和处理实数据的方法,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在H教师的课堂上,演示实验占总实验的比率,远远小于探究性实验占总实验的比率,探究的过程处于该节课堂实验的主体地位,真正体现了探究性课堂的本质,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的乐趣。

三、 结论与建议

新课程要求教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这一理念的熏陶下,大部分教师开始转变自己的课堂模式,但教师仍处于主导地位这一现状仍未改变,即便是专家型教师也不例外,这主要与我国的教育模式有关。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主要是被动应答,很少主动提问,大部分学生仍旧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困惑。但是H教师作为专家型教师有其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善于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待学生平等尊重,在提问时善于引导启发,学生能在他的鼓励下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实验过程中以学生动手探究为主,这些都值得新手型教师借鉴。

通过对H教师的课堂互动行为分析,对于新手型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师生互动行为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便于教师创设平等的教学环境,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会影响互动的内容及深度,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来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等,才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认知互动和情感互动。

第二,教师在课后可以利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来反思自己的课堂互动行为,通过量化的方法,更真实地反应了当时课堂上的优势及不足,从而对教师的自我评价和专业成长提供帮助。但是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本身也有不足,例如教师的体态语言、教学环境等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无法体现,因此可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对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作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陈瑶.课堂观察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4.

[3]林康立.适用于化学课堂的弗氏量表改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4]龚红梅.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运用对教育教学的影响[J].科技视界,2014,06:237-332.

[5]孙枝莲,闫桂琴.中学物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韩琴,周宗奎,胡卫平.课堂互动的影响因素及教学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6):42-45.

作者简介:弯晶,张红洋,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endprint